人文書訊

幻覺(Hallucinations)
2014/08/21

神經醫學作家奧利佛.薩克斯繼《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睡人》、《腦袋裝了二○○○齣歌劇的人》、《看得見的盲人》之後的最新力作 你曾經看到不存在的東西嗎?

你曾經在空無一物的房間裡,聽到有人呼喚你的名字嗎?

你曾經感覺有人跟在你背後,但是轉身卻沒有看到人?幻覺並非精神病人獨有,反而更常與感覺剝奪、中毒、疾病,或是受傷有關。有偏頭痛的人,會看見閃亮的光弧,或是彷彿來自小人國的人物。視力日益衰退的人,說來反常,可能會沉浸在幻視的世界裡。幻覺,可以只是因著一次發燒,甚至是將醒或快要睡著時,而被激發,讓人產生各式各樣的幻視,從發光的色塊,到細膩美麗的臉龐,到恐怖的食人魔,應有盡有。那些喪親的人,則可能會受到「已逝者」的安慰探視。在某些情況下,幻覺有可能導致宗教上的顯靈,甚至產生靈魂出竅的感覺。

人類總是在尋求這種能改變一生的幻覺,而且幾千年來,已經利用致幻化合物達到這個目的了。身為1960年代加州地區的年輕醫生,薩克斯對於迷幻藥所抱持的興趣,既是屬於個人的,也是屬於專業上的。這些,加上他早年偏頭痛的經驗,促使他輩子鑽研各式各樣的幻覺經驗。

 在本書裡,薩克斯醫生以一貫的優雅、好奇與熱情,將他的病人以及他自己意識狀態改變的經驗,編織成故事,藉以闡明,幻覺向我們透露了哪些與人腦組織和結構有關的事,幻覺又是如何影響每一種文化裡的民間故事與藝術,以及為何產生幻覺的潛能存在我們所有人身上,是人類生存條件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醫療革命
2014/08/21

 高費用、低品質,關於目前的療護體系,沒有人感到滿意。病患擔心保險的費用與醫療的品質;雇主要面對節節高漲的保費與不滿的員工;醫生與其他醫療提供者的收入被壓縮,專業判斷受到藐視,官僚制度與書面作業加重日常工作;健康照護計畫老是遭到抨擊;藥品與醫療設施的供應商推出許多救命的藥物與療法,卻因為費用昂貴備受譴責;政府也不高興,因為預算失去控制。

幾十年來的醫療改革已經無法改善情況,反而更加惡化。對於健康照護體系,我們需要新的思考方式。

在本書中,國際知名的策略專家麥可.波特,以及創新領域的專家伊莉莎白.泰絲柏格提出改變的解方。作者認為,目前的醫療照護體系都在錯誤的層次上彼此競爭(如:健康計畫、醫療網絡,以及醫院),但真正具競爭力之處應是醫師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疾病。在現有的醫療體系中,大家追逐的是議價能力及轉移成本的零和競爭,而非為病人創造價值。

本書勾畫出一個突破性的架構,為醫療體系重新定義競爭力,對醫院、醫生、健康計畫、雇主與政策制定者提出具體建議,促使醫療保健邁向正和競爭,讓體系中的所有人都能受益。

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
2014/08/21

美國杜克大學奠基於1838年,杜克醫學院則是在1935年成立。創辦人詹姆士‧杜克先生(Mr. James Buchanan Duke)期待,進入杜克大學的學生必須是熱愛學習的人,而招聘來的教師是願意獻身教學工作的學者。本書封面的建築物:博金斯圖書館(Perkins Library),正象徵杜克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學習熱情的優質環境。 1999年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每年都會選派三至五位優秀醫學生到杜克大學醫學院實習,拓寬國內醫學生的視野,並帶回珍貴的臨床經驗,受惠的五十位學生也已開枝散葉,遍布台灣各醫學領域。

本書就是台灣醫學生在杜克醫學院的親身見證實錄,分為熱情、理解、堅忍、周延、眼界、合作、承諾、希望八堂課,涵蓋醫院各專科的內容,為所有醫師、醫學生、以及有志於醫學的學子,帶來身歷其境的感受,拾得從醫這份神聖工作的初心。

醫療抉擇
作者古柏曼醫師以感性的筆與卓越的臨床技巧見長,這回與他的妻子哈茨班德醫師攜手合作,探討醫療決定的複雜。
2013/08/16

 本書除了作者的序言,一共分為九章,分別探討各種不同的臨床困境。作者在〈前言〉裡坦承,我們在醫學院教學很少花時間指導醫學生與年輕醫生了解病人如何做醫療決定,作者引用醫學教育泰斗歐斯勒教授(Sir William Osler)的名言,「面對複雜難解的疾病,你該好好聆聽病人說的話,因為答案就在他的話裡面」。作者希望這本書可以促成醫生多用心了解病人做決定的心路歷程,並且鼓勵病人與家屬主動與醫師溝通,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幫忙病人找到他們能夠接受的理想治療。

 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我們常不知如何做決定。不管是考慮吃降血脂藥,或是得了癌症必須選擇治療方式,你我都被四面八方湧來的資訊給淹沒了--包括醫師的建議、各科專家的不同意見、令人困惑的統計數據、互相矛盾的媒體報導,還有親朋好友的熱心推薦、網路上的說法、以及藥廠的廣告等等,往往令人無所適從。

手術刀下的奇才
現代外科之父霍斯德的傳奇生涯
2013/03/20

 本書敘述外科奇才霍斯德(William Stewart Halsted)醫師傳奇的一生。

霍斯德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建立了全美第一所外科學院,並研究出治療疝氣、乳腺癌、甲狀腺腫、動脈瘤、腸道及膽囊疾病的新手術方法。霍斯德更積極提倡無菌手術,獨具慧眼設計出薄橡皮手套施行手術;他主張在外科手術中對活組織要手法輕柔,對割斷組織要準確地重新縫合;他建立了住院醫師制度,嚴格遵守的工作規範及教學方法對全世界的外科醫學影響深遠。

如此傑出成就的背後,卻隱藏著陰暗的事實:為了試驗古柯鹼做為局部麻醉劑的成效,霍斯德從此染上毒癮,無法戒除,終其一生遊走在光明與黑暗之間。雖然霍斯德深受毒品藥物所苦,但其對外科醫學教育的貢獻不容抹煞。

外科醫師養成之路漫長且孤獨,霍斯德的經歷可以做為借鏡。想要成為外科醫師者,本書可以讓你知道,身為外科醫師應該具備的思維與作為;已經是外科醫師者,本書會引發你的共鳴:一般社會大眾,可以從本書瞭解醫學專業的演進是許多優秀人才投入心血的努力而成,絕非一蹴可幾。

看得見的盲人
7個故事讓你看見大腦心靈與視覺的奇妙世界
2012/10/22

 知名鋼琴家莉莉安.卡立爾突然無法看譜,她的音樂人生就此戛然而止了嗎?

神經生物學家蘇看東西向來是平面的,年過半百,才看到讓她驚歎不已的「立體世界」。

藝術經紀人派翠西亞因腦部大出血而得了失語症,她如何與人溝通、活得多彩多姿?

產量豐富的名小說家安格中風後,一個字都看不懂,還是延續寫作生涯,並出版回憶錄。

薩克斯醫師也現身說法,細述罹患眼癌的心路歷程,以及右眼近乎失明帶給他的恐慌。

薩克斯醫師在這本新書講述好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得了失語症無法言語,有的無法辨識臉孔,有的喪失三度空間感,有的失去正常視覺……儘管他們的知覺和生活能力出現嚴重缺損,依然努力調適,想辦法與人溝通,用一種新的方式生存下去。 

薩克斯探討一些非常弔詭的現象,例如有一些人視力沒問題,什麼東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卻無法辨識自己孩子的臉孔。此外包括擁有「超視覺」的盲人和有「舌頭視覺」的人。薩克斯也觸及一些比較基本的問題:如視覺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是如何思考的?內在意象有什麼樣的重要性?為什麼人類與生俱來就有閱讀的潛力?

薩克斯透過這些故事,證明視覺、腦部、創造力和適應的複雜,但也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用別人的眼睛或心靈去努力想像,進而洞悉語言與溝通

那一年, 我在重症照護病房
1
2012/06/11

 護士是醫療品質的關鍵,卻是最被忽略的弱勢。

工時過長、工作量太大、壓力破表、健康亮紅燈等已是常態,在悉心照護病人、撫慰人心的同時,其實,她們也需要
被關懷體恤。本書帶領我們一窺護理工作的全貌、貼近護理人員最真實的心境。為生命奮戰的過程中,難免痛苦交織,這時,護士就派上用場了。

醫師負責治療,或者說,試著治療,我們護士則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設想當天所照護的病人有什麼需要,然後在關愛與惱怒交織的心情下,盡力幫助他們。

                                              ──泰瑞莎‧布朗

「這一行,不時會看到有人死亡。」這話點出護理這行的壓力與重要性。作者布朗原是英美語文學教授,任教於塔夫斯大學,後來轉行成為護士,本書記述了她在腫瘤科重症病房任職第一年的經歷。布朗清楚描繪護士在醫療照護體系所扮演的獨特角色,還生動描述護士每天的工作內容──不只關心病情,也關心病人。

透過布朗的筆,我們看見護士在照護病人身體(化療所導致的痛苦)和心理(暗夜中的恐懼)之際所面臨的矛盾與掙扎;在不人道療法和醫療院所慣常的冷漠官僚作風之下,如何奮力捍衛病患的尊嚴,以及一天必須照護重症患者十二小時的繁重工作,如何讓她更珍惜每一天,擁抱生命──病中或健康時皆然。

布朗帶我們來到病人與護士相會的地方,一窺護理工作的真實樣貌與重症病房的悲歡苦樂,也向我們展現了面對死亡之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力量何等浩大。

別把醫師當做神
1
2011/11/21

作者大衛紐曼(David H. Newman , M.D.)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附設醫院聖路加羅斯福總醫院急診醫學部。同時也擔任其臨床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結果甚豐,已在生物醫學期刊發表多篇研究報告。二○○五年曾赴伊拉克前線擔任軍醫,榮獲陸軍嘉獎獎章。

每個人都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言」。醫學生在醫學院完成訓練之後,都得宣讀這段誓言,才能成為醫師。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位現代醫學之父多麼用心聆聽病人的話語,而且一天到晚守在病榻旁。希波克拉底非常重視醫病關係的連結,他的研究與觀察也使醫學脫離古老的迷信。作者紐曼醫師針砭現代醫學的弊病,亦即過分依賴科技與科學,把科技說成無所不能,至於危險則故意忽視。紐曼醫師也看到醫師與病人漸行漸遠,最後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造成很多的誤解、怨恨或是無效的治療。

紐曼醫師認為,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醫療文化中的祕密和習慣。不管醫師或病人常在下意識裡服從權威,依循傳統,不求變通,最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治療。結果,病醫雙方都不滿意。例如:為什麼CPR幾乎99%沒效?為什麼乳房攝影弊多於利?為什麼抗生素治療幾乎都沒有效果,甚至可能威脅生命?為什麼咳嗽糖漿的藥效不比安慰劑來得好?為什麼安慰劑會有效?為什麼統計數據與研究會騙人?紐曼醫師引用許多嚴謹的研究報告反駁一些常規做法,並且以真實、精采的病例故事,佐以嚴謹的資料和巧妙的推理,切入醫學的核心,告訴我們什麼是有效的醫療,而什麼是無效的。他也揭露了醫界的祕密,使病醫雙方能更了解彼此,重建溝通的橋樑。

檢查表:不犯錯的祕密武器
1
2011/11/21

  在現今世界,我們已累積了很多技能知識(know-how),然而可以避免的錯誤依然層出不窮。不管是醫療、施政、法律、金融,幾乎在每一個專業領域,你都可以看到令人洩氣的疏失。原因很簡單:知識的龐大與複雜已超過個人能力所及,換言之知識與實踐出現落差。儘管訓練時間再長、再嚴格,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甚至運用最先進的科技,也不能保證我們不會一錯再錯。

作者葛文德深入各個領域取經,包括建築界、航空界、餐飲界、基金投資界等,發現一個減少疏失、提高工作效率與團隊精神的好方法,也就是「檢查表」。他把這些見聞融合自己的經驗,設計出一張可在九十秒內完成的手術安全檢查表,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執行這個研究計劃,在全世界八個醫學中心試驗,結果大幅降低手術的死亡率與併發症。

作者一方面提出檢查表的理念,也讓我們看到檢查表在實際運用時,如何以簡馭繁,避免疏失,讓人臨危不亂,提高工作效率。

實習醫生
2010/02/26

我熬過實習的那個寒冬、頸傷、憂鬱症,
歷經加護病房、心臟加護中心和夜班的磨練,
繼續走這一行的原因是為了什麼?

現在我了解了,當實習醫師就像做小學徒,
你必須完全投入,才能得到寶貴的經驗。

裘哈爾醫師在這本回憶錄裡,寫下自己在紐約大醫院受訓的經過。他在痛苦的思索中質疑眾人認為理所當然之事,也真誠地探討醫師和醫療體系的缺失。

蛋白質殺手
2009/08/31

義大利有個貴族之家,飽受某種遺傳疾病所苦,長達兩百多年;該病患者多在中年發病,他們的大腦遭到未知物蠶食,讓他們睡不著覺,幾個月後便不 治身亡。巴布亞紐幾內亞有個原始部落,幾乎讓某種怪病給消滅殆盡;罹患怪病的人會發出不可遏止的笑聲。整個歐洲有數百萬頭綿羊就著樹幹、柵欄或柱子搔癢, 把牠們的毛皮都給磨出血來,終至倒地不起。英國的乳牛在擠乳室攻擊主人;美國西部則有上千頭鹿在長滿了草的野地挨餓致死。

這些分別給稱為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庫魯症、羊搔癢病、狂牛病的疾病,有個共通的病原:普利子。普利子是生物世界裡獨一無二的物質:傳染性蛋白。也就是說,它們是行為類似病毒與細菌的蛋白質。更為神秘且可怕的是,普利子幾乎沒辦法摧毀。由普利子引起的疾病,正在全球蔓延。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2008/08/29

身兼神經學家與業餘音樂家的薩克斯,用感性的筆調,帶領我們一窺當大腦遇上音樂是怎樣的情景,把神經科學幻化成一則則奇異的故事。

書裡的主角或受音樂魅影所惑、或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音樂天分、或從音樂得到救贖、或失去自我卻只記得音樂。原來音樂不只在塵世中,也在我們腦中,更成為我們生命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在你穿上白袍之前
2008/08/29

你心目中的醫生,是否就像熱門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或「實習醫師」的劇情,那般光鮮亮麗,每天忙碌看診之餘,還擁有精采的私生活,換伴侶就像大風吹,令人稱羨不已?

你心目中的醫生,是否就像英雄那般,總能在關鍵時刻施展高超的技巧,把病人從鬼門關搶救回來?

因為兒子歐蘭多立志進入醫學這一行,正在申請醫學院;本身也是小兒科醫生的柯來斯,在欣喜兒子即將成為同路人之餘,動筆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給他,告訴兒子醫療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她從描述醫學訓練的辛苦,例如一個星期工作一百個小時是什麼樣的生活;談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科別;再談到醫生如何學習照顧病人、傾聽病人訴說,甚至為病人保守祕密,以及醫師必須擔負的責任、可能發生的錯誤;並揭露了許多感人而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個人總有需要看醫生的時候」,本書不但是醫療世界最幽默、最誠實的嚮導,也能幫助有志習醫者找到行醫的喜悅與熱情。

派屈克的生死決澤
2007/11/30

幾乎在醫院長大的十五歲的派屈克,究竟要不要再動一次手術延長他的痛苦?子彈穿透脊椎、全身癱瘓,又沒保險的阿曼度,院方露骨的要他選擇死亡;不忍想像早產女兒未來得不斷進出醫院的生活,父母奮力向院方爭取拿掉呼吸器……

發生在德州赫門醫院裡、宛若戲劇般的一個個真實故事,讓我們看到醫生與家屬面對的艱難抉擇。生命到底何價?什麼樣的人生才叫值得一活?誰又有權做決定?

醫生,你確定是這樣嗎?
2007/09/28

美國的誤診率在15%左右,而造成誤診的主要原因,並非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是醫療器械出了故障,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或是人為的操作失誤,弄錯了患者的關鍵資訊。誤診的主要原因,在於醫生面對患者時的判斷失誤。看到這樣的數據,病人看診時大概都想問一句:「醫生,你確定是這樣嗎?」

哈佛醫學院講座教授、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古柏曼醫師,訪問了許多醫界同行,調查了形形色色的患者,以一個又一個誤診的真實案例,有系統地探討醫師在為病人診斷與治療時是怎麼思考的,深入剖析誤診的本質與原因,進而提醒我們要如何對應,才能確保自己的權益。

開刀房裡的沉思:一位外科醫師的精進
2007/04/25

這本書的十一個故事大都圍繞著一個主題:要創造醫療佳績,醫學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有「心」、且勇於改變,才能更上層樓。譬如艾卜佳醫師,因為有心,想出前所未有的評量表,來評估嬰兒的健康狀況,使產科的表現立刻有如脫胎換骨;又如渥偉克醫師,因為全心希望提昇囊腫纖維症的療效,不斷研究改進,他所屬的費爾維大學兒童醫院在這方面的表現,始終領先全美所有醫院。其他如戮力消滅小兒麻痺、減少前線士兵死亡率、爭取每個早產兒的生存機會……莫不是本於用心和勇於改變。

如何挑選醫學生
2007/04/23

本書主要是將2002年5月25-26日之「如何挑選醫學生」國際研討會、高中座談內容,以及相關文章收編於內,不僅讓國內醫學界有更多反思,更讓關心醫學教育的社會大眾也分享目前各校招收醫學生的理念,並瞭解成為一個好醫師所必須具備的特質。

有願景的憤怒
2007/04/19

人的潛力其實是無限的,很多時候,當你被情勢所逼,就要面對它,設法克服它。度過重重難關後,有時連自己都會對自己的能耐感到驚訝!

「醫療的對象是人,優質的醫療與服務需要付出必要的成本,因此,站在生命無價的觀念下,我們應該堅持健保支付必須反映成本。」黃達夫教授在書中不僅針對政策與制度提出建議,也強調「病醫關係應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出錯時,我們必須誠實面對,並承擔責任。」並期許醫護人員藉此機會檢討改進,立刻補救,避免同樣的錯誤繼續發生。

醫學神探
2006/12/27

醫生看病時尋病因、下診斷完全就是一場又一場「神探辦案」的過程。
而像本書中所舉的精采個案,都是絕無冷場的以癥断症的好戲,比起許多經典推理小說都要更好看。

熱情洋溢
2006/09/15

這本書與其他書非常不一樣的特點:這本書沒有「作者序」,而整本書的十章裡,作者介紹了許許多多熱情洋溢的政治家、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等的珍貴軼事、智慧語錄與詩詞,有些是她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整理文獻所得到的心得,有些是她親身訪談這些曠世奇才所得到的資料。

本書最後所列的參考資料多達 307篇,而七頁密密麻麻的人名與關鍵字的索引 (index)也都可以看出本書所涉獵的廣度與深度。由本書資料之整理,可以看出作者科學背景的修練,而文筆之流暢則充分展現她過人的寫作溝通能力。

愛無國界:法默醫師的傳奇故事
2005/07/29

擁有哈佛大學醫學與人類學雙料博士的法默醫師,每年有四個月在波士頓看病、教學,其他時間則都在海地照顧窮病之人,治過的疾病可能比美國大多數醫師一輩子看過的還多。

他也到秘魯照顧結核病和瘧疾病人,後來又到古巴協助促進公共衛生,還說服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銀行提供大量金錢,改善了西伯利亞監獄結核病大量爆發的危機。

法默醫師不屈不撓地奔走世界各地籌募捐款,讓窮人也能接受醫療,有個愛滋病人形容得貼切:「這傢伙是個聖人。」他的生命光輝,常人雖不能及,但絕對會受到啟發和感動。

賴其萬教授在2004年三月當代醫學介紹這本好書時,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能追求知識上的滿足,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專業去服務較為不幸的人,而得到心靈上的安寧。當然要像法蒙醫生這樣才氣縱橫,精力充沛也著實不容易,但很明顯的,他的所作所為可以給我們指出一條路,我們專業的追求與人性的奉獻並不會有衝突。」

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
2005/01/31

希望,是一帖良藥

「對我的病人來說,真正的希望和我給他們的治療一樣重要。我行醫多年之後,才深切地了解到這一點。 每一天,我都在尋找希望,不但為病人,也為我所愛的人和我自己。希望是永恆的追尋。」 --傑若.古柏曼

醫學這一行
2004/10/30

這是一本國內一些醫療界的有心人,將他們對人對事的細膩觀察、以及他們所經驗到的傷、殘、生、老、病、死的種種感觸,所發表過的好文章編輯成書。賴其萬教授說,「深信這樣的一本書可以使年輕的醫學生及醫生們增加他們對自己的將來有一份更正向的看法,同時也能夠幫忙一些對醫學有興趣的高中、國中優秀學生早一點了解醫生的生涯,而能體會『作醫生仍然是一個很有福氣的好職業』,而能加入醫療的行列,共同為台灣的『人性化的醫療』奮鬥。」

白袍: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
2004/02/19

黃達夫董事長鄭重推薦這本書給醫學院主管學生事務的導師、關心醫學生的老師、一些憧憬醫學而尚未真正踏上這條路的年輕人,以及望子成龍希望子女學醫的家長,這本書都會幫忙你更加瞭解醫學生。

對病人而言,白袍代表的是權威與信任。但對於尚在學習階段的哈佛醫學生來說,白袍的作用毋寧說是掩飾青澀、遮蔽生疏、罩住不安。他們時時期待自己能快點成 長,好配得上那件白袍。本書作者艾倫.羅絲曼醫師以生動的文筆,娓娓道出自己在哈佛醫學院的四年中,如何由懵懵懂懂「白袍加身」的一年級生,歷經不同的學習階段及興奮、驕傲、沮喪甚至是後悔的心路歷程,最終在畢業後正式成為醫生時,意會到這身白袍的意義。而白袍所帶來的沈重責任感,更讓作者了解到,身為醫者的學習成長將永遠沒有止息的一天。

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練
2003/10/16

透過「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讓我們醫者再重新回顧「住院醫師對醫學觀感具有特殊的有利地位,你是圈內人,實際參與每一件事,同時也是新鮮人,而有嶄新的感觸。」也誠如中國醫藥大學顧問林哲男教授為本書撰寫的導讀中,「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醫學生、醫師要看,就是一般民眾也要仔細閱讀。當更多的民眾瞭解醫療的真正本質(包括醫學與醫師),好的醫師及好的醫療才可能出現。」

最稚齡的科學─一位偉大醫師的觀察
2002/02/27

曾任美國史隆卡特琳癌症中心院長的路易士湯瑪斯教授以個人的經歷,說明了醫學--最稚齡的科學──在這一世紀中神奇驚人的發展。醫療的發展,從一個 世紀前醫師主要依賴雙手執行醫療,演變到今天眼花撩亂的高科技診斷和治療儀器,作為一個科學家,湯瑪斯醫師對技術的進步持肯定的態度。但同時他認為,這個 代價是巨大的,因為醫生和病人之間的親密關繫一去不返。

雖然醫藥科技的發展提供了現代醫師神奇的治療利器,但湯瑪斯教授想傳達的是:醫療科技再發達,病人仍仰賴醫師解除他們對疾病的疑惑,以及對死亡的恐 懼,甚至需要與醫師有更多的溝通,解釋高度科技化的醫療及複雜、漫長的診療程序。唯有醫師和病人建立愈親密的關係,醫師才能為病人盡最大力量,也才能達到 最大的醫療效果。

第二意見 -- 為自己尋求更好的醫療
2002/01/25

作者Jerome Groopman是哈佛大學的醫學專家,他勾勒出「第二意見」的重要:「如果醫師沒有做詳盡的說明,病人就應該開始擔心,是不是醫師對整個情況也不是很瞭解?或是不想和病人討論?還是根本不想瞭解病人的想法?此時,病人就該積極尋求「第二意見」,選擇更好的醫療方式。」因此在此書中也描述幾個個案因第二意見而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其中醫師關心病人的誠心是相當感人的。

用心聆聽-黃達夫改寫醫病關係
1999/07/08

醫師要「用心聆聽」:因為「聽」才能知道病人的需求。他說:「醫療的目的在於解除病人的病痛,所以醫療的第一步應該是聆聽病人對於病情、症狀的訴說。」, 「當我越瞭解病人,並得到病人高度的合作時,不但能提高我做判斷的敏感度,也是為病人將科技的功能利用到最大的極限,發揮醫療最高的功能。」換句話說,如 果醫師和病人建立越親密的關係,關心度越高,責任感越重,醫師就越能為病人使出全力。這這樣的情況下,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醫療效果,這種經驗的累積就是 促成醫療突破的原動力。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
1999/07/08

「制度都是去做出來,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廢除它」,「領導的能力是靠努力掙來的」,黃教授舉出不少醫學教育家或臨床醫師的實例、名言及行醫之道, 多讀此書更能明白診治病患不只是靠儀器及醫學知識,更要有「心」,診治的是「病人」而非「病」而已,也要考慮到病患的家庭及社會因素。希望本書的出版,可 以影響一些年輕的醫學生、醫師及其他醫療界的工作人員,把國內醫療環境的改善,當作自己的責任。

這本書是綜合近兩年我在《遠見》雜誌曾發表過的文章重新彙編增補而成。另外還收錄了2000年衛生署《健康政策季刊》秋季試刊號發表的文章<三分鐘的門診 是全民期待的醫療嗎?>、兩篇演講稿<做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醫師>及<健保制度下的醫院經營者如何保障醫療品質>,與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 <對照組>一文。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