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書訊

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
2005/01/31
[ 最後編寫日期:2010/11/22 ]

希望,是一帖良藥

「對我的病人來說,真正的希望和我給他們的治療一樣重要。我行醫多年之後,才深切地了解到這一點。 每一天,我都在尋找希望,不但為病人,也為我所愛的人和我自己。希望是永恆的追尋。」 --傑若.古柏曼

本書為哈佛醫學院教授古柏曼繼《第二意見》後又一力作。古柏曼研究血液腫瘤學三十年,書中他以一個個病人的故事為例,探究「懷抱希望」在治病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以及如何影響治療。古柏曼坦率分享自身的失誤和成功經驗,他也進一步解釋,「希望不是來自盲目的樂觀,而是根據鮮明的事實」。在本書後面幾章,古柏曼透過科學界對安慰劑的研究,來說明身心密切關聯是有確切證據的。

本書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希望」,相信所有關心健康、關心生命的人都會有興趣一讀。古柏曼醫師說:「『希望』的研究才剛開始起步而已,前景無可限量。我確信,希望才是治癒疾病最重要的因素。」。

推薦書訊

幻覺(Hallucinations) 2014/08/21

神經醫學作家奧利佛.薩克斯繼《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睡人》、《腦袋裝了二○○○齣歌劇的人》、《看得見的盲人》之後的最新力作 你曾經看到不存在的東西嗎?

你曾經在空無一物的房間裡,聽到有人呼喚你的名字嗎?

你曾經感覺有人跟在你背後,但是轉身卻沒有看到人?幻覺並非精神病人獨有,反而更常與感覺剝奪、中毒、疾病,或是受傷有關。有偏頭痛的人,會看見閃亮的光弧,或是彷彿來自小人國的人物。視力日益衰退的人,說來反常,可能會沉浸在幻視的世界裡。幻覺,可以只是因著一次發燒,甚至是將醒或快要睡著時,而被激發,讓人產生各式各樣的幻視,從發光的色塊,到細膩美麗的臉龐,到恐怖的食人魔,應有盡有。那些喪親的人,則可能會受到「已逝者」的安慰探視。在某些情況下,幻覺有可能導致宗教上的顯靈,甚至產生靈魂出竅的感覺。

人類總是在尋求這種能改變一生的幻覺,而且幾千年來,已經利用致幻化合物達到這個目的了。身為1960年代加州地區的年輕醫生,薩克斯對於迷幻藥所抱持的興趣,既是屬於個人的,也是屬於專業上的。這些,加上他早年偏頭痛的經驗,促使他輩子鑽研各式各樣的幻覺經驗。

 在本書裡,薩克斯醫生以一貫的優雅、好奇與熱情,將他的病人以及他自己意識狀態改變的經驗,編織成故事,藉以闡明,幻覺向我們透露了哪些與人腦組織和結構有關的事,幻覺又是如何影響每一種文化裡的民間故事與藝術,以及為何產生幻覺的潛能存在我們所有人身上,是人類生存條件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