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書訊

別把醫師當做神
1
2011/11/21
[ 最後編寫日期:2011/12/12 ]

作者大衛紐曼(David H. Newman , M.D.)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附設醫院聖路加羅斯福總醫院急診醫學部。同時也擔任其臨床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結果甚豐,已在生物醫學期刊發表多篇研究報告。二○○五年曾赴伊拉克前線擔任軍醫,榮獲陸軍嘉獎獎章。

每個人都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言」。醫學生在醫學院完成訓練之後,都得宣讀這段誓言,才能成為醫師。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位現代醫學之父多麼用心聆聽病人的話語,而且一天到晚守在病榻旁。希波克拉底非常重視醫病關係的連結,他的研究與觀察也使醫學脫離古老的迷信。作者紐曼醫師針砭現代醫學的弊病,亦即過分依賴科技與科學,把科技說成無所不能,至於危險則故意忽視。紐曼醫師也看到醫師與病人漸行漸遠,最後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造成很多的誤解、怨恨或是無效的治療。

紐曼醫師認為,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醫療文化中的祕密和習慣。不管醫師或病人常在下意識裡服從權威,依循傳統,不求變通,最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治療。結果,病醫雙方都不滿意。例如:為什麼CPR幾乎99%沒效?為什麼乳房攝影弊多於利?為什麼抗生素治療幾乎都沒有效果,甚至可能威脅生命?為什麼咳嗽糖漿的藥效不比安慰劑來得好?為什麼安慰劑會有效?為什麼統計數據與研究會騙人?紐曼醫師引用許多嚴謹的研究報告反駁一些常規做法,並且以真實、精采的病例故事,佐以嚴謹的資料和巧妙的推理,切入醫學的核心,告訴我們什麼是有效的醫療,而什麼是無效的。他也揭露了醫界的祕密,使病醫雙方能更了解彼此,重建溝通的橋樑。

推薦書訊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 1999/07/08

「制度都是去做出來,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廢除它」,「領導的能力是靠努力掙來的」,黃教授舉出不少醫學教育家或臨床醫師的實例、名言及行醫之道, 多讀此書更能明白診治病患不只是靠儀器及醫學知識,更要有「心」,診治的是「病人」而非「病」而已,也要考慮到病患的家庭及社會因素。希望本書的出版,可 以影響一些年輕的醫學生、醫師及其他醫療界的工作人員,把國內醫療環境的改善,當作自己的責任。

這本書是綜合近兩年我在《遠見》雜誌曾發表過的文章重新彙編增補而成。另外還收錄了2000年衛生署《健康政策季刊》秋季試刊號發表的文章<三分鐘的門診 是全民期待的醫療嗎?>、兩篇演講稿<做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醫師>及<健保制度下的醫院經營者如何保障醫療品質>,與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 <對照組>一文。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