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成果
乳癌
余本隆医师
乳癌一直是本院病人数最多的族群,2009 年在本院接受首次治疗的新病人有787 人,约占全国该年度新病人的9.7%。本院乳癌的治疗在过去20 年有长足的进步,1990-1997 年治疗的病人五年存活率为80.2%,1998-2009 年治疗病人五年存活率为87.3%。进步的原因包含早期诊断能力的进步、病理化验的精准与详细,以及手术、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因病制宜的搭配与进步,因为第零、一、二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皆已超过90%(表一)。
治疗成果
1990-2009 年间首次确定诊断为女性乳癌,且之前未曾在院外进行相关治疗者共7,477 人,期别分布及各期别存活率如表一、图一;年龄中位数48 岁(18-94)。

第零、一、二期乳癌病人的前哨淋巴结手术
本院自2002 年开始施行前哨淋巴结切片手术,临床上或影像学检查未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可接受此手术而不必清除腋下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是指当癌细胞开始转移,第一或前数个被侵犯的淋巴结,可用来判断癌细胞是否转移至腋下淋巴结依据。前哨淋巴结手术可减少腋下淋巴结清除後发生手臂水肿的机会,以及腋下麻木不适感。
前哨淋巴手术对於合乎条件的乳癌病人,可减少不必要的腋下淋巴结清除,但却有约ㄧ成的病人需要第二阶段手术,因此手术前和病人详细沟通非常重要。
第三期乳癌中腋下淋巴结超过九颗的病人
比较1990-2009 年间腋下淋巴结阳性超过九颗的乳癌病人,使用两种不同辅助性化学治疗药物之存活率:使用搭配doxorubicin 化学药物(A3-CMF)的病人共31 人,追踪期间中位数为88 个月(分布12-210 月),五年的整体存活率为58.1%;使用剂量密集每两周一次的化疗处方(A3-T3-C3)化学药物的病人共148 人,追踪期间中位数为54 个月(分布8-182 月),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1.1%。(图二)。
局部广泛性乳癌病人
比较1990-2009 年间局部广泛性乳癌病人,使用两种不同术前化学治疗药物之存活率:使用搭配epirubicin 化学药物(CEF)的病人共146 人,追踪期间中位数为104 个月(分布11-195 月),五年的整体存活率为71.2%;使用搭配欧洲紫杉醇(Taxotere)化学药物的病人共252 人,追踪期间中位数为51 个月(分布1-98 月),五年整体存活率为78.1%。(图三)。
与国内外资料的比较
本院病人追踪至2010 年底止,五年的整体存活率为86.4%。如与卫生署公布台湾2004-2008 年女性乳癌五年存活率82.6% 相比较,本院同时期五年存活率为87.3%(表二)。
若与美国流行病监督及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 公布之2001-2007 年女性乳癌五年存活率89.1% 相比较,本院同时期五年存活率为86.1%,(注一),在本院接受治疗之女性乳癌病人之存活机率与美国公布只有些微差距。
注一: 相对存活率指除去正常人口死亡率以外的存活率,一般比绝对存活率高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