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生大多為學士後學生,與本國醫學生大多為高中畢業後學生,在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上各有千秋。
本會所舉辦之遴選學生出國進修活動,讓醫六學生們可在美國教育環境中學習,並對當地醫療人員之生活習慣、性格特質、學習能力有相當深度的了解。在他們回國後,宛如萌芽的種子,將杜克所學所看到的優點帶回國內醫療工作崗位,影響更多同儕及學兄姊弟妹。
最稚齡的科學─一位偉大醫師的觀察 2002/02/27
曾任美國史隆卡特琳癌症中心院長的路易士湯瑪斯教授以個人的經歷,說明了醫學--最稚齡的科學──在這一世紀中神奇驚人的發展。醫療的發展,從一個 世紀前醫師主要依賴雙手執行醫療,演變到今天眼花撩亂的高科技診斷和治療儀器,作為一個科學家,湯瑪斯醫師對技術的進步持肯定的態度。但同時他認為,這個 代價是巨大的,因為醫生和病人之間的親密關繫一去不返。 雖然醫藥科技的發展提供了現代醫師神奇的治療利器,但湯瑪斯教授想傳達的是:醫療科技再發達,病人仍仰賴醫師解除他們對疾病的疑惑,以及對死亡的恐 懼,甚至需要與醫師有更多的溝通,解釋高度科技化的醫療及複雜、漫長的診療程序。唯有醫師和病人建立愈親密的關係,醫師才能為病人盡最大力量,也才能達到 最大的醫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