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與作法

[ 最後編寫日期:2022/04/11 ]

醫病關係是醫病相互的承諾


從國內普遍門診時間只有三、五分鐘的情況,我們幾乎可以斷言醫病之間幾乎不可能建立關係,因此相互間缺乏承諾。
 

作者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最近回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教學期間,秘書傳來一位病人家屬在中國時報的投書,表達他對我們醫院的不滿。在醫院裏,我們除了定期自我檢討改善醫療作業外,我一向很重視病人和家屬的抱怨和批評,因為他們常點出我們做得不夠或疏忽的地方。

但是,因為這個大環境存在著太多積非成是的現象,這十二年來,我也常發現是非混淆的結果,有時,正確的做法反而被誤解而受到批評。 

追根究柢,我想問題出在國人對「醫病關係」缺乏正確的認知。從國內普遍門診時間只有三、五分鐘的情況,我們幾乎可以斷言醫病之間幾乎不可能建立關係,因此相互間缺乏承諾。因此,病人不信賴醫師,常常同一個病看好幾個醫師,相對的,醫師也不必對病人負責。事實上,醫病關係是醫療的必要條件,醫療的第一步就是與病人建立關係。醫師必須從問病史,做身體檢查時的言行表現獲取病人的信賴。一旦關係建立後,醫師的所作所為就要能被病人信任與依賴,負責為病人解決所有與醫療有關的問題。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們醫院自創院之始,就有門診量的限制,讓我們的醫師有足夠的時間與病人建立關係,確實了解病人的需求,進而提供適當的醫療。同時,因為我們是癌症專科醫院,我們的專業不在照顧外傷、急性心臟病、中風等問題,本著量力而為,不做我們做不好的事情的原則,我們並沒有對外開放急診處。但為了處理我們病人緊急的問題,而設有急症處理室以提供我們的病人及時的、必須的照顧。所以,限制門診量及不對外開放急診的措施完全是為了履行我們對病人的承諾而做的規定。 

這位病人家屬的投書中提到他岳父兩年前在一家醫學中心做全胃切除手術,一直在該醫院治療追蹤,最近癌症復發,不久前回到該醫院抽取腹水,近日到該院急診卻因沒有病床,落得病人臨時跑到一家陌生的醫院來掛號,因為我們醫院沒有對外開放急診,門診量也有限制,因而病人遭遇到在正常的醫病關係下,不應該發生的遺憾。 

自從健保實施後,不少醫院為了討好病人同時增加收入,不斷擴大門診量,而犧牲了急、重症病人的照顧。從上述的遺憾可見一般。然而,因國內醫界與病人對醫病關係的認知有所偏差,病人不體諒醫師,醫師也缺乏對病人的責任感,病人認為隨時到任何醫院看診是他們應享的權利,殊不知求方便所換來不關心的醫療,到頭來不但沒有助益,還常造成更嚴重的遺憾。唯有容許足夠的時間,建立互信互賴的醫病關係,才是醫病雙方之福。 ( 刊登於遠見雜誌 2002年2月份 醫病對話專欄 )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