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 最後编写日期:2022/04/11 ]

精确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正确使用药物才是肺癌个人化医疗的适当方向

吴茂青医师

传统制式化(one size fits all)的医疗方式以一治百,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发生在不同病人身上的癌症,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相同的症状不一定用同样的治法,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都不同,所以同样的症状、同样的疗法,效果却不尽相同。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量身订作治疗,并且使用药物能够有效而没有副作用,一直是医学界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在肺癌治疗上,医师会考虑依病人不同的性别、年龄、体力、抽菸习惯、肺癌组织型态、分子基因变异等来评估使用化疗或标靶治疗,以期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药物平均约对七成的人有效,其余三成中,二成的人只是对药物不起反应、没有效果,但对最後一成的人而言,服药不但无助,反而有害。这种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癌症细胞不是完全相同。体质不同,药效、药量都会有所差异。

分子基因检验加上详细病史和对病人体力、营养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成员的了解, 就是医师了解病人特性,而决定处理的疗法的基础。可以为病人提供最佳的用药选择及最适当的用药剂量,减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副作用对病人所造成的影响,依病人需要提供专属治疗,以迈向个人化医疗的时代。

化疗和标靶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转,二者适当地应用,能增加病人的存活率。标靶治疗的确带来肺癌治疗的突破,但也不要一味盲目崇拜标靶治疗,毕竟并非每一位肺癌病人都适用,同时有些病人使用标靶药物一段时间後就可能失效,而必须回到化学治疗。依病人不同的肿瘤型态和不同状况而给予个人化的医疗,达到正确使用药物,有效治疗的目标。

请注意,并没有任何一种或一组方法适用於所有病人,一般建议的治疗方法并非绝对不变,请您务必与您的主治医师充分讨论。了解病人个别体质的特殊性,能使医师选择药物和决定治疗时机时,能够更精确地符合病人和家属的需要。

 

肺癌的化学治疗与标靶治疗

肺癌的全身性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及标靶治疗。一般而言,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

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第一线使用的药物为顺铂(Cisplatin)与灭必治(Etoposide),两种药物合并使用。如果肺小细胞肺癌局限在胸腔内,则需要同时使用放射线治疗;若已有扩散现象,则单独使用化学治疗。在上述两种药物失败後,最常使用的第二线化学治疗药物为癌康锭 (Topotecan)。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分为两类,一种是第二或第三期的病人,於手术後,需要给予辅助性化学治疗,以降低复发的机率,这时药物的标准选项为顺铂 (Cisplatin)合并温诺平(Vinorelbin)。另一种情况是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人。根据临床上的研究显示,接受化学治疗的病人比没有接受化学治疗的病人活得久,而且生活品质也可维持於较好的情况。因此,在病人体力、营养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接受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很明显地进步,通常选用铂类再加上一种新一代的化学药物,例如:紫杉醇、温诺平、健择(Gemcitabine)或爱宁达 (Pemetrexed),两种药物的化疗是目前标准的治疗准则,但若病人的活动力或营养较差,也可以考虑单一药物的治疗方式。

标靶治疗药物可以包括艾瑞莎(Gefitinib)、得舒缓(Erlotinib)、癌思停(Bevacizumab)及尔必得舒 (Cetuximab),後两种需要搭配化学治疗,合并使用;前两项则为口服药物,通常单独使用。很多研究显示,对於肺癌基因检测显示上皮细胞生长素接受体(EGFR)有突变者,使用艾瑞莎或得舒缓治疗,有效的机会很高,可以考虑较早使用。

以上是肺癌全身性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针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则应与治疗的医师讨论後再做决定。

 

 

提醒您:网页上提供的医疗资讯只是通则,病人病情的诊断与治疗需亲自就诊,以主治医师看诊时的判断为主。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