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員的社會責任-看病不是做生意

[最後編寫日期:2019/01/09]

 (院史室提供)

2018年12月院會主講/林奏延 董事長

    大多數人都同意,醫師是社會的菁英,是人人稱羨的工作。但曾幾何時,醫療崩壞,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五大皆空」,護理人力也大量不足。我們上一代的醫師很簡單,就是單純的醫師與病人的關係,或許名利雙收,社會地位受人尊敬,但也付出人生的全部,沒有自己的生活。健保時代來臨後,醫師-病人-健保署形成複雜的三角關係,醫師從神的志業下放到平凡人間,醫師變成跟凡人一樣:有休假,可以被原諒,有喜怒哀樂的權利。

    人的工作可以分為「職業」或「志業」,前者是為了養家糊口,後者不考慮工作時間長短,整個人身心投入、不計成本、不管賺錢或賠錢,付出貢獻,使人信任。一個人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職業志業合一,而醫師跟護理師等,剛好就是一個可以完美把職業跟志業合一的工作。

凱瑟琳蚊帳村

 美國一個五歲的女孩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公共電視播放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而瘧疾的防治,最重要的就是撲滅虐蚊,與避免被蚊子叮咬。兩週後,凱瑟琳的媽媽接到學校的電話,說凱瑟琳已經兩週沒有交午餐費,媽媽問:「妳為什麼不交午餐費呢?」凱瑟琳說:「我要把這些錢捐給非洲的小孩買蚊帳。」後來媽媽帶著她,吸引社區其他小孩加入,一起到各個社區及教會募款,陸續募得六千多美元,但這個數字距離他們要捐助給非洲的款項還是相差很遠。2007年他們找上富士比雜誌的富豪,凱瑟琳寫給富豪一封信,希望他們能捐款,救救非洲孩童。後來比爾蓋茲(Bill Gates)就捐了錢,讓他們買很多蚊帳,救了一百萬兒童的生命。

行善俱樂部

   2015年,比爾蓋茲基金會公布他們的願景,內容包括:到2030年,兒童死亡率減半;讓威脅幼兒生命及生存品質的疾病絕跡;研發瘧疾疫苗;一針有效的寄生蟲藥物;非洲的農業產值將成長五成;數位銀行快速成長.......等。不只如此,他還邀請了很多有錢人成立行善俱樂部(Good Club),一起捐錢做善事。這些富豪用商業的思維行善,以營利為導向的企業尚被賦予如此的期待,那醫療呢?五歲女孩的天真、勇敢、無懼,那屬社會菁英的醫師呢?

醫師的社會責任

    近代的醫師有多元的發展空間,大部分醫學系畢業生從事臨床工作,少數做基礎研究,或進入行政體系、生物科技領域、法律、政界等。我們當然期望大部分的醫學系畢業生能夠留在臨床工作。身為一位兒科醫師,在工作上,我們應當醫治兒童疾病、提供衛教;從生長發育、疫苗接種到營養醫療;以及行為偏差到早期療育等,施行兒童的全人診療。同時,我們還要關心很多兒童相關議題,例如兒童虐待、兒童近視、兒童肥胖、意外事故預防、兒童專用藥品、青少年性教育.......等。到這裡為止,都是身為一名兒科醫師的基本工作。但如果行有餘力,兒科醫師應該要關懷與參與社會各項改革,例如:人口政策、環保、能源、文化、經濟、教育、憲政等,甚至參與政治。身為一個醫師,能夠做的還很多,做得越多,被你幫助的人就會越多。

以人口政策為例

    2018年4月,臺灣的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14%,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20年後會達20%,形成「超高齡社會」。為什麼老化速度這麼快呢?主要原因,第一:醫療進步,國人平均壽命變長;加上少子化雙重影響。2017年,臺灣的總生育率平均為1.13,是世界排名倒數第三,嚴重影響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經濟力,所以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安議題。

    四月,我開始倡議要關心少子化議題。後來我在聯合報寫了一篇文章,討論如何解決少子化問題。但是我個人覺得少子化不只單純社會福利問題,而是經濟問題。讓國民的薪資提高,年輕人才敢生育。很高興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已經對少子化提出改善對策。

護理師的力量

    護理是健康照護的核心,但從日本時代到現在,護理的價值常被忽略。護理師要如何盡社會責任呢?你可以參與決策,提升護理的影響力,保障護理人員權益,以及確保照護品質及民眾的健康。2018年6月26日,護理界的代表拜會蔡總統並提出,第一:依護病比給付足額住院護理費;第二:護理養成教育全面提升至大學程度;第三:希望國衛院設置護理政策研究單位。所以,護理也可以承擔很多參與決策的社會責任。

結論:看病不是做生意

    最後,不管是醫師、護理師,與其他醫療同仁,希望大家看待工作不只是一個職業,同時也是您的志業。我在教育醫學生,或是面對年輕的醫師時,都經常會提醒,除了不斷精進專業,因應各種挑戰之外;也要對人文,不論是藝術、音樂、文學,多加涉獵;最後一定會談到「看病不是做生意」。就像黃院長一樣,用人文的高度做醫院管理。期待每位來到和信的病人,都能夠受到完整的全人照顧;如果大家心有餘力,我們是否也嘗試花些時間,盡我們的社會責任。
 

TOP
Copyright ©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台灣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125號 電話:(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