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讯

用心聆听-黄达夫改写医病关系
1999/07/08
[ 最後编写日期:2010/11/22 ]

医师要「用心聆听」:因为「听」才能知道病人的需求。他说:「医疗的目的在於解除病人的病痛,所以医疗的第一步应该是聆听病人对於病情、症状的诉说。」, 「当我越了解病人,并得到病人高度的合作时,不但能提高我做判断的敏感度,也是为病人将科技的功能利用到最大的极限,发挥医疗最高的功能。」换句话说,如 果医师和病人建立越亲密的关系,关心度越高,责任感越重,医师就越能为病人使出全力。这这样的情况下,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医疗效果,这种经验的累积就是 促成医疗突破的原动力。

现今的健保给付制度,鼓励医院争取的是病人的「数量」,而不是医疗的「品质」,病人越多,给付越多,在这种制度之下,医师会愿意花时间在病人身上吗?

拥有专业技术、慈悲爱心的黄达夫医师,十年前放弃美国高薪,回国投入台湾医疗环境的改革行列。书中,他以感性推广理念,以理性辨析正误,并以许多实例凸显详细问诊、认真检查、团队医疗的重要,以及说明为何正确的医疗才是最经济的医疗。黄医师认为科技永远不能取代医师慈悲关怀的心,而关怀的第一步就是要「用心聆听」病人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知道病人的问题与需求,才能提供正确、良好的医疗服务,才能得到最好的医疗品质。

医疗改革的路或许漫长,但是有开始,就有希望。

黄达夫医师,一位秉持着「尊重生命、尊重人性、追求真理」理念的医者,十年前放弃美国高薪,回国投入台湾医疗环境的改革行列,领军创立了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一走进和信医院,好像走进一家五星级的饭店,不只是建筑物和室内布置别具特色,从挂号、看诊到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和其他医院做法不太一样。在这儿,病人像是「顾客」,备受尊重;在这儿,「以病人为中心」不是口号,是行动。对医疗品质的坚持,更让和信治癌中心医院的成绩媲美美国的医疗水准。

视照顾病人为「服气」的黄医师,写下自己从医多年经验与心得,并对国内当前的医学教育和医疗体制,提出深入的思考与建言。书中,黄医师以感性推广理念,以理性辨析正误,并以许多实例凸显详细问诊、认真检查、团队医疗的重要,以及说明为何正确的医疗才是最经济的医疗。他认为科技永远不能取代医师慈悲关怀的心,而关怀的第一步就是要「用心聆听」病人的声音,唯有如此,才能知道病人的问题与需求,才能提供正确、良好的医疗服务,才能得到最好的医疗品质。医疗改革的路或许漫长,但是有开始,就有希望!

推荐书讯

最稚龄的科学─一位伟大医师的观察 2002/02/27

曾任美国史隆卡特琳癌症中心院长的路易士汤玛斯教授以个人的经历,说明了医学--最稚龄的科学──在这一世纪中神奇惊人的发展。医疗的发展,从一个 世纪前医师主要依赖双手执行医疗,演变到今天眼花撩乱的高科技诊断和治疗仪器,作为一个科学家,汤玛斯医师对技术的进步持肯定的态度。但同时他认为,这个 代价是巨大的,因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去不返。

虽然医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医师神奇的治疗利器,但汤玛斯教授想传达的是:医疗科技再发达,病人仍仰赖医师解除他们对疾病的疑惑,以及对死亡的恐 惧,甚至需要与医师有更多的沟通,解释高度科技化的医疗及复杂、漫长的诊疗程序。唯有医师和病人建立愈亲密的关系,医师才能为病人尽最大力量,也才能达到 最大的医疗效果。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