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讯

一位外科医师的修练
2003/10/16
[ 最後编写日期:2010/11/22 ]

透过「一位外科医师的修炼」,让我们医者再重新回顾「住院医师对医学观感具有特殊的有利地位,你是圈内人,实际参与每一件事,同时也是新鲜人,而有崭新的感触。」也诚如中国医药大学顾问林哲男教授为本书撰写的导读中,「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医学生、医师要看,就是一般民众也要仔细阅读。当更多的民众了解医疗的真正本质(包括医学与医师),好的医师及好的医疗才可能出现。」

全美畅销书 纽约时报特别推荐,年度最受瞩目的好书!

外科医师的书写风格一向是华丽的、英雄色彩浓厚的,本书反其道而行,以最低调但犀利的笔法触及每一个外科医师内心最痛处,勇敢面对每一个医师都可能碰见的噩梦:并发症、医疗纠纷、名利的诱惑,更多时候是自己面对疾病的无能为力。

本书是作者做一个外科医师,最深刻的反省。很少医师有这样的笔和这样的心。这种低调而悲天悯人的写法,使得医学与医师得以脱离不完美的宿命,得到昇华。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二○○二年十一月号 柯来斯医师(Perri Klass)

本书可谓医学的沈思录,深刻省思医学这个人类志业,不仅探讨今日医学情状以及争议,论及知识和实践的落差、医学本身的限制,也触及这一行内在的复杂和矛盾。

《时代杂志》(Time)
葛文德这个医师作家,有着一支犀利如手术刀的笔,如X光能够透视的眼……他描述的每一个病例的故事,从枪伤到病态肥胖到噬肉菌,都是迷你惊悚小说。诊断:这是教人看得目不转睛、不忍释手的精采之作。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没有一个作家比葛文德更会营造临场感。他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得以让病房的真实故事,在我们眼前上演,每一出都是惊心动魄的医学奇案或感人肺腑的外科戏剧。本书予人无比的真实感,作者笔力万钧,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s of Books)努兰医师(Sherwin B. Nuland),《死亡的脸》(How We Live)、《生命的脸》(How We Die)作者
令人惊艳之作……葛文德的心声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他和令人景仰的医师作家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和萨克斯(Oliver Sacks)一样,把临床上的明察秋毫带入医学写作,以描述现代医学,同时也写出病人的生命和情感。

《沙龙》(Salon.com)
葛文德是当今世上最好的医师作家……他有先见之明,思考缜密……是医学人文大师路易士.汤姆斯(Lewis Thomas)的传人,笔调谦逊,见解深刻,每一篇都是细心琢磨的杰作。

《爱滋在我的家园肆虐》(My Own Country)、《我的网球搭档》(The Tennis Partner)作者,全国书评奖得主佛格西(Abraham Verghese)
葛文德其文正如其刀,精准、大胆,而且细致,颇有乔治.欧威尔(George Owell)之风,他的作品让人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有所启发,觉得无比满足。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感人……葛文德使医生的故事脱离老套,展现医学书写的新页。

古德曼(Ellen Goodman),专栏作家,普立兹奖得主
葛文德是少见的说故事能手,以勇敢又有情的笔法写出行医的心路历程。

《引爆趋势》(The Tipping Point)作者 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
这是一本医学人文书,但读起来却像一本悬疑小说。作者手法高妙,笔端不时流露情感,文章不时可见惊人的洞察力。他细细剖析每一个主题,让人看得屏气凝神。

作者简介

葛文德(Atul Gawande)

一九六五年生。哈佛医学院毕业,目前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担任外科住院医师,也是《纽约客》的医学专栏作家,作品曾在二○○○年和二○○二年两度入选美国年度最佳科学散文。《一位外科医师的修炼》是他初试啼声之作,然一鸣惊人,首次出版就晋身二○○二年第五十三届美国国家书奖非小说类决选书。他以一个个惊悚的医学真实故事道出现代医学的神奇与限制,认真、深切地反思外科医师的不足之处。

推荐书讯

看得见的盲人 2012/10/22
7个故事让你看见大脑心灵与视觉的奇妙世界

 知名钢琴家莉莉安.卡立尔突然无法看谱,她的音乐人生就此戛然而止了吗?

神经生物学家苏看东西向来是平面的,年过半百,才看到让她惊叹不已的「立体世界」。

艺术经纪人派翠西亚因脑部大出血而得了失语症,她如何与人沟通、活得多彩多姿?

产量丰富的名小说家安格中风後,一个字都看不懂,还是延续写作生涯,并出版回忆录。

萨克斯医师也现身说法,细述罹患眼癌的心路历程,以及右眼近乎失明带给他的恐慌。

萨克斯医师在这本新书讲述好几个动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得了失语症无法言语,有的无法辨识脸孔,有的丧失三度空间感,有的失去正常视觉……尽管他们的知觉和生活能力出现严重缺损,依然努力调适,想办法与人沟通,用一种新的方式生存下去。 

萨克斯探讨一些非常吊诡的现象,例如有一些人视力没问题,什麽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却无法辨识自己孩子的脸孔。此外包括拥有「超视觉」的盲人和有「舌头视觉」的人。萨克斯也触及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如视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内在意象有什麽样的重要性?为什麽人类与生俱来就有阅读的潜力?

萨克斯透过这些故事,证明视觉、脑部、创造力和适应的复杂,但也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用别人的眼睛或心灵去努力想像,进而洞悉语言与沟通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