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讯

爱无国界:法默医师的传奇故事
2005/07/29
[ 最後编写日期:2010/11/22 ]

拥有哈佛大学医学与人类学双料博士的法默医师,每年有四个月在波士顿看病、教学,其他时间则都在海地照顾穷病之人,治过的疾病可能比美国大多数医师一辈子看过的还多。

他也到秘鲁照顾结核病和疟疾病人,後来又到古巴协助促进公共卫生,还说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银行提供大量金钱,改善了西伯利亚监狱结核病大量爆发的危机。

法默医师不屈不挠地奔走世界各地筹募捐款,让穷人也能接受医疗,有个爱滋病人形容得贴切:「这家伙是个圣人。」他的生命光辉,常人虽不能及,但绝对会受到启发和感动。

赖其万教授在2004年三月当代医学介绍这本好书时,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能追求知识上的满足,也可以透过自己的专业去服务较为不幸的人,而得到心灵上的安宁。当然要像法蒙医生这样才气纵横,精力充沛也着实不容易,但很明显的,他的所作所为可以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我们专业的追求与人性的奉献并不会有冲突。」

法蒙医师拥有非常不寻常的生平,他拥有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及医学双料博士,目前他每年四个月在哈佛看病、教学,其他时间则都在海地照顾穷人,是一位杰出的人道医疗者。除了在海地以外,他在秘鲁受到一位天主教神父以行动的实践,帮忙贫穷人所做的牺牲而感动,而在这位神父死於疟疾以後,他矢志继续这位神父所遗留下的遗志,在秘鲁照顾结核病和疟疾,後来又到古巴帮忙公共卫生,而最後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西伯利亚监狱拥挤不堪的环境造成结核病的大量爆发,而说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世界银行以大量的金钱,成功地改善了苏俄监狱的健康情形。本书书名<山外有山>(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是来自海地的谚语「越过了山,还有山」(Beyond mountains there are mountains),意思是「才解决了一个问题,接着又来了一个问题」,而法蒙医师的生命就是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地以行动来关怀世界各地的弱势者。

作者随着法蒙医生生活一段时间,亲眼看到法蒙医生从波士顿飞迈阿密,再转机到海地,直接步入医院工作,而工作到最後一刻,又赶上飞机直奔波士顿哈佛附属医院,开始教学、回诊、看病、值班,而这中间作者从没听过法蒙医生抱怨生活太繁忙或工作太劳累。事实上,他看到的是,人道主义者因为能够帮忙别人得到的喜悦。

赖其万教授在2004年三月当代医学介绍这本好书时,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能追求知识上的满足,也可以透过自己的专业去服务较为不幸的人,而得到心灵上的安宁。当然要像法蒙医生这样才气纵横,精力充沛也着实不容易,但很明显的,他的所作所为可以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我们专业的追求与人性的奉献并不会有冲突。」

推荐书讯

开刀房里的沉思:一位外科医师的精进 2007/04/25

这本书的十一个故事大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要创造医疗佳绩,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有「心」、且勇於改变,才能更上层楼。譬如艾卜佳医师,因为有心,想出前所未有的评量表,来评估婴儿的健康状况,使产科的表现立刻有如脱胎换骨;又如渥伟克医师,因为全心希望提昇囊肿纤维症的疗效,不断研究改进,他所属的费尔维大学儿童医院在这方面的表现,始终领先全美所有医院。其他如戮力消灭小儿麻痹、减少前线士兵死亡率、争取每个早产儿的生存机会……莫不是本於用心和勇於改变。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