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书讯

用心,在对的地方:黄达夫的医疗观
1999/07/08
[ 最後编写日期:2010/11/22 ]

「制度都是去做出来,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去废除它」,「领导的能力是靠努力挣来的」,黄教授举出不少医学教育家或临床医师的实例、名言及行医之道, 多读此书更能明白诊治病患不只是靠仪器及医学知识,更要有「心」,诊治的是「病人」而非「病」而已,也要考虑到病患的家庭及社会因素。希望本书的出版,可 以影响一些年轻的医学生、医师及其他医疗界的工作人员,把国内医疗环境的改善,当作自己的责任。

这本书是综合近两年我在《远见》杂志曾发表过的文章重新汇编增补而成。另外还收录了2000年卫生署《健康政策季刊》秋季试刊号发表的文章<三分钟的门诊 是全民期待的医疗吗?>、两篇演讲稿<做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医师>及<健保制度下的医院经营者如何保障医疗品质>,与成大医学院创院院长黄崑岩教授 <对照组>一文。

两年前,黄达夫的《用心聆听》引起医学界的热烈回响;两年後,他再次振笔疾呼,开出「正确的医疗才是最经济的医疗」这张处方笺,希望国内的医疗环境更加健康,全民的健康也能获得更大的保障!

黄达夫院长深知,要改善国内的医疗环境不是一蹴可几的,他积极投入国内医疗环境及制度的改革上,加入教育部、国卫院与卫生署等重大医疗议题的规划与委员会。在进行身教的同时,他也开始着手记述,希望能将正确的医疗观念往外传播,向下扎根。

在本书中,黄院长畅谈好医师该具备的条件、国内的健保制度如何走下去及如何提升医疗品质等议题。诚如黄院长所言:「如果这本书的出版,能影响一些年轻的医学生、医师及其他医疗界的工作人员,把国内医疗环境的改善,当做自己的责任,做为他们工作的一部份,我相信我们的明天就会更光明。」

推荐书讯

开刀房里的沉思:一位外科医师的精进 2007/04/25

这本书的十一个故事大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要创造医疗佳绩,医学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有「心」、且勇於改变,才能更上层楼。譬如艾卜佳医师,因为有心,想出前所未有的评量表,来评估婴儿的健康状况,使产科的表现立刻有如脱胎换骨;又如渥伟克医师,因为全心希望提昇囊肿纤维症的疗效,不断研究改进,他所属的费尔维大学儿童医院在这方面的表现,始终领先全美所有医院。其他如戮力消灭小儿麻痹、减少前线士兵死亡率、争取每个早产儿的生存机会……莫不是本於用心和勇於改变。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