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堂课
文 / 刘汉鼎医师
几天前(2013/11/29)我去参加了简淑真老师逝世一周年的追思礼拜,礼拜过程气氛相当祥和,没有过度的悲伤,却有深深的思念。在礼拜中我一直在回想这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有很多感触。
简老师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而且是无可救药的乐观。她和她先生曾世杰老师大学毕业後就相继投入偏乡教育人才的培育工作,在台东大学服务了25个年头。她曾经对她的同事说:「教育,是生命的分享。」「教育的工作,是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改变几千人的生命,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事的投资报酬率比这更高的。」
她和曾老师对偏乡地区教育资源的争取也不遗余力,有一次她甚至为了弱势学童教育补助的不公,当面跟国科会的长官翻脸,只因为那位长官觉得不值得为弱势学童付出太多。
两年前当她被诊断出罹患胃癌,震惊之後,她在和信医院相继接受了手术和化学治疗,也承受了许多治疗的痛苦和副作用。然而她并没有像一般病人那样灰心失志,或是怨天尤人。她以圣经雅各书中的一段经文:「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作为上帝对她的应许,在脸书上开设「简淑真抗癌粉丝团」,让包括我和我太太在内的两千多位粉丝陪着她一起经历抗癌过程的点点滴滴。
一年多前,当我正在考虑是否要接受呼召,到台东来进行癌症病人的照顾工作时,我太太意外从网路上得知简老师罹癌的消息。原来简老师和曾老师夫妻两人曾在约二十年前一同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学位,当时和我太太同校,也在同一所华人教会聚会。我太太受他们夫妻不少照顾,简老师毕业回国前还将她的御寒衣物送给我太太,只是回国後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竟然有17-18年都没有联络。
後来我才晓得,原来呼召我来台东的计画,竟是由曾老师写给和信医院黄达夫院长的一封长信开始的。当时简老师已经在和信医院接受治疗,常常为了跑一趟台北,时间、精神、体力的花费都相当可观。有时好不容易到了和信医院,医院竟然告知没有病床,无法住院进行化疗,两人留在台北也不是,回台东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简老师和曾老师也曾尝试改成在台东就近治疗,但台东本地的医疗院所在癌症病人的照顾能力实在不足,医疗品质也差台北太远,终究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曾老师在难过之余,就写了一封长信给和信医院的黄达夫院长,恳求黄院长能够体谅台东的路途遥远,希望在住院就医的流程上能够提供一些方便。
黄院长也很有心,就找了同是台东人的方丽华药师,请她特别拟定一个计画案来改善台东癌症病人到和信医院就医的不便性。方药师提出一个派驻护理师到台东,与台东的医疗院所合作,一起就近来照顾台东的癌症患者的「无接缝癌症医疗计画」。
方药师的计画提出後,有两位原本已经从和信离职的基督徒护理长曾雅欣和谢佩玲率先同意加入。在和信医院担任宗教师的卢俊义牧师知道後,也深受感动,特地为两位护理长的薪资和代步工具募款。
本来这个计画是没有想到要派医师到台东来,当时我也完全不知道有这麽一个计划存在,只是因为自己在台北的癌症医疗工作遭遇到很大的瓶颈,自己的理念和院方不合,让我有求去之意。
去年四月我跟卢牧师请教,是否能够帮我介绍到教会医院去工作,卢牧师随即邀请我加入这个服务台东癌症病人的计画。一开始我实在不认为这个计画有成功的机会,然而在逐渐厘清整个计画的前因後果之後,我明白这是上帝亲自动工的计画。祂听了简老师和曾老师的祷告,又透过圣灵感动了许多人愿意不计代价付出,才让这个计画启动。
後来也在卢牧师,和信黄院长和台东基督教医院吕信雄院长的共同促成之下,让我顺利在今年初到和信进修半年,并从今年9月开始到台东基督教医院来服务。除了就近提供台东癌症病人的照顾外,若是碰到某些困难的病例,我也和和信的两位护理长共同合作,协助一些病人的转诊。卢牧师也透过台北东门长老教会和他带领的查经班,为弱势癌症病人募款,期待能够让弱势的癌症患者没有後顾之忧,安心来接受治疗。
去年10月,那时我已经决定接受呼召要来台东工作,我和太太一起过来台东探望简老师。当时简老师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必须靠静脉注射营养剂来维持体力。我们一起看着17-18年前我太太和简老师和曾老师的合影,她不改幽默地告诉我们,当时她比较瘦,後来有变胖,生病後终於又瘦回原样了。
我们一起祷告,一起吟诗,有很美好的分享。去年的11月29日简老师就在亲友的祝福下在东基的病房被主耶稣接走,她和曾老师的两个儿子子扬和子安很坚强,坚持不要在告别式落泪,父子三人挂着红领带接受亲友的安慰。
今年这场追思礼拜,我也分享了从我过来台东後,在东基设立癌症门诊和收治住院病人,逐渐有患者愿意留在台东就近接受我们的照顾。也有一位低收入的原住民肺癌病人,本来打算放弃治疗,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安排到和信医院做了最终的诊断,现在也回到台东开始接受标靶药物治疗,初步也看到了不错的成效。
台东其他的医疗院所在知道东基和和信有这样一个合作计画後,也纷纷加紧脚步来提升癌症诊治的品质。我对大家说,这一切如果不是简老师,如果不是她生的这场病,如果不是她和曾老师亲身经历就医的不便,进而提出呼求,台东的癌症医疗将很难会有所改变。
约翰福音12章24节写道「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简老师是用她的生命来诠释这句经文,她也以她的生命影响了所有她周遭的人。
我虽然不是简老师的学生,和简老师也只有一面之缘,然而我从简老师身上学到的功课,真的是一辈子受用不尽。当她离开我们时,我曾对两位护理长说,这是一场接力赛,简老师已经跑完她的那一棒,接下来就换成我们奋力向前冲了。「用生命来改变生命」,就是简老师教给我们的最美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