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未来自己救

[最後编写日期:2015/08/03]

医界批评病人爱拿药、爱做检查、爱逛医院,然而,处方、检查单是谁开的?……

文 / 黄达夫 院长

  我於25年前回到台湾,期许自己在医学教育及医疗品质的改善尽份心力。1990年代台湾钱淹脚目,大家一齐向钱看,医疗院所也不例外。尤其在健保开办以後,所有医院开始采用绩效支薪制度,连公立医院的管理阶层也要求各科部要有10%~15%的成长率。当我不断接到医管学院学生及教授的国科会补助的问卷调查,尽是「贵院用什麽样的经营策略来增加利润」的研究计划时,我不得不写封公开信,呼吁当时的国科会,不要浪费公帑,来助长错误的医疗价值观,强调医院管理的核心是病人安全与医疗品质,并引用经营大师彼得杜拉克的主张来提醒医界。杜拉克说医疗、教育、社福与政府部门一样是公益事业,它的bottom line是「改变的生命」(changed human being),不是「利润」(profit)。
  健保开办後,因给付制度的谬误,不论是轻病如伤风感冒或重症如癌症,门诊费一律是台币200元,所以,开办不到几天,担负培育年轻医师责任的医学中心的院长们,唯恐经过转诊後,接到的都是重症病人,没有利润可言,就联合起来破坏转诊制度,接着就以绩效支薪鼓励医师冲量,结果教学医院的主治医师忙着看门诊,病重的住院病人反而被交给还在接受训练又缺乏督导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照顾,不但病人安全与医疗品质堪虑,也影响了下一代的教育品质。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根据最近「远见」的调查,台湾的医疗人员有92%对前途感到悲观,其中医师是97%感到悲观,另60%的药师认为药物品质下降。加上众所周知的六大皆空及血汗医院,显见台湾的医疗体系已崩坏到该发出病危通知的时候了!
  我在上一篇专栏谈到医界批评病人爱拿药、爱做检查、爱逛医院,然而,处方、检查单是谁开的?医界抱怨医疗纠纷倍增,也是因为病人看太多,匆忙中无法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也没办法与病人建立互信的关系,而且忙中必有错,医疗纠纷自然增多。至於急诊暴力,则来自病人病情危急,却碰到医护人力不足,无法及时处理,暴力就变成紧张情绪的出口。所以,台湾病人被诟病的行为是怎麽形成的?医界自己要弄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近日很高兴看到黄柏翰医师的文章「健保不倒,台湾医疗不会好?」,他说「或许并不是台湾病人『天性贪婪』,而是台湾的制度硬是把病人『训练成这样』。一旦医疗成为一门生意,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院所而言,民众的滥用就是财源滚滚的保证。第一线医师哀叹看不完的『病人』,其实是医院老板的『客户』。」我要在此肯定黄医师的诊断。
  长久以来,我一直不忍心去批评台湾医疗制度的受害者(病人与第一线医师)。但是,当我看到黄医师写到「希波克拉底医师誓词中说:『病人的利益,为我首要顾念』,然而在真实世界中,盛行绩效主义的医院管理,早已介入医师的专业自由,病人的利益固然是重要的考量,但只有在能顾全盈利时才能成立。」这段话时,真的心很痛。也让我想起哈佛医学院院长Dr. Daniel Federman曾经对应届毕业生说的话,「当你们发现外在环境无法让你做你们该做的事时,就起而改革它吧!」。
  这二十年来,我心中最大的疑惑是,是什麽力量蒙蔽了社会良知,使得台湾的社会菁英沦为恶势力的共犯而不自知?
  不论如何,迟来的觉醒,仍是个翻转改变的机会,那麽就请第一线的医师站出来开创自己的未来吧!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