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您「等待」的药品

[最後编写日期:2014/01/14]

文/ 张峰魁 药师 (药剂科)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样的药物若适当使用能治百病,但若使用失当,轻则效果不彰,重则造成身体伤害,不可不慎。
  每日平均百余人次的住院、门诊病人所使用的化疗药物,皆由药剂科无菌调配室配制。一早在这里便会预先收集预定住院或预约门诊的病人名单,并逐一查阅及纪录每位病人的治疗计画,或是上次治疗的日期。以便医师开立处方後,若与预定计画不同时,能再次与医师确认最终的治疗;或是疗程中间隔的日期是否适当,避免过度密集的治疗,病人无法负荷。
   随着医师陆续开诊後,诊间一张张的处方传送进药剂科来。药师需依据病人的身高、体重等资料验算病人的体表面积,因为大部分的化疗药物是依病人的体表面积为给药剂量的标准,以避免因输入的数字错误而造成药物剂量偏离。另外也会再次查询病人的检验数据,不同的药物需要查询不同的项目。诸如血小板、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肝、肾功能…等数值,必要时会再提醒医师是否暂停治疗或调降治疗剂量。
  此外,药物的给药途径是否适当?给药速度是否适当?药物泡制点滴的选择?药物泡制後的浓度?都会影响药物稳定度或是效果。例如病友们间昵称的小红莓(Doxorubicin)一般适合用推药(IV push)方式给药,避免给药期间药物外渗,会造成给药周边组织的伤害;其它药物若用推药方式给药,又怕药物作用太强烈造成伤害,因此较适合用滴注(drip)。健择(Gemcitabine)的副作用会随着滴注时间愈长而愈大,因此适合在30分钟滴完;但若像贺癌平(Trastuzumab)等单株抗体类药物,滴注速度过快又容易引起一些类似过敏的反应。
  至於何时才是药品调配的时机呢?部分药品调配後的安定性较差,可能只有几小时,甚至只有几十分钟就会失效。这些药物的使用者,若看完诊後再排些检查,等到准备好做化学治疗时,药物可能都失效了。为确保药品能在有效期限内给予病人,必须等到病人交付处方,与护理人员确认病人已经准备接受治疗後,才会开始调配。
  经过层层的检视後,药师们必须穿上种种的防护装备,以及一连串的清洁消毒动作,才能开始执行化疗药物的调配工作。种种的防护装备以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受到调配药物的伤害,一连串的清洁消毒则是为确保药品本身的无菌度,以避免病人受到非药物所造成的伤害。调配过程中,滴注的点滴种类要比对,调配药物的数量要正确,药品溶解後体积要覆核,调配好的成品还要经过湿纸巾擦拭乾净,以去除调配过程中可能沾覆在点滴袋表面的微量药物,确保後续经手药品人员不受化疗药品污染伤害。近一年来院内更开始斥资使用所谓的密闭系统给药装置(部分品项是健保不给付,由医院自行吸收成本),每袋或每管药品皆会接上不同的密闭装置,以确保药液不会泄漏污染环境,伤害病人、家属或护理人员。
  每位病人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每位病人的健康、生理状况不会相同,因此治疗所需的药品当然不同。因此每个药品皆是经过医、护、药师紧密合作下,为每位病人所专属配制的治疗药物。希望各位病人都能在接收这层层监控下配制出来的药品治疗後,获得最大又最安全的疗效!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