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霆住院时,我抱不到他……

[最後编写日期:2014/02/04]

 

采访 / 整理 :郑春鸿主任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

 

郑春鸿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务部):小霆刚到和信医院时,身体情况如何?

小霆妈妈:那时候,小霆下半身无法做出什麽动作,眼球会不正常震颤,以手取物或指认的动作,瞄准比较不好,他需要连续换动作,去瞄准一个点才能抓到东西。
  一般正常小朋友大概七、八个月的动作,那时小霆也会翻滚,只是翻滚的动作比较慢。小霆只听得懂一、两个指令,他大概一岁半时进步就卡住了,那时我们刚换了一位物理治疗师,算是小霆整体的复健老师。在练习动作时,老师就说小霆给她的感觉很像麻糬,因为肌肉都是软的,一般小朋友做得到的一些动作,小霆不太做得到,他没有肌耐力。

郑春鸿主任:您是怎麽知道把小霆送到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小霆妈妈:小霆一岁三个月确诊是罕见疾病之後,我自己就上网找资料,美国Duke医学院为相似的病人做过脐带血移植,我那时跟一位正在做移植的小病人的妈妈认识、交换意见,本来已经连络到Duke的医生,但因为他们开的医疗费100万美金,很贵;後来,我们才想台湾可不可能找到做脐带血移植的医师,或许愿意帮我们。
  於是开始带着小霆到处寻医,只要是血液肿瘤科的医师,我们都会去看,但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配合实验性,他们都认为Duke医学院为这个病做的脐带血移植只是实验性,还质问我们:「为什麽你要这样做?为什麽拿小孩子的生命开玩笑?」他们说没有实际论文,他们不会这样做。
  我们找了很多家医院,一个医生会把我转给另外一位医生,後来很幸运地遇到陈荣隆医师。门诊那一天,我们几乎是抱着最後一线希望,就想试试看,如果真的不行的话,就像其他医师说的无药可救,那麽只能陪他多少就陪多少了。

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後不一定一样

郑春鸿主任:陈医师第一次看到小霆时,怎麽决定收治他呢?小霆在外面很多地方都碰壁了,您真有把握帮上忙?

陈荣隆医师(小儿血液肿瘤科):我们刚见面时,实在也无法确定是不是真的可以帮忙,因为罕见疾病很多种类,个案数很少,每一个病人状况都不一样。我跟小霆妈妈说,我们要先了解这个病的机转,并且告诉她,我做过两例也是神经代谢疾病,这两例移植都成功,但是这两例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後完全不一样。有一例是移植成功,但是病人的神经状况恶化很快,最後还是因神经状况的恶化导致肺部的感染,不幸过世了;另外一例就很成功,本来小病人在启智班上学,後来可以回到正常班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课,甚至成绩还超越他的弟弟。所以病情的发展实在很难预测,但我也跟小霆妈妈说,可确定的是要治疗就要及早。

100多例神经代谢疾病只有一例跟小霆一样

  小霆妈妈早已经蒐集很多很完整的资料,比如她找到像高脂肪的食物治疗,但对病情好像没有很明显的改善。我也开始帮小霆找各种可能治疗方式。之前看过小霆的医师说,Duke医学院以脐带血移植治疗神经代谢疾病没有发表过论文,其实是有发表的,只是它发表在100多例神经代谢疾病里面,其中只有一例跟小霆一样的疾病。并且,基本上在duke大学每一阶段有一个脐带血移植疗程在进行,阶段性会改变如排斥药种类、支持性配套措施等等,这种所谓阶段性移植治疗的临床计划,临床机转明确、风险熟知。这并不类属於像干细胞脑部注射,这类尖端前卫性计画而风险效果未知的实验性治疗。而这种在美国进行比较实验性的治疗法 (直接脑部注射神经干细胞),小霆妈妈说她也已经问过了,这个计画的第二阶段还没开始收案,但第一阶已经做完了。

在神经退化之前赶快脐带血移植

  脐带血移植用在很多疾病比较久了,且它的风险与成效都比较清楚,我们也连络到Duke的教授,她是黄达夫院长引介的,黄院长跟她很熟。她认为小霆的病以她的经验来看,如果脐带血移植做得时间够早,在病人的神经还没有退化很厉害的时候,可能对这小孩帮忙会很大。他认为一旦小病人开始退化,移植的成效就会比较差,所以她一直提醒我们侦测小霆的神经是否有开始退化迹象。
  小霆治疗的时效性是很紧迫的,因为他是真的有一点神经退化迹象。看他的生活影片,一岁时脚还能踢,可是到他来医院的时候,脚就没有什麽动作了。更严重神经退化、恶化的徵兆,是连肺部的反射都会有异常,将常常会有吸入性肺炎,早期吸入性肺炎不太明显,我们必须要做电脑断层去评估。另外一个恶化徵兆是肌张力由软变紧,这也是不太好的。所幸小霆这两个大的恶化徵兆都还没有出现,所以我们希望尽快治疗。
  小霆要做脐带血移植的风险我们都知道了,大概有接近10%的植成失败率,加上各式各样的感染以及器官功能引起的致命风险加总约10%-30%,所以那时我们跟团队就有事前的推演,且发现这些事前推演在小霆发生事情时都有帮忙。我们的移植病房真的很不错,让小霆有家的感觉。

和信医院给小霆一次最後的机会

郑春鸿主任:您刚带着小霆到和信来接触到的医生、护理师,以及您看到的环境,跟以前您去过的很多医院,有哪些不同?

小霆妈妈:刚来和信医院时,我的警戒心还是很高,因为外面的医院对待我们的方式「比较不OK」,所以我们习惯性地对医生与护理师都很有警戒心;再加上外面口耳相传和信医院是贵族医院,会比一般收费高很多,我心里就会犯滴咕。但住了两个月以後,无论是跟医生沟通,跟护理师沟通、互动,我就会觉得很值得。我现在跟和信医院的护理师的关系比较像朋友,每次带小霆来就好像回到娘家拜访家人;陈医师像是家里的长辈,他对小霆就像对待亲儿子、亲孙子这样照顾。我跟小霆爸爸都说还好有和信医院,给小霆一次最後的机会。

我们已经「赚」很多了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在费用的收取上,要求病人自费都一定有充分的理由,不会为营利或随便要求自费的,您看到有哪些不合理的自费项目吗?

小霆妈妈:外院有三人以上的「健保房」,和信没有,当下我会觉得这是重大伤病,如果有健保房,我们的费用会比较低。其实住进来以後,和信医院的环境非常好,护士也非常敬业,素质很整齐,所以我觉得我补上的病房费健保差额是应该的;而且陈医师帮我们申请到各种治疗上的健保给付,其实我们已经「赚」很多了。

慢慢感受出来这步棋走对了

郑春鸿主任:小霆刚做完脐带血移植,您会忐忑不安吗?

小霆妈妈:小霆在输完脐带血出院,刚出院一个月,我还一直在怀疑我到底做对?还是做错?到底这步棋是不是走对了?因为他那时插鼻胃管,又很会吐,可以吐到没有衣服穿,包着大毛巾,而他移植前还可以吃,还会笑得很可爱,移植後插鼻胃管时又很不开心,又不吃不喝,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做对了,後期拔鼻胃管前一礼拜,他又比较稳定了,进步又出现了,因为我每天在看,所以我看不太到很大的进步,身边阿姨有时会来我们家偷看,他们就会觉得怎进步这麽多,怎差别这麽多,我才慢慢感受出来这步棋走对了。当初决定再试一次是对的。

小霆已经不是「麻糬」了

郑春鸿主任:请小霆妈妈比较小霆这几年来在哪几个动作上特别进步了,可不可以表演给我们看看好吗?

小霆妈妈:小霆在认知上进步很多,他的手控也很好,从去年七月移植完到现在真是大跃进。刚回家时,他的复健师一进来就发现小霆已经不是「麻糬」了,他变得有力气,且已经有肌耐力。记得刚做完移植,血球还很低的时候,他忽然手撑起来,撞到床尾,撞了一个包。那个撑起来的动作是我没看过的,我跟护士都吓一跳,他也在病房有匍匐前进的动作了,当下我们都觉得这干细胞会不会太厉害了点,因为小霆是马上有这些动作出来。
  回家後,复健师教他新动作,我平常也帮他做练习,都发现很多动作已经不是一下、两下就累了,就瘫了,就需要睡觉充电了;他可以做到100下、150下了,再加上我们已经不再是卡在还在练脖子,过去脖子练了两年多还是不稳,现在是今天练完脖子,可以再到下一阶段。复健老师会带不同的器材进来,以前都是卡在一个器材里,之後是每两个礼拜,或每三个礼拜,老师会换新器材。
  简单说,就是你会看到小霆是一步一步很明显往前进,真的很欣慰。

小霆只要住院,我抱不到他

郑春鸿主任:在和信医院您们和医护人员相处的如何?

小霆妈妈:和信医院的护理师非常亲切,在外院,小霆是受了些委屈。「怎麽两岁了还不会走、不会动?」「吃饭怎那麽慢?」「打点滴怎麽哭得那麽可怜、哭得这麽大声,好吵喔!」但小霆在和信医院,护理师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她们给我感觉最深刻是,小霆只要住院时,基本上我抱不到小霆,他们只要有空就会抱着小霆到处走,到处玩。都是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洗澡了,我要去找小孩才找得到小霆。小霆住院两个月,养成一个习惯是只要洗完澡、吃完饭,就是等姐姐进来抱他去玩。刚回家时,他洗完澡坐在椅子上,他就会指着大门口,好像打开那个门,就有护理站可以找到姐姐们陪他玩,他把和信医院当家了,刚回去的一个月,其实他睡得很不好,我想应该是不习惯自己的「家」了。

所有困难都写成文章、拍成照片

郑春鸿主任:哪一天有小朋友跟小霆一样状况,您会给这样的父母亲哪一些好的建议?

小霆妈妈:我们在FB有个社团,一开始是两个家庭愿意加入彼此认识。小霆在住院前,我们办过一次网聚,我很详细地跟他们讲我对小霆的安排,我愿意开放病友的父母来看小霆移植後的进步。住院这段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我都写成文章,拍成照片,我都po在自己的FB跟病友的父母分享。我告诉他们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跟小霆一样这麽的顺利,遇到的困难这麽的少,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试试看,可以挂号看陈荣隆医师谘询。分享小霆的FB,就让病友的父母自己看,因为我自己说没有用,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大家会觉得小霆两岁有这些动作是正常的,他们不知道小霆移植之前,要做这些动作都是一种奢望,所以就让他们看小霆有这麽大的发展,看他们要不要试试看。我也不讳言跟大家说,我向Duke谘询时,他们有很清楚跟我讲,十个小孩做移植,有3个走掉,自己要想清楚。

个性被小霆磨得超圆滑

郑春鸿主任:从您知道小霆生病,在陪伴着小霆的这段期间,您自己在人生观上,或对人、对事上有没有什麽改变?

小霆妈妈:差别很大,我的个性完全被小霆磨的超圆滑的。之前我是会跑去跟人家竞争的,如果不顺我的意,我就会很不开心,我会想尽办法磨到对方照我的意思去做事情,我的小孩子脾气很重,像小霆这种「不完美的东西」,我没有办法接受。而因为小霆的到来,一路走过来,我发现我的耐性变得很OK,我可以喂小霆吃一顿饭吃两个钟头、三个钟头不发脾气。以前比较「小孩」的性格都被他磨得很漂亮了。

会不会又再耍我了?

郑春鸿主任:您们一开始就很信任和信医院和陈医师吗?

小霆妈妈:刚开始我碰到陈医师,其实我还是不太信任他,一开始他说我考虑看看,後来终於说我们要做,陆陆续续就改了很多时间,我跟我先生说会不会又再耍我了?我先生说:「脐带血都送到和信保存了,健保给付都帮你申请下来了,他哪会骗你,一定是医院还没有准备好。」後来跟陈医师的互动,看陈医师跟小霆的互动,我才百分之百相信他,而且我觉得反正小霆有什麽事情,找陈医师就好了。

第一个跟我交换电话,交换line的医生

郑春鸿主任:随时都可以找到他吗?

小霆妈妈:陈医师是第一个跟我交换电话,交换line的医生,且小霆有什麽很好笑的动作,我都直接line给陈医师看。像之前小霆学会装鬼脸,他会很用力抓自己脸颊,装鬼脸,很好笑,我就先传给陈医师看。小霆有什麽新的动作出来,我就马上传给陈医师看。所以我觉得我们比较不像医病关系,像很好的朋友。

相信自己追求的梦想

郑春鸿主任:看到小霆的进步,大家都非常开心,不过,还是有许多罕见疾病小朋友的父母还在痛苦当中不知所措。

小霆妈妈:的确。我想告诉这些朋友,要为自己相信的事努力,不要让人家轻言两三句就开始不相信自己追求的梦想。其实在还没有找到陈医师之前,我已经放弃半年,我不知道我还能去哪里,因为所有的可能性都找过了,还好小霆爸爸说再试一次吧!这次就成功了。

团队医疗很愿意提供帮助

郑春鸿主任:您所看到和信医院的团队医疗,他们是怎样帮忙小霆的?

小霆妈妈:王金龙医师名义上是来看小霆,其实他是来跟我聊天的,我就会抒发一些情绪给他听,他很会逗小霆玩。比较常互动的是药师方丽华,还有营养师詹文华。我觉得丽华帮小霆很大,因为有时候我会拿一些看不懂的报告line给丽华,请她解释给我听,她不但很积极地帮我解答,还会告诉我说她又查到另外一个资料。小霆之前有装鼻胃管,他的营养一直很不OK,我就会一直跟文华讨论,可以换这个牌子吗?可以加一点什麽东西进去吗?我觉得和信医院在各方面,他们很愿意跟你沟通,只要你肯跟他们讲,他们都很愿意去跟你分享,帮助你。

郑春鸿主任:小霆现在可不可以坐起来?眼睛还有不正常的颤动吗?

小霆妈妈:还没有办法,现在还在练上躯干,我们已经由脖子、肩膀练到上躯干了。眼睛有一点还没停下来。之前他也是绑在椅子上,还是垮下来,因为椅子是倾斜性的,他会一直想要往前晃,现在他已经有办法自己撑住了,因为他的躯干稳定了,也可以让他的手的灵活性更好。以前问他好不好,一律都是「好」,因为他抓尾音。现在讲比较多也变得好清楚。

陈荣隆医师:小霆妈妈说小霆在移植病房突然可以拉起来撞到头。那时候我觉得应该不会那麽快吧!可是後来真的进步很快。

最大的希望是小霆叫我一声妈!

小霆妈妈:前阵子才买一种帮宝椅,小朋友坐的,那时候小霆一岁的时候买来让他试试看,他是一颗麻糬,放进去他是整个软的,没有办法坐,这个月就想椅子太小快坐不下了,就试试看,不行就上网拍卖掉,没想到把小霆放进去,他坐好了。小霆自己也很高兴,小霆笑得很开心,我就拍下来寄给陈医师,想一年多前花了两千多元买的椅子,值得了。

陈荣隆医师:我就想这是将来他能坐的第一步,表示他腰力是可以的,以前没办法支撑,就是会歪下去,现在他肌肉的张力都出来了,现在想办法把肌肉练起来,神经连结回来,其实他就可以坐了。

小霆妈妈:陈医师问我,希望小霆进步要到什麽地步,我说会坐就好,两只手会自己滑轮椅就好了,其他就当赚到。

郑春鸿主任:您最大的希望是……

小霆妈妈:他能叫我一声妈就好,到现在还不肯叫,会叫爸爸,不会叫妈妈。

以前小霆是个「家俱」

陈荣隆医师:他现在很多都是有意义的话,以前没有办法。

小霆妈妈:以前对话都是「好」,不管你说什麽,他都好像听不懂,都说「好」,现在他会分辨。以前小霆在家里他像是个「家俱」,固定「放」在某个位置,他不吵也不闹,现在家里比较像有个小孩子在家的样子,他有自己的游戏区,他会翻滚、会爬,会拿玩具丢得到处都是。我不在的时候就嘎嘎叫,拿不到就一直要要…,真的就像有小孩子在家,之前很安静。

神经传导恢复得特别快

陈荣隆医师:他以前听力的神经传导是平的,这次就活起来了!

小霆妈妈:把电线装好,用电力电他的手腕。以前做成功,瓦数很高,这次回来做移植後检查,瓦数很低,可是就是做不成功,因为小霆的肌肉反应太快了,所以他的波盖掉了传导的波,唯一那一项没做成。检查时,他们就跟我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连大人都做不成功的,小孩子怎可能做得成功。听力也是,之前还没有做移植之前,他假如在家睡着了,我跟爸爸看电影、聊天,再大声也吵不起来这个小孩子。现在,我们要偷偷摸摸的走出房间,门关好,电视音量只能开10,要小声,不然会有一个小孩子出声。

小霆是进步最快的学生

陈荣隆医师:真的是明显进步了。本来是不相信这麽快,因为从学理上应该是半年到两年,但是他很快,这种机转真的很令人兴奋。小孩子越小的可塑性越大,也不知道为什麽机转,恢复速度超出我们的预期,应该六个多月,现在才五个多月,很明显一些课观的指标也都变好。我们复健师与语言治疗师也是明显看到那些指标进步很快。

小霆妈妈:我们那时候其实也不期望太多,跟陈医师一样不知道会有这麽快的动作。那时候还想做完移植,陈医师说OK,我们就要出去跑复健,开始跑一些课,想办法在两年的黄金期之内练起来,能练到什麽程度就练到什麽程度,没想到要去跑教室之前,小霆就很多动作都出来了,他的复健师也吓到了。昨天还跟复健师聊天,小霆这次「进场维修」真的是很不错的决定,他觉得小霆是这边进步最快的学生。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