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好病人?

[最後编写日期:2014/06/18]

整理 / 改写 陈云英 ( 本刊编辑 )

郑春鸿主任 (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 ):病人都希望找到好医生,医生也希望遇到好病人,能够帮上他的忙,请问您心目中的好病人都具备哪些条件?
蔡继志顾问:首先,我们都是病人,至少迟早都是病人,怎样的病人才是好病人,那这个问题非常大、又广又复杂。每一个人生下来,就要产科医生接生,他生下来那一刻就是病人。生下来以後,产科医师要割他的脐带,然後送给小儿科医师,又是小儿科医师的病人,所以人生下来就是病人;人老了,最後一段路程要走,临终前後,也经常是病人。从生到死,生命的每个阶段,当然也是病人。所以,不管你是医生也好,你是总统也好,还是卖菜的阿婆都是病人,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很广很大,无法一言以敝之。

好病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相信医师

个人认为,怎样做一个好病人不是一个只从病人角度看的单独事件,而是有很多事件跟它绑在一起;易言之,一个病人会不会变成一个好病人,极大的因素是受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影响。此外,他也会受到社会提供的医疗资讯的影响,当他读到媒体发表的好的医疗资讯,使他对健康有正确的观念,他就比较容易会变一个好的病人。
正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很多的影响也阻碍了我们成为一个好病人,比如病医之间的知识不对等,使病人对正确的资讯十分仰赖医护人员,而倘若医疗机构医疗人员为了自己私利,然後给一些不确实的或模棱两可的讯息给病人,就会阻碍了我们成为一个好病人。
正确的医疗资讯与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病人接受了正确的医疗讯息後,一旦生病,第一要信任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相对的医疗人员跟医疗机构一定要尊重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医疗机构有完全保密的责任,完成不能公开。在互信的基础上,病人要将全部真实的完整病情,毫无保留地告诉医疗人员和医疗机构,病人跟医疗机构人员在互信的交流下,医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正确的诊断才有正确的治疗,也才会有好的成果,我认为好病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相信医师。

好病人要有基本的健康知识为自己做主

做为好病人的第二要务,就是应当要有基本的健康知识,自己的身体要自己做主,不要事事让医疗机构或医疗人员帮您决定。好病人应当不要怕羞不要害怕,要跟医护人员充分地交换意见,要问他们问题。本院训练医疗人员要求大家要很耐心的,即使病人问的问题再小,也不能取笑病人,要好好地跟病人解释病情,社会的要求、道德的要求、医疗伦理的要求,都赋予医疗人员极大的责任与期待,要我们跟病人好好的解释病情。所以做好病人,第二个就是要问问题,不要怕,病医之间有了好的交流之後,就要相信医疗人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好病人要遵从医嘱才能有好的治疗

做一个好的病人第三个任务是要遵从医疗人员、医疗机构的医嘱去做,因为遵从医嘱才有好的治疗结果。相对地,医疗机构、医疗人员要设有一个机制,在这个治疗当中如果发生了问题,病人必须可以随时联络上这医疗机构及医疗人员。医疗人员有义务向病人保证自己或代理人随时可以让病人找到,唯有这样,病人才会相信医疗机构;万一有什麽治疗中不良的反应,随时可以获得援助,这样就病人才会遵从医嘱。

医师要详细解释病情鼓励病人发问

郑春鸿主任:您一生有一大部分是在美国行医,有一部份是在台湾,请比较美国的病人跟台湾的病人,在您定义的好病人标准上,他们分别的表现如何?
蔡继志顾问:我很幸运可以在两地为病人服务。在国外三十几年,在台湾差不多八、九年,实际上国际间就常见疾病而言,90%的病人都是一样的,伤风感冒、月经不顺,台湾人有的毛病,美国人一样有。但是得的同样的病,一般来讲,美国病人比较会跟医师仔细叙述病情,还会问医师怎麽样治疗,然後真的会遵从医嘱。
这种比较有「说病」的能力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美国医学相对比较进步,医学的教育、医师的伦理教育也比较注重,他们对病人及病情真的非常的保密,给病人的卫教、花的时间也很多。在这麽好的一个环境下,大部份的外国病人是真的都会遵从医嘱。从国外回到台湾,这八、九年的时光,对台湾的医疗环境多少有耳闻,台湾医师的看病习惯,跟国外不一样,通常门诊时间很匆忙,一个病人只看五分钟、十分钟。虽然大家知道五分钟、十分钟根本没有办法和病人有很好的交谈,但是因为时间的压迫,所以医疗人员要做很快的判断,这样很快的处置,就难免会有疏忽,病人假如回去遵从医令,结果疗效并不好,他就会开始慢慢的怀疑,「这个医疗机构,这些医疗人员到底做得对不对?」,他就会慢慢变得不相信医疗机构跟医疗人员。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台湾也是有很好的病人,这就是双方面的,医师假如好好的跟跟病人解释病情,并鼓励他发问,告诉病人随时有什麽问题,可以打电话给我秘书,也可以E-mail给我们,都可以得到回覆。当医师用这种的态度对待病人,病人态度就真的有可能变成一个像国外的好病人一样。

不正确的资讯反而比没有资讯更坏

郑春鸿主任:现代人哪里不舒服的地方,会立即到网站上面打几个关键字,先了解一下相关的疾病。网路的资料有很不是那麽严谨,请问病人自告奋勇从网站资料的了解病情,你有什麽建议?
蔡继志顾问:医疗网站以後应该由一个比较具公正力、有公众信任的团体来做评监,告诉大众某一网站值得「被相信度」为百分之多少,这样就很好,但是就我知道,现在是没有这种机制,就是说你自己上网去找的话,那有时候会找到不正确的资讯。而有时候不正确的资讯反而比没有资讯更坏。不过只要熟稔网路搜寻技巧,有足够的普通常识,应该可以在网路上找到很多可用的医学资讯。
郑春鸿主任:哪些病人在寻医的过程中,比较容易遇到挫折?
蔡继志顾问:有时候我们难免会听到同事谈起某位病人对他的疾病的期待非常的高,比如对於某种现代医学没办法治疗好的癌症期待过高,一定医师帮他治疗好,假设医疗人员又不跟他好好的解释,中间又不幸发生什麽并发症,就会发生冲突。本院的医师都会花较多的时间,用正确的知识跟病人沟通,跟病人的家属关系人沟通,使他的期待是合理的,这样就有可能把所谓的不合作的病人变成一个好病人,我想把所有「难沟通的病人」变成好病人是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的责任,我认为没有一个病人是不好的病人,即使是一位特别难沟通的病人,他也有权利被好好照顾。

越了解病情越有潜能变成好病人

郑春鸿主任:您行医也三、四十年了,过去的医师多少有一种父权思想,尤其是台湾医生,您认为以前的病人和现在的病人比较起来,病医之间的互动有什麽改变?
蔡继志顾问:时代的进步,资讯方面的进步,使医疗知识不再是医疗人员或机构专有的。现代人除了金钱以外,最关注的大概就是健康,所以多数的病人会各方面去找寻医疗资讯,我想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愈了解病情的病人就可以更有潜能变成好病人。所以病人有什麽疑问,我都会跟他解释,同时我常常还会再追问你还有什麽疑问?我尽量用种种的办法解说,用讲话也好,用画图也好,用影像也好;倘若病人阅读英文没有问题,我就会多找一些资料送给他,虽然他不是医疗人员。
愈了解病情愈了解医疗知识的病人会是很好的病人,医疗知识不应当只是医疗人员拥有,以前医师对待病人用父权式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对。所以现在是变成说,我们跟病人,我们医疗人员当然比较专业,我们知识比较多比较正确,所以我们给病人很好的资讯,他自己也从其他地方得到资讯,病医互相交谈、互相交流,共同的达成一个结论,我想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病医关系。

病人要跟医疗人员跟花时间跟机器花时间

郑春鸿主任:台湾的医疗环境,实在很有可能造成很多「不好」的病人。在这八、九年来,你看到哪些行为根本就是在制造「不好」的病人?
蔡继志顾问:本院的名誉院长宋瑞楼教授抓到最基本的原因,医师要花时间在病人,没有其他的方法,就是这样。台湾的医师给病人的时间太短了。现在的疾病的种类、疾病的复杂性比三、四十年更多更复杂。三十年前因为疾病种类很少,那时候只花五分钟,你现在相对就要花十分钟,但是以前的医师给病人的时间反而比较多,现在给病人的时间反而更少,这个不对,所以最基本做医师就要花时间给病人,没有什麽好方法。问诊要时间,跟病人交谈讯息要时间,给病人卫教也要时间,跟病人讨论达成一个共同的意见,同意这样治疗这可以接受,更要花时间。很不幸地,很多台湾的医院,没有把这种基本的要求看成要件,他们就用动不动就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让病人跟机器花时间,这不对,病人一定要跟医疗人员跟花时间,不是让病人跟机器花时间,这是错误的观念。病人跟医疗人员花的时间愈少、跟机器花的时间愈多,那就会造成所谓的「不好」的病人。

好的制度造就好医师,好医师教出好病人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在帮助一个病人成为「好病人」走向康复之路上,我们做了哪些有用的事情?
蔡继志顾问:我们服膺宋教授讲的,一定要花时间,所以我们医师愈来愈多,但是我们控制让病人数相对可能没有发展那麽快,以前我们要医师一诊只看二十位,慢慢因为病人的需求勉强平均每诊看二十五人至二十九人,不过,还市觉得太多了,应当是一诊只看十几位病人才对,医师才不会觉得很匆忙,病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时间。本院的医师对病人都很好,尤其有一些对病人特别好的医师,因为很多病人都喜欢他,要他看病,这麽一来,他相对的给每一个病人的时间就减少,我们非常非常的担心,这些好的医师好的医疗人员到时候会不会有可能变成匆促照顾病人。
好的制度造就好医师,好医师教出好病人,所以本院是确实在许多地方非常努力。 
郑春鸿主任:最近本院正努力的去接受JCI的医院评监,请告诉我们通过这个评监,在帮助更多的人成为一个好病人,以及让我们医院能够更进步上具有哪些意义?
蔡继志顾问:实际上我们创院以来就一直朝着JCI的精神在做,我们尊重病人,花时间给病人,尊重病人及家属的权利,共同制定治疗计划,我们一直都这样做。JCI评监只是把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做一次印证,使它更容易随时监测。基本上JCI的精神,第一章就是怎麽样让病人没有阻碍的进来,第二章就是怎麽样好好的照顾病人,第三章就是怎麽样的让病人有权利知晓他的疾病。前三章最重要的都在讲述怎样花时间跟病人在一起,也就是透过卫教让病人都成为「好病人」。我一直以能在本院服务为荣,因为我们是一个鼓励做对的事情的机构。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