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医药新闻?
文 / 林静静 ( 医疗政策研究室专员 )
上个月,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同学好意的传了一个「自救妙方」来,信中指当你一人在开车但感觉到心脏病要发作时,最好的方法是「剧烈的咳嗽」,以维持心脏的收缩力,利用这时间再到医院接受进一步处置。
新闻媒体充满陷阱读者要步步为营
网路传言多不可信,我非常怀疑此信的可信度,请院内同事查证,果然很快得知这个方法完全不对,而且这个错误的讯息在网路上流传已有数年之久,虽也早有医疗单位出面澄清,但以网路寄信之方便性,隔一阵子就会再流传一次。
网路消息如此,一般电视广播或报纸杂志上的很多报导和新闻,同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近年来教育部和公共电视一直想推动「媒体识读」教育,就是想让民众知道如何更精明的看待媒体,还有人用「媒体防身术」这样的名词,可见新闻媒体里充满了陷阱,现代人还真的要步步为营才可。
医药相关的报导,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部分政治方面的议题,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都有不同的立场,因此较难有正确或错误的判定,但不要以为除此之外,做为读者的就「很难被操弄」了,就算是一向被认定是「最单纯」的医药新闻,也有玄机在里头。
医院为什麽要开记者会?要不要成本?
报禁开放後,一天几十张的报纸,二十四小时的新闻台,加上各式各样的杂志,理论上记者应有更大的空间向大众传播正确的医药常识,表面上看来,这类报导的比重确实也是增加了,但是,民众是否真的受惠了?
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我们被电视新闻24小时轰炸,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对你有帮助的?
医药记者取得新闻的方式,最常见的是有人开记者会,电视记者带着摄影记者一起去参加,画面有了,有时间的话记者们会再跑其他地方补画面,访问其他人做补采访,没有时间的话就是转述记者会内容而已。
我们可想想记者会是谁开的?为什麽要开?开记者会不要成本吗?大型医院每个月定期开记者会,目的是传播正确医药常识,那时医院不见得支持这种事,但近年来,各家医院都想靠宣传来吸引更多病人上门,不只是医学中心有公关部门费心策画各种让媒体报导以招徕更多顾客的活动,私人开业医也会用公关做宣传,或者是在记者会说他看到某种「很奇怪」的病例,或者是投稿报社以他挂名的卫生教育的文章,只要在媒体出现,就意味着会有人慕名而来,增加的收入来付给公关薪水,绰绰有余。
记者对於这种宣传不见得要照单全收,但有时是互惠,有时是长官交代,常常不得不和大家一起凑热闹,当然,有时只是很单纯的,今天无其他重要新闻,要交差了事,就做这个吧。
有「重大发现」应该投稿到医学期刊
除了常识性的内容,近来常会出现的还有一些所谓的「重大发现」,某某医院引进亚洲第一台或是最新型的仪器,可以侦测到极细小的异常之类的,或是某医师使用一种最新的方法开刀,病人的伤口根本看不出来等等。
几年前还有在国外的学者发现治癌的新药,要进入临床试验了在台湾开记者会,结果是研发需要资金,回来台湾找钱,但很多不知内情的病人以为这是癌症有治癒的新方法,後来才发现不是这麽一回事。
还有医师经常表自己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有医师在网路上被形容成台湾年轻一代医师中治癌的翘楚,可是,医学界凡事讲求证据,真有重大突破,新闻媒体绝不是他们发表之场所。医师必须将自己的发现写成文章投稿到医学期刊上去,由期刊内同是这领域的专家审核後发表,之後再由医界同侪检视,这才是正规的途径,所谓的「即将在国际医学期刊中发表」这种字眼若是出现在新闻中,你就绝对不要相信,因为很多期刊规定之一是,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公开发表过。
媒体应自律报导医疗纠纷新闻
近来出现很多的是个案式的医疗上的冲突。如某人去某医院开刀或就诊,对该院处理不满意或是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等等,在媒体上处理的方式多是病人说一套,医疗人员说一套,表面上,媒体让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已尽到「平衡报导」的基本原则,但实际上,这中间还是有很多可供操作的空间。
过去媒体是不处理医疗纠纷的,因为医疗涉及的专业,很难根据一方的陈述就了解全貌,而且若是已进入司法程序,当时新闻媒体自律的方式就是一律不报导,只有在经法院判决後再处理。
但是现在各种媒体中充满这种个案控诉式的报导,也不只限於医病之间,反正只要有人提出控诉,画面愈火爆记者就愈爱拍,镜头内充斥这些不理性的对话,难怪已有医院在候诊室的电视机中建议病人不要看有线新闻台。
想要有比较高品质的新闻,首要是必须媒体的自律,但以近来他们动辄拿「妨碍新闻自由」做为保护伞的情况看来,可能只有靠所有读者的直接抗议比较有效,所谓直接抗议是指你在看到离谱的报导时,立即打电话或上网写信去抗议。
「付费报导」愈来愈多,新闻真假难辨
这比较不是媒体的特权,其实媒体在这方面也多半小心处理,因为常常当他们一不小心在正规的新闻或是节目中出现这种讯息时,读者的电话都会接不完。但如果是「付费报导」自是另当别论,所谓付费报导,就是新闻的背後是有业者付钱的,但为了加强读者的信赖,它以新闻的方式呈现,而不是传统的广告,这种「编业合作」愈来愈多,常必须是内部实际执行的人才知什麽是真的新闻,什麽是假的。
为什麽偏方会这麽受欢迎?这也许是东方文化特有的,也许是台湾医疗品质普遍让病人觉得有此需求,但既是偏方就表示,它的效果未经验证,你如果真要用,必须承担的风险也是未知的。
大众媒体上常有如何养生的报导,仔细看多半和健康食品有关,这就和减肥的商品一样,都是以商机为出发点,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是你了解後还愿意付出,这就涉及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了。
真心想帮助病人的医师仍大有人在
看到这里,你否觉得万念俱灰,怎麽好像不管是记者采访的或是医师自己写的,都不太可信呢?
倒也不尽然,确实有的医师有心做卫教,他们在门诊时会对病人苦口婆心,但这种医师很少,而且有时不只被他的主管同仁嫌没有生产力,还会被病人骂──等在後面的病人不耐烦了。
还有的医师没有时间一一说,不如把想说的写下来,请病人回家自己看,也有医师着书立说,他们真的不是想宣传,而是真心想帮助病人更健康。
这年头,医疗讯息很乱,如果记者没办法替读者把关,如果医疗人员不能监守本位,本着良心和专业提供他们的建议,那麽病人就只好自己张大眼睛,判别有用的,正确的资讯。
至於如果你还是怀疑我在文章最开头所举的例子:「用力咳嗽」真的不能用在「心脏病发作」上吗?医师建议的正确作法是,如果你真的感觉到胸口剧痛而认为是心脏病,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快打119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