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您的用药安全
文/ 蔡宜君 药师 (药剂科)
「用药安全」一直是药师们关注的主题。在药师每天的工作中,用药安全的执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要确认来自医师的处方是正确的,是否有重覆开立同一类作用的药品?剂量是否正确等;第二是要确认将正确的药物交付给正确的病人。您或许会怀疑,要做到这些很困难吗?为什麽会有那些药师发错药物的新闻?且让我们来看看造成错误的原因。
本院的用药品项在药委会的严格把关下,选用原开发药厂之药品(俗称原厂药),除了原厂停止生产或是缺货问题,不会轻易换药。但近年来受健保不断调降药价及药厂经营策略等影响,原厂停止进口及停产的消息频繁,造成院内许多药物不得不换厂了。新的商品名,新的药品包装和外观,相对的药师们也需要一些时间去熟悉这些「新朋友」们。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同一家药厂制造出来的药物,在铝箔片装及外盒的设计上都有些雷同?请看下面这张图片:
上半部是Entecavir (商品名:Baraclude,贝乐克膜衣锭),有0.5mg及1mg两种单位含量,在铝箔标示上只有数字和背景颜色的稍微差别(0.5mg是淡蓝色,1mg是白色);下半部是同一家药厂制造的Warfarin (商品名:Coumadin,可迈丁锭),有1mg及5 mg两种单位含量,铝箔的背景颜色皆为白色,虽然在标示上有数字的差异,但字体偏小,不容易区分。咦!眼尖的你会说Warfarin 5mg的边边不是有颜色标示吗?别误会,这是我们贴心的药师们,特别在上架前,一片一片画上去的。因为可迈丁锭是高警讯药品,我们也担心病人带回家後有辨识的问题,为避免病人在调整剂量的时候拿错吃错,除了催促药厂变更外观颜色外,要加强辨识度只能靠我们在药局额外的「加工」。
在药剂科内每个月都会检讨药师们的调剂错误,其中外观相似(look-alike)和发音相似(sound-alike)的药品最常互相拿错。此外,有高达20个药品有两种单位含量(如上例),更增加调剂错误的风险,因此我们除了在放置药品的储位上制作标示提醒,亦在药袋上特别将「单位含量」摆在药品名称的最前面。
近半年来在改善错误率上科内有了新的想法,要将科技资讯的自动化应用在调剂流程上,目前我们在门诊药局试用「电子化药物管理系统」(Electronic Med-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EMS),在机器中放了调剂错误前20名的药品,让电脑协助药师们「读取」正确的调剂资讯。试用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正,目前已做到从补药、取药到退药都以刷条码的方式进行。其中在取药的步骤,我们只须扫描您药袋上的二维条码,EMS就会打开药品所在的抽屉及药盒。我们期待在电子化的协助下,能将错误率降至最低。
因为对「用药安全」的要求,我们诚实面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也绞尽脑汁,力求改进;下次,当您在门诊药局领药时,是不是也给药师们一个微笑及鼓励呢?
注:
1. 可迈丁锭相关主题,请参考 周敏慧药师的「您在服用可迈丁吗?」。
2. 用药安全相关主题,请参考 许派洲主任的「您的药也是电脑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