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怎麽看电子菸?

[最後编写日期:2015/01/05]

 

虽然电子菸号称无菸草焦油的健康危害,但它不仅是没有帮助戒菸效果,可能因为假性的安全感(false security),反而成瘾更深,吸入其他的可能致癌物或更大量的尼古丁,造成新的医疗议题及难题。

 

文 / 胡涵婷医师 (血液与肿瘤内科)
图 / 许昱裕

前言

  美国纽约时报2014/12/14的重要国际商业新闻之一题曰:中国缺乏安全监督的蓬勃电子菸制造业(China's E-Cigarette Boom Lacks Oversight for Safety)。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电子菸也不过是两三年前的事。一个持续在抽菸的头颈癌女病人问我可不可以使用电子菸来戒菸。印象中,两三年前,美国使用电子菸的人还非常少。沿着这篇文章读下去,给我一种吕伯大梦的感觉。没想到短短几年内,在美国的某些州,已经是电子菸专卖店林立,有如星巴克咖啡店一般。这与我原来的印象--电子菸有如尼古丁口香糖或贴片,是用来帮助病人戒菸;大大的不同。从医学的眼光,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新兴的「玩意儿」?是值得深思的。

电子菸发展史


  电子菸的最早发明者应该是美国的Herbert A. Gilbert在1963年申请了「无烟、非菸草香菸Smokeless Non-tobacco Cigarette」专利,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他的设计并没有继续发展。这个无烟香菸的发明动机,是因为在1960年代,香菸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已经相当清楚;希望无焦油的无烟香菸能安全地帮助菸瘾人士戒菸。目前快速风行的电子菸则是由中国的中医韩力发明,并且於2003或2004取得中国的专利制造权。据说韩先生发明电子菸的动机,是因为他的父亲因抽菸罹患肺癌致死的缘故。电子菸制造业在中国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法律监督,却快速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深圳,大小电子菸制造工厂供应了全球90%的电子菸。今年度,中国的电子菸制造业预估会输出三亿支电子菸到美国及欧洲国家。

香菸 vs 电子菸

  人类使用菸草的历史已经有几个世纪。香菸制造机则是在十九世纪初发明的。由於香菸里的尼古丁有极高的成瘾性,欧美国家抽菸人口及平均抽菸支(支/人/年)在二十世纪上半达到尖峰。香菸对健康的危害在1940-1950年代就陆续受到注意,特别是抽菸与肺癌的相关性,由Dr. Ernst Wynder 及Dr. Evarts Ambrose Graham做了有系统的研究分析,於1950年发表於美国着明的医学杂志 JAMA,标题是:Tobacco Smoking as a Possible Etiologic Factor in Bronchogenic Carcinoma: a study of 684 proven cases. 虽然除了这两位医师以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当代研究学者对於此一科学议题都有供献,需要认可与感激;这篇文章可说是医学史上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二十世纪的重要医疗课题,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众病之王(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癌症(肺癌、头颈癌、食道癌、胰脏癌、膀胱癌),都与吸菸有关。即使不抽菸的人,也可能受到二手烟的危害。香菸可说是流行病学的头号公敌;减少抽菸人口,可以减少许多疾病,以及人命与金钱的损失。
  美国在减少吸菸人口及公共场所的菸害所做的努力,是我在旅居美国近二十年亲眼目睹的。在任何公共场合禁止吸菸已经广为大众接受,包括车厢内、飞机上、电影院、餐厅,更别提医疗院所。甚至在人行道上,也渐渐地少有菸味。酒吧可说是禁菸运动的最後一块战场,也在几年前禁止抽菸了。欧美国家的抽菸人口及平均抽菸支,在1960年代後逐渐下降。反观亚洲国家对减少抽菸的努力似乎是不足的。在我短短的住家到上班步行的寂寥路上,蹲在便利商店前吃早餐的工人总是菸不离手。入夜,下班回家的路上,擦身而过的附近电脑公司的年轻员工,也多半边走边抽菸。给我做为一个癌症医疗工作者忧心的感受,台湾在未来的几十年,还要继续为香菸所造成的医疗问题,付出惨重的人命及财力代价。
  电子菸的发明或推销,是强调让使用者保有抽菸的快感,而没有类似抽菸造成的健康危害。基本上,电子菸是以电池加热或“原子化 atomize”含尼古丁的水剂,制造出的雾气(vapor),是不同於会造成焦油陈积呼吸道的一般香菸烟雾。使用电子菸的人号称能享受吸菸的快感,而没有咳嗽、呼吸不适的问题。这篇纽约时报的文章则指出,由於缺乏法律规范,深圳的电子菸制造业良莠不齐,某些安全警讯令人忧心。不像传统香菸的简单制作过程,电子菸有许多组件。包括组件的低劣材质,组装过程的不良管理,都可能造成使用者的危害。例如报导的加热过度或电池走火造成的烫伤,雾气中含致癌的重金属或抗冷冻剂等等。最近美国还有一例幼童吞饮了妈妈的电子菸水剂(e-liquid),怀疑是尼古丁中毒致死的案子。

无法预知的未来

  前述的1950 医学文献重要里程碑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故事。
  Dr. Evarts Ambrose Graham 是以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在1933成功地完成肺癌手术的胸腔外科权威。他自己是个老菸枪。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外科医师都是菸不离手的(开刀中除外,I hope!)。当年轻的Dr. Ernst Wynder向他提出想要做抽菸与肺癌相关的研究时,Dr. Graham说了一句一直被留传下来的充满游戏人间、轻忽讽刺的话。他说,如果抽菸会造成肺癌,大概穿玻璃丝袜也可以造成肺癌。Dr. Graham虽然当下不相信这个假设,却仍支持这项研究。当文章发表於1950年时,他也是作者之一。Dr. Graham不幸於1957年病逝於肺癌。
  虽然电子菸号称无菸草焦油的健康危害,电子菸在目前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情况,不仅是没有帮助戒菸效果,可能因为假性的安全感(false security),反而成瘾更深,吸入其他的可能致癌物或更大量的尼古丁,造成新的医疗议题及难题。我想现在使用电子菸的人大概会像当年的 Dr. Graham一样,对这样的警语嗤之以鼻吧!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