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品质 影响全民健康的关键

[最後编写日期:2013/07/01]

文 / 黄达夫 院长

  健康保险的目的,是要避免人民因病而无法就医,或是因病而贫。然而,医疗的普及只是手段,「促进全民的健康」才是健保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健保开办前,我曾在自立晚报发表「普及而无品质保证的医疗,是福?是祸?」一文,表达我对於台湾仓促实施全民健保的疑虑与抗议。
  不意,这个月初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登一篇有关美国奥立岗州低收入户健康保险的研究(The Oregon Experiment-Effects of Medicaid on Clinical Outcomes),被研究医疗保险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宣称为具指标性(landmark)的论文。研究结果正好印证了我当初的疑虑。
  美国老人及低收入户是经由州政府自订标准提供联邦国家保险。在2008年奥立岗州政府以抽签方式额外增加了数万名低收入户健康保险。而提供了研究者一个难得的、随机分配实验组(抽到签的)及对照组(没抽到签的)进行研究的机会。

更多医疗 不必然改善健康

  研究的结果不令人意外地发现,抽到签的,显然因病而贫(破产)的问题减少了,得到忧郁症的比率也较少,因此,一般而言,心情比较好。他们也使用较多的医疗资源,包括看更多门诊、用更多药、做更多的检验包括健康筛检,跑急诊处及住院的频率也较高。然而,他们在身体各方面,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控制以及其他健康指标,却都没有有意义的改善。
  因此,从这个研究得到的结论有二;  第一,保险是有其用处的,就像我们保汽车、房屋险,万一出事时,因有保险而不致於倾家荡产,使得生活陷入绝境,心理压力自然减少。
  另一个更重要的结论是,保险提高医疗的可及性,但是,有保险者虽然获得更多的医疗,却不必然得到健康的改善。

缺乏监控 医疗资源遭滥用

  这就回到我当初的疑虑,全民健保制度立意固然良好,但如果制度的设计缺乏品质监控的机制,在没有品质保证的配套措施下,由第三者付费,就很容易引发诱导更多医疗以及滥用医疗资源的道德风险。如果,健康保险不强调品质,结果钱花了,人民也得到五花八门的医疗,健康却不一定得以改善。也就达不到健康保险的终极目标!
  这就是「奥立岗州低收入户健保研究」所得到最重要的教训。很多决策者一直很单纯地认为政府提供健康保险,去除就医的障碍,就是惠民的德政。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上述的认知并不正确。光是获得医疗,并不代表改善人民的健康。只有提供优良的医疗,才有可能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换句话说,「医疗品质」才是影响全民健康的关键。
  根据国卫院温启邦教授的研究,比较健保实施前後10年台湾人民的健康指标,同样发现,尽管台湾全民健保可及性几乎达百分之百,实施健保後,台湾人民的门诊频率不减反增,是先进国家的3至5倍,病床更增加了约5万床。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因而比实施健保前更为健康。
  而且,因为健保给付的不合理,还制造了更多影响深远的後遗症。最要不得的是,因为给付低廉,诱导以量的增加来弥补支付之不足的现象。一切向钱看的结果,医疗品质沦为口号,进而,造成血汗医院以及六大皆空的危机,终至医疗体系的崩坏。在这种扭曲、病态的医疗环境下,又如何培养身心健全、专业坚实的新一代医师呢?因此,如何扼止不断向下沉沦的恶性循环,让台湾的医疗体系从死地复活,是当今政府必须严肃面对的重大课题。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