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爱心栈 温暖在人间

[最後编写日期:2015/09/01]

「送爱到台东」感召,淡水中途之家免费供宿

文 / 吴秀英

  前台北东门教会卢俊义牧师,也是台北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关怀宗教师,曾在台东地区牧会十多年,长期关心与了解台东居民癌症死亡率高居全台之首,乃因当地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经常必需远赴外地就医,容易延误治疗,甚而无力负担交通与住宿费用被迫放弃。
  卢俊义牧师因此发起「送爱到台东」募款活动,感召刘汉鼎医师与曾雅欣、谢佩玲两位护理师响应,前往台东献身谘询及在地筛选治疗,让病患能就近先以台东基督教医院为基地和窗口,建置连线的病历同步系统,再北送至台北和信医院,协助台东患者享有较快速便捷的医疗服务。
  虽然北上和信就医进行化疗、放疗、开刀、复诊,必须劳心劳力、旷日废时,所需交通与住宿费用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此举对於癌症死亡率高居全台之首的台东患者而言,仍然有如久旱甘霖、绝地逢生!
  笔者曾为癌友家属,深感病友与陪伴家属舟车劳顿的辛苦,又身为卢牧师查经班的学员,在圣经教导中,看见「你现在有力量帮助邻人,就不要叫她等到明天」(箴言3:27);经与外子商量後,决定响应此项送爱到台东的行动,於2013年9月起提供位於淡大附近的2间套房,修缮为无障碍设施後,再与派驻台东和信护理师联系合作,成为免费安置远道病友与家属暂宿的中途之家;也感谢许多亲朋好友与网友捐助寝具等物资,共襄义举。
  此淡水中途之家一年来大约接待了约50人次的台东癌友住宿,足见偏乡病友的需求殷切,为扩大合作医院与地区,经与伊甸基金会研议、统筹专业管理,首先整并台北市南海路郭伯伯之家共同命名为「伊甸爱心栈淡水栈」与「伊甸爱心栈南海路郭伯伯之家」,後续更将筹备「高雄市盐埕伊甸爱心栈」加入服务行列。

台湾「以房养老」首例

  回顾2004年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伊甸)与时年72岁的重度肢障者郭老先生(以下简称郭伯伯)达成共识,采行一种民法称为「附负担捐赠」的捐屋模式开启台湾「以房养老」的首例:郭伯伯没有结婚也无子女,属於「房产富、现金穷」的高龄重残独居老人,双方同意到法院公证签立「附负担捐赠」合约,言明由郭伯伯先捐赠部分房地产权且预立遗嘱。郭伯伯过世後再遗赠其他房屋产权,甚至限制身後房屋的利用方式,相对的要求伊甸在郭伯伯生前每月给付年金,同时履行独居关怀、安养照顾及後事安排等义务。
  当时郭伯伯因双眼白内障视力较差且年事已高,由伊甸代为申请外籍看护协助生活照顾,又因身体不适转,送私立养护机构协助照护,待身体状态好转後,伊甸再协助迁回原住宅,请外籍看护照顾,以圆郭伯伯在地、在宅老化的心愿;直至2012年初身体不适送医,2个月後因为器官衰竭过世。伊甸依「附负担捐赠」契约的规定,协助亲友们完成郭伯伯海葬於淡水外海的後事,接续其「附负担捐赠」後续的产权移转事务,进而实践郭伯伯的遗愿:「希望这房子能够帮助其他需要的弱势者」。

「伊甸爱心栈」正式设立

  2014年初,伊甸首先着手将前述「以房养老」位於台北市南海路的郭伯伯之家,修缮为无障碍空间,继而参酌麦当劳叔叔之家和前述淡水中途之家,规划提供给偏远地区社经弱势病患,北上就医需短期住宿者及陪伴就医需要的爱心栈服务,以利实现郭伯伯遗愿。
  同年9月举行落成感恩礼拜之後,紧接着举办伊甸爱心栈记者会对外公告开放申请,截至今年三月底止,半年中来自金门、兰屿、台东、云林等地区的病友,已有30多人次入住,谘询或申请待进住者尚有多人,如伊甸基金会创办人刘侠女士的精神「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许伊甸爱心栈温暖在人间。

爱心栈故事何其多

1.孩子的意外假期
  漫漫的暑假,女儿需上暑期辅导以备隔年联考,先生上班外,还要照顾甫完成手术的婆婆调养身体,就读国小的儿子也留在家里当小帮手,自立自强的妇癌妈妈独自北上做放射线治疗,虽已是第四次进住爱心栈,却不同过往的化疗,只要两三天的疗程即可回家;此次整个暑假的疗程,每天往返於医院与爱心栈之间,病痛之余,想家又自怜:未尽为人媳、为人母之责,孤寂思乡抗癌,七夕情人节时曾想放弃治疗返家,直至暑期尾声,遂请女儿结束暑辅後,带着小儿子北上,母子女同住一星期,一起陪妈妈治疗後 (一天只要20分钟),妈妈可带着儿女游淡水、访古蹟、逛博物馆等丰富行程;让孩子们也拥有一个意外的旅游假期!


2.种释迦的老农夫妇
  纯朴古意的老农夫妻,一辈子与果树为伴,或许不知不觉中因农药而伤身,历经开刀与化疗後,接续有三星期的放射线疗程;第一次到台北住宿,因不会搭乘捷运,花了不少计程车费,经过志工的引导陪伴,不只会在复杂的台北车站火车转乘捷运,甚至会帮隔壁房的新病友带路,介绍周遭环境,一起前往小吃店用餐,扮演着称职的临时接待者,并且互相打气与分享过来人经验,满满的成就感挂在两老黝黑的脸上!

3.双胞胎哥俩好
  来自离岛的双胞胎两兄弟,一为罹癌,一为骨髓捐赠者,也就同为病友,已历经多次疗程,每次北上就医皆暂住麦当劳叔叔之家,如今已满18岁,失去再进住资格,正愁何处可落脚之际,透过医院社工师的转介,成为南海路郭伯伯之家的第一对住客;又因有电动床的设备,让两兄弟虽都是病友,却可行动自如地上下床,在异乡自在地治病,让远方家人放心;复诊後又各奔不同大学就读,爱心栈反倒成为兄弟团聚的中途之家。

4.跑马拉松的好汉
  妻子放下工作与幼儿,陪着夫婿北上就医,带着超大的行李箱,准备50天的奋战,化疗期间虚弱艰苦,放疗更使味觉失去功能,食不知味,难以下咽,勉强进食补体力,想子想家难度日;遂请岳母携幼北上探望,多借住另一间爱心栈;当爸爸前往医院治疗时,阿嬷陪着孙子留在社区儿童游乐室玩耍,周末时全家三代再一起欢乐出游,短住一周後岳母带子返乡,以互慰思念亲情;之後一年多来,这位爱家的年轻爸爸已多次复诊往返住宿爱心栈,一次比一次硬朗健壮,离开纸厂换了工作,改变作息,慢慢地竟成了马拉松赛跑的好汉,恢复原住民的英雄本色。

5.幸福全家轮陪伴
  整整四周的疗程,每周分别由不同女儿与媳妇轮值陪伴,周末返乡团聚同时交接,周间尚安排踏青参访,彷佛刻意安排的亲子之旅,更是子女陪着老母的抗癌之旅,最後一周乃轮到老爸北上相伴,打理行李准备返家,作为美满幸福的句点。当笔者前往送行并点交时,赫然发现栈房已打扫乾净,寝具洗烘完毕,装叠收纳整齐,并从家中带来数套寝具,以供後来者使用,让「揪甘心」的爱流动在爱心栈!

6.望穿遥迢就医路
  豪爽的达悟族妈妈,带着核废料的侵害,却没有台湾岛民的道歉;来到北台湾就医,从检验、确诊、开刀、化疗、放疗与复诊,前後历经半年,从暑假到过年,从夏天到冬天,多次在本岛与离岛间来来回回,搭船转车或转机,常常延误治疗,或因台风船班停驶,或因观光客抢了车位与机位,徒呼无奈!虽常无人陪伴,因先生需趁着旺季做餐饮生意,两位女儿就学中且路途遥远,车资负担沉重,不克前来陪伴,好在天性乐观,常常自得其乐,还津津乐道说在离岛没有第四台可看节目,而在爱心栈观赏了许多影片,丰富了她的独居疗程的日子!也呼吁深盼有更多陪伴志工加入爱心栈的行列。

7.修女的奇蹟之旅
  走出捷运站,一眼就认出我所要接待的修女姊妹们,在寒风中显得单薄,与东台湾的炽热有着强烈的对比;家乡的医疗院所告知修女腹部有十多公分的肿瘤,是已割除肿瘤转移的新肿瘤,且再度排程开刀手术,另外听着护理谘询师的建议,拖着沉重的行李北上,面对未知的确诊之旅;临行前涂抹教友馈赠的圣水於患部,一边殷切地祷告着,一边惦记着教养院人手不足,身心障碍院童乏人照料。来到陌生的都会型医院,战战兢兢接受整个下午的多项检测,医师却找不到新肿瘤,暂告一段落後,带至爱心栈夜宿,隔天再做旧肿瘤的复诊,同样找不到横行的痕迹;放下原本打算抗战一段时日的包袱,买好回程的车票,还多了半天的空档,能与隔壁房的病友互道关怀,方知在家乡乃居於同一条街上却不曾相识,却在他乡比邻而居,相约日後回乡再相见,快乐地走完一趟肿瘤消失的奇蹟之旅!

天使在人间

  「你们要常有手足相爱之情,要接待异乡人到你们家里。曾经有人这样做,竟在无意中接待了天使。」(希伯来书13:1~2)
  记得看过一本书:在德国有位米其林二星大厨,他放弃高薪并投身安宁病房,为临终病人奉献此生最想念的一餐!希望能用一生的美味,陪伴癌症患者到最後。这是一个发生在德国的真实故事,也拍成纪录片,尔後改编写成书《安宁病房的美味大厨》,在欧洲引发热烈回响,已译成十几种语言版本。深深地被感动着,,期盼或许有更多的爱心房东与陪伴志工一起来接待天使,我们虽无法替生命多添一些日子,却能赋予日子多一点生命的色彩! (作者为退休高中教师)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