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为用,何如?

[最後编写日期:2018/01/15]

 (郑春鸿摄)

【台湾癌症博物馆 芝麻开门】

身为基督徒的林俊义教授忽然提起,台湾癌症博物馆或许可以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设计一处温馨小间,让有需要倾吐心声的人,在这里说说话。此话一出,不意大家不分宗教信仰,都称赞这是一个好主意。…….

文 / 郑春鸿主任 (文教部)

   很多人问到信仰时候会说:「啥都不信,我信睡觉!」中国大陆过去盛行「唯物史观」,很多人会回答:「我只相信科学。」还有人说:「信仰有啥用?能当饭吃吗?」不过,我们来看世界宗教人口比例(2010年):基督教 (31.5%)、伊斯兰教 (23.2%)、、印度教 (15.0%)、佛教 (7.1%)、民间宗教 (5.9%)、无宗教包括世俗主义、不可知论及无神论等 (16.3%)、其他宗教 (1%)。可见,全球人口仍然以有宗教信仰的人居大多数。当然,大家都有信仰,并不代表你非得去找个宗教来信信不可。但是,多数人都有信仰理由何在,毫无疑问地,颇值得大家想一想的。

  「信仰有啥用?能当饭吃吗?」信仰不是食物,当然不能当饭吃;但是,人之异於禽兽,好像就这麽点差别,那就是活着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显然还有吃饭之外满多事要追求的,不是吗?你会去找一个一生只追求吃饭的人共度一生吗?当你爱上一个女孩或男孩,应该不会是因为他只追求吃饱肚子,或可以给你一张「长期饭票」,而是除此他还有什麽比填饱肚子更吸引你的地方吧?  

   对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信仰」不是拿来「用」的;虽然他们会告诉你,信仰「好用得很」,信仰几乎无所不能用。信仰之为用,何如?

感恩之心改善心力衰竭

    信仰,会使一个心绪不稳定的人沉静下来。信仰,改变了一个人整个的精神世界。信仰,也改变他对世界的看法。信仰,也让一个人的内心与心灵与外表更加统一。信仰,最明显地,使人对生活的积极方面心存感恩。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公布发表在《临床精神实践》(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杂志的研究,凡事感恩的心可以改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精神健康,并最终改善身体健康。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家庭医学和公共健康教授Paul J. Mills博士指出,病人越感恩,睡眠越好,疲劳感和与心脏健康有关的炎症水准越低。

    这项研究比较病人忧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以及睡眠品质,疲劳,自我效能感和炎症的指标。研究发现,感恩得分较高,与情绪更好、睡眠品质更高、自我效能更高和炎症减少有关,而炎症常可加重心脏衰竭。

临终关怀的新指南 : 纳入文化偏好与精神信仰

    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出版了关於在濒临死亡成人生命的最後两至三天内的护理指南。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 (NICE) 的新指南 建议,在讨论临终关怀时,应该纳入文化偏好与精神信仰。该指南对生命最後两至三天的护理做出了建议,提示了解一名病人的宗教信仰,对於提供他们希望得到的护理是重要的。

    Sam Ahmedzai,一位缓和医学教授说:「控制疼痛和其他令人困扰的症状对於频临死亡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良好的临终关怀范围远超过此内容。它包括询问濒临死亡的人的精神、文化、宗教以及社会偏好。只有通过关注这些问题和顾虑,我们才能为每个人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护理以及对他们重要的护理。」

不朽名着《医师之信仰》:科学与宗教的碰撞

    义大利文艺复兴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医界不少人一方面对科学探索的成果感到信服,感到振奋,渴望对自然界、对人体、对生命等的奥秘不断寻求新的解答,另一方面却又对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基督教义难以舍弃,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这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位就是英国医师、着名作家汤马斯•布朗(Sir Thomas Browne,1605—1682)。

   布朗自认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并深以为荣。但他又是一位兴趣广泛、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学者。他一方面对《圣经》的内容诚恳接受,另一方面又对文艺复兴以来医学的重大发现不可能无动於衷。维萨利出版的《人体之构造》、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及哈威出版的《动物心脏及血液之运动》,这三部可谓都是科学巨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布朗肯定阅读过这些科学巨着。他从这些科学巨着所感到的震撼以及对宗教理念所产生的迷惑,集中体现在他的不朽名着《医师之信仰》(Religio Medici)一书中。三百多年来,《医师之信仰》已经被无数次翻印成了英语文化宝库中公认的一件珍品。

人体内一定存在着某种神秘的东西

   《医师之信仰》是布朗从欧洲大陆回到英国之後不久,在业余时间写成的一部书稿,类似於「私人忏悔录」,完成於1635年。因为原稿中的许多观点都有悖於正统的基督教义,特别是天主教的教义,必然招致争议,甚至引来祸端,布朗从未打算公开发表。在这本小小的「忏悔录」里,布朗多次坦率地承认,从理性的角度,从自己所接受的医科培养和对自然界的了解,他对圣经中的不少说法都感到难以理解。他仔细研究过人体的解剖,对於人体各部分如何能维持人的健康甚为好奇。他一方面承认,在人体内并没有专司灵魂的脏器,但同时又认为,人体内一定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可以脱离躯体而存在的东西。当一个人的内在心灵和外界环境互相融洽的时候,就是身在天堂;反之则是地狱。布朗用十分典雅、流畅的笔调,生动地表达了十七世纪一位虔诚而进步的基督徒,一位接受过正规医科教育的思想家内心的彷徨。

老年人的宗教和灵性

    宗教和灵性是相似的,但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宗教通常被认为基础更制度化,更有条理,更传统,而且可能与有组织的,行之有效的信念相关。灵性指无形的和非物质的,因而可被视为一个更通用的术语,而不是与特定的团体或组织相关联,它可以指感觉、思想、经验、有关灵魂或寻找神圣的行为(如,一个神灵,终极现实,终极真理)。

    传统宗教涉及问责和责任;而灵性很少有这样的要求。人们可能会拒绝传统的宗教,而是考虑自己的灵性。在美国,超过90%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灵性信仰;约5%的人有灵性信仰而无宗教信仰。大多数研究评估宗教,而不是灵性。使用诸如宗教服务出席情况,私人宗教行为的频率,使用宗教应对机制(如祈祷、信仰上帝、将问题移交给上帝、接受神职人员的帮助)以及内在的虔诚(内化的宗教承诺)进行评估。

  对於大部分美国的老年人来说,宗教在他们的生活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96%的人信仰上帝或原灵体
  90%的人祷告
  50%的人每周或更常参加宗教服务  

        宗教可提供以下心理学益处: 

        对於生命和疾病的积极乐观的态度,预计改善健康预後,降低死亡率,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其影响健康行为及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应对疾病和残疾的更大能力。

宗教帮助人减少忧郁和焦虑

    许多老年人说,宗教是使他们是身体健康问题和生活压力(如财政资源降低、失去配偶)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项研究表明,>90%的老年病人在应对健康问题和困难的社会环境时至少是中等程度的依赖於宗教。比如,对於未来有乐观积极态度能帮助健康问题的人保持恢复的积极性。

    使用宗教帮助机制的人比其他人更少得忧郁和焦虑;这种反向关联对於更大身体残疾的人来说关联性更强。甚至对於残疾的看法也一定程度地受到宗教性的改变。在髋部骨折的老年妇女中,最虔诚的病人出现忧郁的比例最低,并且出院时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行走的距离更远。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也能更迅速地从忧郁症中恢复过来。

    老年人中,积极参加宗教团体与更好地保持身体功能及健康密切相关。参加宗教服务的老年更容易戒烟,运动得更多、增加社会交往、保持婚姻状况,并且能活得更长。在一项研究中,从宗教及社会得到较低程度支持的病人的死亡率是同时得到较高支持的14倍。同时,更好的心理健康能改善身体健康,因为忧郁和焦虑可能加重冠心病、高血压、卒中和心身疾病。一些宗教团体(如摩门教、复临安息日会)宣导促进健康的行为,如避免吸烟和酗酒。这些团体的成员较少发生物质相关疾病,他们比一般人群活得更长。

   宗教信仰和行为常促进社会发展和广泛的社会支援网路。增加社会接触的老人,因为他们的社区成员与他们相互交流,并询问他们关於健康以及医疗保健的问题,疾病容易及早发现,老人也会更遵守治疗方案。在这样社区网路中的老年人不太容易忽视自己。宗教信仰也对病人的照顾者有益。一项照护老年痴呆症或终末期肿瘤病人的照护者研究,有很强的个人信仰及许多社会接触的照护者在2年的照护期内更能承受压力。

将病人转诊给神职人员

    与老年人谈论他们的宗教信仰及行为有助於健康照护医护人员提供照护,因为这些信仰影响病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在就诊过程中询问宗教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是恰当的,包括以下:

   病人病情严重,处於重大压力之下或濒临死亡,要求或建议医务人员询问宗教问题;病人告诉医务人员,他们有宗教信仰,宗教帮助他们对抗疾病;当宗教需求显而易见,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健康或健康行为。老年人往往有与心理需求重叠但不相同的精神需求。确定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能帮助调动必要的资源(如精神辅导或支持团体,参加宗教活动,与从教社区成员的社会交往。

    确定病人的「精神史」是卫生保健医务人员讨论精神话题的重点之一。医务人员会询问病人是否他们的精神信仰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照顾自己,他们是否是宗教社会或精神社区的一员,他们是否愿意医务人员处理他们的精神需求。

    许多神职人员向在家的以及住院的老年人提供谘询服务,通常是免费的。许多老年病人宁愿选择这类谘询而不愿选择向精神卫生照护医务人员谘询,因为他们对这类谘询更满意,而且因为他们相信这类谘询没有像精神卫生照护那样的耻辱。但是神职人员并没有精神卫生谘询方面的大量培训,可能无法识别病人何时需要专业精神卫生照护。相比之下,许多医院神职人员在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方面经大量的培训。因此,将医院神职人员作为健康照护团队的成员是很有用的。他们往往可以弥补医院照护与社区神职人员沟通的社区护理之间的差距。比如,病人出院後,医院神职人员可以致电病人的神职人员,使病人宗教社区内的支持团队可以充分调动帮助病人恢复(如提供保洁服务、膳食、交通、拜访病人或照护者)。

病人宗教信仰的支持和具体做法

    健康照护医务人员应该支持病人的宗教活动,只要其不干扰必要的医疗照护,因为这些活动可能对健康有益。活跃参加宗教团队的人,特别是那些主要宗教传统中的人,通常更健康。

    一些医务人员与病人一起祷告,向他们宣读宗教经文,或确保病人有他们想要的宗教材料(如大型印刷经文、宗教录音带)。但是医务人员不应该觉得被强制做任何违背他们自己信念的事。

    如果病人愿意接受,健康照护医务人员可以建议病人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病人可从这些活动中获益,这些活动可提供社会接触、减少疏远和孤立,增加归属感及存在感及生活目标。这些活动可能帮助老年人关注积极的活动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然而,一些活动仅对更有宗教信仰的人合适。如果病人未参加宗教活动,建议这些活动时应注意灵活性。病人为健康相关原因寻求医疗照护,而不是出於宗教原因。健康照护医务人员可提供关於宗教信仰的健康益处以及针对老年人的活动以及当地宗教资源资讯,如当地教堂的支持团队,促进健康节目,志工活动等。

博物馆拟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

    癌症是病人极大创伤,不只是身体、甚至形容上受到伤害,心灵的创伤往往不下於前者。因此,台湾癌症博物馆对於癌症病人的灵性支持一直十分关注。癌症博物馆策画中,也一直在思考,应该设计一块「净土」,给参观者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留下心情的告白。在这里可以书写、录音、录影、绘图等,对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件事道谢、道歉、道别或其他的留言。经由作者的同意,博物馆的系统会将这些素材整理改编成具有「温度」的内容,以感人的多媒体展现给参观者。最近,我的长辈好友林俊义教授忽然提起,或许可以仿效天主教的「告解小屋」,设计一处温馨小间,让有需要倾吐心声的人,在这里说说话。不意大家不分宗教信仰,都称赞这是一个好主意。

    天主教的「告解圣事」也叫做「忏悔圣事」,或「修和圣事」,是天主教会的七件圣事之一,本是很美好的设计。确实,世事如麻,许多难言之隐除了向至高、全能又有无限恩慈者倾述,又能向谁启齿交心呢?

    天主教的教导很清楚明确:忏悔圣事是领洗之後所犯重罪获得赦免的惯常方法。不过,有些信友的悟解不无偏差,他们只注重外在「告解」的宗教仪式,忽略了内在的革新,以为这些仪式具有魔术般的神奇力量,好似一纸可以换取赦免罪过的证券。而根据天主教的教导,这些仪式本身是一种邀请,邀请罪人回头改过,重返天主的正道。

荣格 : 宗教信仰乃属人的天性

    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告解,能够发现什麽?告解和现代心理学确实然不用互相排斥。依照心理学大师荣格(Jung)的看法,宗教信仰乃属人的天性,人一旦失足犯罪,就需要向授有赦罪权力者坦认自己的过错,以获得罪过的赦免。荣格亦提出告解的治疗功效,自许多个世纪以来,早已为人所知;他更认为,没有告解,在伦理的领域里,罪人势必沦为凄凉的孤岛。荣格对告解的看法,显然是弥补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缺口的桥梁。以往的事实莫不在在指证,坚强活泼的信仰,对一个为各种困扰所击伤的心灵,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由此观之,这麽美的信仰理应受到推荐,更在治疗的过程中可接纳采用,而不是视若无睹,甚或加以排斥和攻击。

希望本文的读者提供宝贵意见

    心理学家把告解和心理治疗相提并论,我们就有理由假定,听告司铎与忏悔者之间的关系,类似心理医生与求诊者之间的关系。哈里森(Harrison, 1988年)分析但丁神曲的「炼狱」,将维尔吉尔(Virgil)带领但丁神游的引导与心理医生协助求诊者康复的治疗,互相比较。司铎既然作为天主宽恕罪人的桥梁,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心理医生十分相似,在赦罪的过程中,自然不能置身度外。即使目前仍有不少司铎继续坚持,告解既为圣事,应让天主的运作畅行无阻,不容外来的因素参杂其间,因而反对任何形式的指引辅导;但另有许多司铎,尤其受到牧灵经验的激励,认为在告解圣事中,神的运作、人的行动,并无互相排斥之处,因而采取更积极、更主动的态度。话到这里,一般信友,在告解圣事中,究竟期望听告司铎如何执行他的任务?而听告司铎本人,究竟希望自己应有怎样的表现?这些便是我们希望本文的读者提供宝贵意见给台湾癌症博物馆的。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