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中的彩虹
面对苦难:与癌症病友读《约伯记》
文 / 周洁明
每个人都很喜欢彩虹,为什麽喜欢彩虹呢?漂亮、美丽、爱的立约。还有,那好像是一个记号?象徵上帝爱我,上帝跟我说话,所以每个人都很喜欢看彩虹。
下雨之後才会有彩虹
可是什麽时候才会有彩虹呢?下雨之後才会有彩虹。如果我们都期待看彩虹,可是我们又希望每一天都阳光普照,每一天都是万里无云,每一天都天气很好,那可能就看不到漂亮的彩虹了。
艳阳高照,天气很好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舒服、很快乐。但如果只有太阳没有雨水,会是什麽结果?沙漠。只有太阳没有乌云就变成沙漠。沙漠里面是没有生命的;沙漠里面是静止不动的;沙漠里面很多东西是死的。倘若我们期待有生命,我们期待很快乐,我们只需要这一部分,除此,其他东西,我们都不要。你认为那可能吗?也可能,那只能叫作奇蹟。
一般,如果我们想看见彩虹,一定会先下雨,才能看到它。
人生就像云霄飞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的生命里面,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常常这麽祷告,不要让我遭到不好的事情,可那只是我们的一个期待,如果我们以为生命真如此「美好」,那才真的是有点天真呢!在小孩子的生命里,他可以很快乐,他可以什麽事都不管;可是在大人的生命的当中,就要多出一些承担。
有一句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有不同的遭遇。我们在众人面前,别人不知道我背後有什麽故事,可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总会有很多的故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事情很大,有些事情很小,有些事情很遥远,有些事情很靠近,这些事情都会围绕在我们。就像云霄飞车,有高有低,有平顺,也必有很刺激的那一段,很惊险的那一段。
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才说风凉话
外子有糖尿病,他还有另外一个毛病,会晕眩。坐车,他一定要坐在前座,坐後面很容易就不舒服。我们家小朋友也是这个样子,坐车、坐船、坐飞机都很惨。我们度蜜月的时候,第一站是去美国迪斯奈乐园,一进去玩了第一个游戏,他就跟我讲,我要回家。我那时候想,我们千里迢迢坐飞机那麽久来到这里,你跟我说「我要回家」,然後就瘫在那里,不能动。
我们第二站去环球影城,那儿有3D的影片。进去电影院的时候,我心想这个只是「虚拟」的,又不是真的,应该没有关系;只是进去一个黑漆漆的房子,大家坐在一个绑安全带的椅子上面,进去玩。可是他第一个出来,他跟我说「我不玩了」。我说:「哇,你真是太浪费了。」我心想,有这麽严重吗?他说:「你不知道那种头晕想吐的感觉是很痛苦的,那个要很久才会恢复。」所以,很多事儿,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就不知道他的痛苦。对生病的人不也一样吗?我们很容易站在旁边说一些风凉话。
《约伯记》要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想和癌症病友来分享《圣经》中非常有名的故事《约伯记》,它谈的是苦难的问题。很多人读《约伯记》,都感到不忍卒睹,我常想为什麽上帝要把这个苦难故事放在《圣经》里面?人生过半,方知因为上帝要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要我们做一只鸵鸟躲起来,其实你可以去面对,你可以去解决,而且就像约伯,上帝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上帝一直跟他在一起的。
如果苦难是人生的必然,我到底如何去面对呢?我怎麽样在里面得胜有余,还可以活下来呢?
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约伯记》第一章第一节:「乌斯地有一个人名叫约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他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的家产有七千羊,三千骆驼,五百对牛,五百母驴,并有许多仆婢。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他的儿子,按着日子,各在自己家里设摆筵宴,就打发人去,请了他们的三个姊妹来,与他们一同吃喝,」「筵宴的日子过了,约伯打发人去叫他们自洁。他清早起来,按着他们众人的数目献燔祭。因为他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离弃神。约伯常常这样行。」
这一段话在讲约伯这个人是什麽样的一个人?非常棒的一个人,他不做坏事,而且他对上帝很好,把上帝放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这就是约伯。
把这些拿走,看你爱不爱上帝?
约伯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的家庭美满幸福,他真的是别无所求了。对他来讲,他已经走到一个人生的高峰,自给自足,他还需要有什麽目标吗?有什麽要努力的方向吗?应该没有了。
就在这个时候,祸从天降。
「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旦也来在其中。」「耶和华问撒旦说,你从那里来。撒旦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耶和华问撒旦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撒旦说,他这麽好,岂是无故呢。」因为你做了这一堆的事,所以他才好。如果「你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
撒旦的目的是什麽?是要约伯离开上帝。其实撒旦的目的是要毁掉他一切所有吗?那个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他离开上帝。「毁他一切所有」是什麽?是他认为因为你拥有这些,你才爱上帝的,所以我把这些拿走,看你爱不爱上帝?
他以为约伯爱神的原因是有条件的。因为上帝祝福我,所以我爱神,如果上帝你不祝福他,他就不会爱你了。
对价式的爱,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人的爱不经常都是条件式的吗?不过,有的是例外。比如,做父母的就都知道,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条件式的吗?不是。今天如果他考试一百分,我很爱他;如果他考试很不好呢?打完再爱,还是爱他啊!爱之深责之切嘛!但是我们常常也会被世界种种条件式对价式的爱,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撒旦说,约伯能够爱神,是有原因的。所以撒旦说,如果他没有这些东西,他不会爱你的,他会离开你的。上帝真的是太厉害了,但有一点残忍,「好啊!那你把他东西拿走好了,我要证明给你看,约伯爱我不是有条件的。」上帝对约伯有极大的信心。
苦难可以使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想
《约伯记》第一章,约伯还没有出现,上帝和撒旦谈话,这个天上发生的一段对话,到了人间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属灵战争。发生了一连串很可怕的事情。
故事接下来,约伯所有的财产没有了,他的儿女没有了,然後,撒旦还不放手,接下来攻击到他的身体。你会发现,其实,这个是很不公平的。我们遭遇苦难,到底是什麽原因呢?我们把它就推给撒旦,都是撒旦的错,因为他攻击我,面对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我的责任,有没有我的问题呢?
这边有讲到四个部分。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有可能从哪些地方来?有没有可能从天而降的呢?有。我们有时确实会遭遇到一些试炼,为的是要让我们的生命成长,为的是要让我们跟过去不再一样。
可是从天而降的试炼,基本上是要让我们蒙福、得祝福的。上帝不会故意设一个坑,设一个陷阱,叫你跳下去,然後在旁边幸灾乐祸,那不是上帝。
上帝有的时候会给我们一些好像考试,老师常常考学生,为什麽?看看他的程度到哪里?看看他学到了没有?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
我们有很多的人生的知识。很多我们以为有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可是脑袋有东西不代表我的心也有这样的东西。比如,我知道我要饶恕人,我要怜悯人,我的头脑知道,可是不代表我的心真的可以做到。
有的时候非得经过了一些苦难,我发现我更谦卑了,我们才会发现我可以体恤别人了,我发现我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想,我不再自以为意,我不再自我中心了。
苦难可能从撒旦而来,要我们离开真理
碰到不好的事,也有可能不是从天而降的,是从哪里而来的?从撒旦、从魔鬼来的。
撒旦、魔鬼的目的是什麽?叫你离开真理。撒旦希望天堂里面灵魂越来越少,最好大家都下去跟他作伴。可是我不能碰到什麽事我就丢给上帝,丢给魔鬼,苦难有没有从我自己来?有。比如我们糟蹋自己的身体,生病了,那个苦难不是别人造成的,是自己造成的。
风云变色,世事难料
碰到不好的事,也有可能来自於自然界。现在很多的天灾,苦难有可能是自然而来的。很多天灾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有的是我可以躲避的,有的可能是我不能躲避的。因此很多很多的原因,造成今天我在这天灾之中,也可能是因果论;但造成我今天有这麽一个苦果,可是不尽然也都是如此。就像约伯,天上发生一些事,人间就风云变色,很多的事情开始改变。约伯整个生命、整个状况都不再一样了。
我们的生命有很多无法掌控的事情发生,我们要怎麽办呢?事情已经发生了,该怎麽办呢?约伯的苦,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呢?
有这些朋友,就不需要魔鬼了
约伯错在哪里?错在他太优秀了,连魔鬼都受不了。
约伯已经很痛苦了,结果他周围的朋友怎麽样?我们看《约伯记》第二章之後,魔鬼就没有出现了,为什麽?他的这些朋友都出现,不需要魔鬼了。他的朋友可以替代魔鬼那个角色了!
本来可能约伯还满坚定的,受苦当成吃补,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你真的要安慰我的话,你听我讲就好了。」因为我们常常安慰人的时候去教训人,对那个人你其实不太知道他里面的情感,就告诉他:「你应该要做什麽,你应该不要怎麽样。」约伯的朋友,就是这样。
学辅导的人都清楚,同理心很重要。你能够同理他吗?你能够了解他吗?
你离开上帝好了啦!你死了算了啦!
当约伯在天人交战的时候,他非常的痛苦,他满身都长了疮。比得癌症还痛苦,他等於是得了绝症,而且这个绝症是身体不断疼痛的,是别人都会远离他的。连他的太太告诉:「你离开上帝好了啦,你死了算了啦!」因为他太太看到他真的太痛苦了。
我不觉得他的太太在咒诅他在骂他。他太太真的是看不下去了。有可能觉得,看他还有没有一个解脱之道?约伯自己也在求死。约伯一直在咒诅自己的生辰,为什麽他有这种想法?为什麽他太太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人是想要逃避的。
当我们无法去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想逃避是最容易的,我不去面对是最好的,我继续去做鸵鸟好了。找不到方法的时候,我这样就可以一了百了了,我就可以不要收拾烂摊子了,有什麽关系呢?这是多数人的想法。
《约伯记》之所以成为着名的故事,正因为约伯没那样做。他只是抱怨,这也是他活下去的方法,他必须把他里面的苦说出来,把内心的不满说出来。如果他没有这个抒发,我们看约伯记会更痛苦。约伯的诉苦很冗长,讲到40章这麽多,到42章才开始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定是你上辈子造了什麽孽?
《约伯记》从第2章开始到41章,这40章的里面,就是约伯不停地跟他的朋友在对话。其实这段对话是需要的,他的朋友好像看起来很残忍,幸灾乐祸:「你一定犯罪了,你一定做错事情了……」告诉约伯你怎样怎样了。其实,这岂不就是约伯里面的疑问吗?只是透过他朋友的口说出来。
我们常常有那种想法,遭遇不好的事情是因为做错事情。中国人特别有这种想法,一定是你上辈子造了什麽孽……所以你现在得了报应。
《约翰福音》第9章说,有一个瞎子,他从生下来就看不见了,连耶稣的门徒都问耶稣说,这个人看不见,是因为他有罪呢?还是因为他父母有罪?耶稣告诉他说,不是的。不是因为他有罪,也不是因为他的父母有罪,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
「为什麽是我得癌症?」「我得癌症是为了『造就』谁吗?」如果你是基督徒,或许你会问一个问题,「上帝啊!要显你的荣耀为什麽我要这麽辛苦?那我也很无辜啊!」。不只癌症,人生中很多事是「我没有犯错」、「我受到迫害」、「我工作遇到不好的老板了」、「我上课遇到很坏的老师」、「我结婚嫁错人了」都是「我无辜」。你因为有很多你觉得都「不是我的问题」,所以我有权利去抱怨,我有权利去质疑,我有权利去骂人、责备人。
我们发现没有答案,没有答案才是真实
在《约伯记》40章,约伯有很多的问题,他可能提不出来,他只能问上帝:「为什麽是我?」故事中,他那三个朋友,说出一般人内心的话:「他犯罪吗?」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我们碰到不好的事情,我们会开始去问很多的问题,结果我们发现没有答案。我们周围就常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不断地问问题,可是重要的是怎麽样去面对问题呢?会不会我自以为意呢?
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人定胜天,我们也习惯认为这个世界所有一切都是我的,我们甚至认为我永远不会死,因为我根本就不去、逃避去想死的问题;我认为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我的,别人不可以拿走的。如果我生病了,上帝是你的问题。
可是,人会永远不死吗?我们有的东西就永远不会失去吗?只要我努力,自以为的幸福就不会失去吗?不见得吧!
就像我的小孩,他们小学时两年会换一次班。一、二年级,他非常喜欢那个老师跟班上同学,所以当要换班的时候,他就说了:「为什麽我们要重新换班呢?换那个老师也不知道怎麽样。我可不可以不要换呢?」我说:「当然不行啊,这学校的规定嘛!」他说:「那我是不是应该留级,然後重新让那个老师来教?」,我说:「你别傻了,这是不可能的,小学没有人留级的。」
对小孩来讲,当他握有一个东西,他就认为那个是最好的,他觉得不要换。我们也常常认为我们手上的东西很好。我们的际遇,我们所碰到的东西,我舍不得去换,我舍不得去改变。
我害怕别人说出我的问题
多数人不愿去谈生论死,从某个程度是因为我们安逸习惯了,我们喜欢安逸,我们害怕面对挑战,我们害怕在挑战中,我可能会失败,所以我不要改变。於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我们开始去喋喋不休,开始一直去问很多的事情。特别是当别人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喜欢做审判官,去告诉别人应该怎麽做。
为什麽我们那麽喜欢审判?因为我的内心里面的问题比别人的可能更大,我们害怕别人说出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先拿起一个石头去打人,免得我被石头打到。
我们喜欢去做老师,去指导别人,因为我不喜欢自己站在战场上打仗,我不喜欢自己去面对问题,所以我就很热心地去帮助别人,去看他的问题在哪里,去指导别人你应该怎样。其实在那个里面,有很多是我也有问题,不见得是他的问题。
约伯的三个朋友去看到约伯,在那里陪了他七天七夜,安安静静地等候,到後来才受不了。他的朋友已经非常「够朋友」了。可是,至终还是觉得受不了,要说一些什麽话。
约伯怎麽能够从天人交战走到「亲眼见主」,他问了上帝很多问题,上帝都没有回答。後来,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非常非常渺小的。上帝告诉他说,我造这个大地、这个自然的时候,你在哪里?有很多事情是你不能明白、不能理解的,可是你现在却想要知道答案。就好像一个小孩子跑来问老师,为什麽我要做这麽多的习题?为什麽我要被考试?为什麽我要这麽痛苦呢?老师会告诉你说,因为你的一生里面会面对很多挑战,你现在没有好好装备好,你以後就完蛋了。
癌症病人和约伯很相似,病人刚生病时,也有很多问题,包括医学的问题,生命的问题。问了几年之後,你会发现,医生回答的医学问题,你能理解的基本就是那些,不能理解的,在多说也听不懂;而有的问题,医生已经坦然地告诉你,现代医学也没有答案。
癌症使人更珍惜生命
有些存活的癌症病人会告诉你,他要感谢自己得了癌症而不致於死。因为癌症,使他更珍惜生命,更知道怎麽保养身体,这就是一种「提升」,提升到更好好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希望有好的结果,好的境界,就要付出努力、付出的代价就是努力。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啊!可是我们都希望我们能够很丰盛,我们期待我们成长不需要付代价。我希望我很有钱,可是我工作的要轻松。
我们都希望有好的果,可是我们撒的是什麽种子?我们种的是什麽?我们不能期待别人撒种、别人耕种,而我们只做收割。希望有丰收,一定要经过每一个过程,才可能有丰收。
约伯的人生已经达到一个很好的境界,可是上帝可能希望他有更好的境界。我们身边很多人却觉得自己很幸福,也许你会说我对自己对家庭都很满意、很满足了啦!上帝,我不希望再被提升了,我觉得这样就好了。
你真的觉得你很满意状况吗?
约伯「亲眼见主」的时候,他讲一句很着名的话,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什麽叫作「风闻」?「风闻」是二手的资讯,「风闻」是我听到了,我没有经历,我没有看到。比如,我听说有一个餐厅的菜很好吃,我一定要去吃过了,我才知道那个餐厅的菜好不好吃。我听说上帝很好,我知识上知道耶稣爱我。很多在教会成长的孩子,他都知道。上帝很爱我啊,我不会有问题的啦,上帝应该祝福我一帆风顺啊!如果做基督徒就一帆风顺,上帝很爱我的答案等同於成功跟一帆风顺。那麽,上帝公平吗?
你希望自己只在广告上、食谱上看看美食图片和高贵的餐厅,从来没有想过哪一天可以真的走进那一家「风闻」的餐厅,享受那大厨的佳肴吗?
人生的好事都是我们应得的吗?
撒旦的问题:「你把他的一切拿走,他就不会理你了。」其实每一个人受祸和受福的几率是一样的。关键在当我承受这一切的时候,我所表现的态度,就让自己显得不一样的,这也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别人无法复制的。
你的公司可能给你一些不平等的待遇,你会祷告为什麽是我受逼迫;可是当你中统一发票、签威力彩中了的时候,你会去问上帝说,为什麽是我吗?
我们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在平安稳妥的时候,在外面逍遥、吃喝快乐的时候,上帝,你在那边先休息一下,等我玩好了的再回来跟你说谢谢。那种人也还不错;大多数的人是玩耍了半天还不知道说谢谢,觉得这一切是我该得的,是我努力得到的。
基督徒每天吃饭要谢饭?每天要做三次很累啊!饭不是我自己煮的吗?饭不是我自己赚钱去买菜回来的吗?为什麽我要谢谢上帝?当我们有很多好事的时候,我不见得会记得找上帝;可是当我痛苦了,当我有问题了,我就开始「上帝,怎麽办?怎麽办?」可是那个问题可能是我自己闯的祸啊!我应该去解决那些问题的,我应该去问上帝:「那我要做什麽?我有什麽要改变的?我有什麽要做的?」而不是只问上帝:「上帝,那你来给我一个神蹟吗?你来改变甲乙丙丁,好让我变好。」是这样吗?
不要只停留在「风闻」的阶段
以癌症为例,一人得癌,全家都陷入愁云惨雾,不只癌症病人,全家人在生活步调及情感上都会有极大的变化。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常常会祈求上帝,你去改变对方就好,你去改变我的环境,去改变那个逼迫我的人,我就是不要动,我就是不要改变。如果你的祷告是这样,对不起,你还在「风闻」的阶段。癌症病人要有别开生面的人生,一定要先从自己改变做起。
世界不会改变,除非我先改变;环境不会改变,除非我先改变。如果我的心真的到一个地步,我死心了,那就真的回天乏术。倘若我知道不是去埋怨就会改变的,当自己要开始改变的时候,困局才开始会有不一样。
对约伯来讲,他的遭遇很无辜,可是他对神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第一章,上帝对约伯描述的话是正确的,他敬畏神。约伯即使经过了那麽多的事情,他仍然持守敬畏神,他没有离开,即使撒旦做了那麽糟糕的事,他的朋友对他的帮助也不大,可是他仍然在那里,在绝望中向希望问好,他没有放弃过。他没有真的去寻死,他没有真的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他永不放弃,这是约伯。他能够站起来是什麽?他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到42章,当然我们会说,哇,他所有的祝福都翻倍了。
对非基督徒以及一般癌症病人而言,也可以这麽理解:约伯遇到再大的灾难,他都永远没有没有失去信心,放弃希望,相信世间天上有爱。这样的信、望与爱一直没有离他而去。因为如此,《约伯记》有Happy Ending ,约伯加倍蒙福。
要蒙福要先祝福别人
他祝福加倍有哪些关键?
当他风闻有神,当他亲眼看神,第6节,他说「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他开始反思自己,他开始反省。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人没有办法反省自己,他只能继续在那个苦境当中。
第二、上帝告诉他说,你要去为他们祷告,第10节,「约伯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约伯从苦境转回」,他反省他自己。并且去为那些逼迫他的人祷告。那就很很困难了。
基督教一个定律非常重要是,当我们想要蒙福的时候,我要先祝福人。比如,很多癌症病人康复之後,留在医院里当志工,帮助其他的癌症朋友,安慰治疗中痛苦失依的病友。你发现这些人越活越健康、越快乐。
我们去祝福别人的时候,我就蒙福。当我去祝福那个人,那个人配得,祝福就会临到他身上,不配得就弹回,回到我的身上。 当约伯愿意去祝福的时候,当他不管别人配不配得的时候,他开始蒙福。
所以,约伯可以从苦境转回的两个关键是什麽?第一个是懊悔;第二个是祝福人。有一天,你碰到大困难的时候,你要想的你要做什麽?你是反思自己,然後你要去祝福人。当约伯这样做的时候,他所有的家产都加倍;他所有的一切都蒙福。对约伯来讲,其实,他後面会不会蒙福加倍,不一定那麽重要,可是他能够脱离苦境,这就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作为约伯的朋友,要怎麽办呢?
把困难说出来,会有「宣告的力量」
我们谈一点危机协谈的艺术,你要怎麽去安慰陪伴有需要的人?
第一、请你好好去听。倾听什麽?倾听有两个东西。听这个人讲的话,还有,你的耳朵要向圣洁的心灵打开。第二、你可以问什麽?带出他心里的感觉。不要去问是和非,你要去问的是医治他内心的情绪跟感情。事情的是与非是不一定的,不是我们能够去判断的,可是他的情绪跟感情受伤,是需要被医治的。你可以去问他这个部分,他真正在意的是什麽。第三个,代祷。就是在那个地方,他可以得到医治,启发式引导他用他自己的话说出来。
华人比较不善表露情感,也不擅言词。可是你就会发现,为你祷告的人告诉你说,你要自己祷告,为什麽?当你自己祷告的时候,当你自己从你嘴巴里面说出来的时候,会有「宣告的力量」;当你自己从你嘴巴里面说出来的时候,那个「劫」就破掉了。可能你是流泪说出来,可能你很痛苦说出来,可是当你讲出来的时候,话语是有力量、是有能力的,它就会发出功效来。
《约伯记》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里的故事
《约伯记》是一个故事,它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里面的故事。癌症病人受到身、心、灵的强烈打击,生命很明显地就处在苦难的里面。我们对自己罹患这麽重大的疾病,从否定、控诉到勉强接受,就像约伯去听撒旦的声音,他去听他自己的声音,他去听他朋友的声音。直到最後,约伯能够安静下来,使他听到上帝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安静,等待奇异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