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摄护腺癌病人发现期别较晚
口述 / 许志魁医师 (泌尿外科)
整理 / 郑春鸿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主任)
摄护腺特异抗原PSA,最早大约在1980年代开始被应用在摄护腺癌症的筛检。很快地,90年代之後,欧美国家就大规模地用在摄护腺癌的筛检。在这段时间,因PSA的检查,「抓」到了非常多的摄护腺癌症的病人,也让这些癌症的病人去接受各种新的治疗方式。譬如他们现在有机器人的手术,很多的病人接受这样的治疗。
早期摄护腺癌症是否积极治疗有争议
但最近,他们发现这样大规模的筛检之後,他们虽然「抓」到到很多必须立即接受治疗的摄护腺病人,但也有不少非常早期的癌症病人,摄护腺PSA值也不是特别的高,属於比较早期的,比较低恶性度的肿瘤也被「抓」到。
现在有个争议点,这些PSA指数比较低、肿瘤细胞恶性度比较低的病人,是不是有必要去接受这麽激烈的治疗手段?比如做根除性的手术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任何治疗都会有其副作用与并发症。以手术治疗来讲,最常见的副作用与并发症可能有尿失禁的问题,也可能影响到他的性能力、性生活;摄护腺癌的其他的治疗,包括放射线治疗也可能会产生後遗症,包括出血性的膀胱发炎、放射性的大肠炎等等;其它像贺尔蒙的治疗,去掉男性贺尔蒙之後,可能对其心血管的问题会有显着的影响。
所以对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长辈,如果他的摄护腺肿瘤是比较低恶性度的,PSA指数又不是很高的,比较早期的摄护腺癌症,我们是不是要给他做这麽积极的治疗,目前在国外还是有争议的。
台湾摄护腺癌病人发现期别较晚
在台湾,黄种人相对於国外黑人或白种人来说,其摄护腺癌发生率是比较低一些。可是很遗憾地,在我们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统计,发现接受治疗的摄护腺癌症病人,其癌症的期别相对於欧美似乎比较高一些,也许是国人未接受完整大规模的筛检,目前发生摄护腺癌的病人,很多都是比较有症状时才来接受治疗,他们的癌症期别比较晚。我们会强烈建议台湾男性朋友们,还是定期做PSA筛检。
未来,或许经过大规模的筛检之後,台湾也会进步到像欧美的情况,发现较多早期的癌症病人,一些不需要接受治疗的病人。但至少在目前来说,我们的筛检率离欧美还是有一段距离,我们会强烈建议台湾男性朋友们,还是早期接受摄护腺癌症的筛检,会有比较好的摄护腺癌症的预防。
确诊摄护腺癌要做一系列检查
针对癌症的发现跟治疗来说,经过筛检之後,如果怀疑有癌症的可能性,就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摄护腺癌症,诊断唯有靠切片,所以当筛检出PSA比较高,我们会建议做进一步的摄护腺切片穿刺检查,如果这样的检查结果也确定有癌细胞的存在,下一步就是要订出临床癌症的期别。
怎样订出摄护腺癌症的临床期别呢?我们会安排一系列的检查,基本的包括骨盆腔的核磁共振检查,目的是要检视摄护腺的包膜有没有被肿瘤侵患、摄护腺旁边的储精囊有没有被肿瘤侵患、骨盆腔有没有被肿瘤侵犯、骨盆腔内的淋巴结有没有肿瘤的转移。
接下来我们会针对几个摄护腺经常转移的部位做一系列检查,包括肺部可能会做X光片的检查,看一下有没有肺部的转移;骨骼也是肿瘤经常转移的地方,可能会做全身的骨头扫描,看骨骼有没有受到癌细胞的影响。
经由这一系列检查之後就可以订出基本的癌症的临床期别,根据临床期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帮你做切片检查的时候,除了一部分是确定你有没有癌细胞的存在,第二部份我们会确定癌细胞恶性度。
治疗积极与否,年龄是一大考量
我们可以把摄护腺癌归类为低恶性度、中等恶性度、高恶性度。不同的恶性度将来癌细胞转移与进展的速度会是不一样的。切片的结果如果是高恶性度的,癌症期别又是比较高的,第二期、第三期以上的,当然会建议一定要接受癌症的治疗。至於要选择哪一种癌症治疗,我们会有很多其他考量的因素。
我们也知道摄护腺癌相对其他癌症转移与进展的速度是比较慢一些的,因此对70岁以上年纪较高长者来说,如果他的身体状况又不是非常完善,我们可以考虑不去做太积极的治疗;至於如果发现摄护腺癌的朋友是属於比较年轻的族群,50多岁的,或更年轻的族群,因为男人的平均年龄可以达到79、80岁,病人未来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所以我们会建议这些族群采行比较积极的治疗,甚至於可能会建议做根除性的手术,这样才有机会把癌细胞完全的从身体内拿掉,将来是有百分之百治癒的机会。
病人有没有慢性疾病也是治疗的考量因素
另外,还要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果病人本身有很多其他的慢性疾病,包括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心肺功能不好、心脏病,曾经做过心脏手术、心导管等等,这样的病人将来因为这些慢性疾病而往生的机率比摄护腺癌症者会高很多,且我们也知道摄护腺癌症如果接受积极性的治疗,可能会加速这些慢性疾病的恶化。
所以针对这些族群,年纪比较大的长者,或身体有很多慢性疾病的族群而言,可能就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治疗方式。而对於低恶性度的癌症族群,他的PSA也不是很高,肿瘤恶性度是6以下的,我们也会保守密切观察,再做进一步治疗的选择。
根除性的摄护腺手术才能治疗癌症
摄护腺癌症的手术治疗很多,大家可能听过雷射手术、绿光手术,但我要郑重地澄清,这些雷射手术包括绿光、红光等,基本上都不是针对摄护腺癌症治疗,它是针对传统良性摄护腺的增生、肥大的治疗手术。
这样的手术并没有办法把整个摄护腺根除掉、拿掉,它只是把摄护腺尿道这条路打通。我们知道,摄护腺癌症好发的位置,其实是在摄护腺边缘周边的地方,如果我们只把中间的部分挖掉、用雷射去烧掉,其实对摄护腺癌症治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真正摄护腺癌症的治疗是要做根除性的摄护腺手术,根除性的摄护腺手术在过去是传统的开腹式手术,它的缺点会有比较大的伤口,手术後伤口的疼痛会比较厉害,恢复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手术後须给比较强烈的止痛剂,甚至可能需要腰椎的区域麻醉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止痛效果。近十几年来发展微创手术,也就是腹腔镜手术,它的好处是只需要五个一公分左右的小洞就可以完成摄护腺摘除的动作,不仅伤口小,相对地它的好处是手术後伤口恢复会比较快,伤口的疼痛也会比较改善,手术的出血可能也比较少一些,这就是微创手术的好处。
机器人手臂腹腔镜好处是在医生
近几年腹腔镜的微创手术在国外、台湾有一个重大的发展。至於达文西机器人手臂腹腔镜手术,这样的手术对病人本身来说,它的好处跟传统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是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它最大的好处是在医生身上。
医生藉由机器人手臂的操作,可以有更稳定的切割与缝合,所以对医生体力的负担会减轻些,但相对地要会花更长的手术时间设定这些机器手臂,才能达到完整的手术。当然机器手臂的微创手术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最大的缺点是这样的手术医生不再藉由他的双手,只藉由他手上的器械去触碰病人的肿瘤,而是透过电脑、机器,再藉由机器手臂来传导做手术,所以医生对於肿瘤本身就没有一个实体的感觉,完全单靠视觉去判断。
这样的手术,医生需要非常有经验,才能去判断每一地方可能有肿瘤的存在,可能需要更小心,可能需要保留更大的安全距离、安全范围;而不像传统的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可以藉由器械的触碰知道这边可能有肿瘤的存在,我们要做更保守一些、更安全一些等等。
尿失禁与否和尿道长度有关
摄护腺根除手术最常发生的两个副作用,一个是尿失禁,一个是性功能的障碍问题。手术後会不会发生尿失禁的问题,关键点在於先天的有功能性的尿道长度,有功能性的尿道长度越长,将来恢复到正常控制排尿的机率是越大的;如果病人先天上功能性的尿道是比较短的,或你摄护腺体积非常大的,间接造成尿道长度较短的话,病人将来发生尿失禁的比率、机会是比较高的。
以和信医院的经验来说,接受根除性的摄护腺手术,不管是微创手术或传统开腹式的手术,发生无法控制尿失禁的比率大概在10几个百分比,所以大部分超过八成的病人还是可以达到控制小便。
三、四成的病人能恢复满意的性生活
接下来谈到男性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性功能障碍的问题。
过去传统根除性的手术就是把摄护腺与周边一次的拿乾净,当然就会破坏到性神经的部分,也就是供应性器官的血液供应血管。这样的手术後发生性功能障碍几乎是百分之百。
但以近几年的发展来说,针对特定的病人,他的癌症如果是比较早期的,术前临床的分期来讲,可能是比较没有怀疑摄护腺包膜的侵患,如果我们认为他的性神经是可以保留的,肿瘤没有侵患到这部分,我们可以做性神经保留的根除手术,可以保留单侧或两侧的性神经,他将来可以达到满意性生活的机率相对是比较高的。根据过去的统计,保留性神经大概有30%-40%的病人能恢复满意的性生活。
但我们知道性神经是贴在摄护腺包膜的两侧,如果它的包膜有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若要保留它的性神经,可能对他的癌症治疗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可能癌症肿瘤没办法完全拿乾净。只好就做根除性的手术。
我们要如何去预防摄护腺癌症的发生?摄护腺癌症是男性特有的疾病,目前发现几个因素可能会导致摄护腺癌症的发生:
1.致癌物质的接触:包括抽菸,这已经被证明跟很多癌症有关,不单是肺癌,甚是跟男性的摄护腺癌也有很大的关系。
2.爱吃西化、高油脂的饮食:这也是造成男性摄护腺癌症发生的原因。
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度的运动,控制我们的饮食,维持我们的身材,这样对摄护腺癌症的预防会有一定的效果。当然如果你已经到了摄护腺癌症好发的年纪,接受摄护腺癌症的筛检,才能早期发现摄护腺癌症,进一步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