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医关系?此刻简单易懂

[最後编写日期:2013/11/06]

文 / 郑春鸿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主任)

  和信医院身心科及社服室举办的「癌症病人家属关怀会」,邀请家人已经逝去的家属来参加。这虽然是一个遗族彼此倾吐与挚爱别离经验的聚会,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团体哀伤治疗的活动。
  现场不论亲人才刚离去三个月,抑或已经与挚爱分别了十年的家属,一提起往事无不泪湿襟衫;不过,他们能在非常艰难的情感挣扎下,重新回到亲人离世的现场,代表着他们已经相当程度自我疗癒了人生最不堪回想、最哀伤的痛苦。
  而身为医院的工作者,我们更不能忘怀的是还有许许多多一直没有整理好心情,来面对家人已经远离的家属,他们仍沉缅在忧苦之中。
  「我们可以帮上什麽忙吗?」
  这不只是对仍绻曲在哀伤之中打转的家属的呼喊,也在为原以为亲人已经远行,不再哭泣的自己做内在的医治。
  的确,这样的关怀会,对遗族,对医护人员、社工人员都是极重要的学习、反省、体悟与发现。在与会不同角色的人,彼此泪眼相对的时刻,什麽是「病医关系」已经毋庸长篇累牍的学术赘述,因为它就像阳光可以温暖人心,是那麽简单易懂。
  就在遗族愿意把内心幽禁深处的伤口缓缓在你眼前打开的那一刻,医院的工作者就全然地理解了自己所做的工作和其他职场有多麽不同。当遗族对陪伴着过世亲人走过最後一程的医院同仁表示深深地感谢时,也让我们顿然发现,原来再多的家属环绕即将远行的亲人,似乎也难免慌乱;若得无私、慈爱的医护人员一路相随,始得圆满。医院工作者何其有幸,可以在这阴阳交会的时光之中,为往者送行;也宽慰了生者。
  在关怀会上也让我们看到,的确,现代医学的昌明,基本上只能做到「偶尔的治癒与经常地为病人解除痛苦」(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而上帝给医护人员最大的恩典是可以不断地安慰病人(to comfort always),这是医者最高的价值。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