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乳癌,婚姻反而更甜蜜

[最後编写日期:2011/11/22]

整理 / 记录:郑春鸿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主任)
  
  
  
  郑春鸿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务部):很羡慕您可以常常去探访病人,参与他们的故事,可以去祝福很多人。谈谈您怎麽跟病人接触?
  
  
  
  我也是乳癌病人……
  
  
  
  谢富丽小姐(本院资深志工):我也觉得这是对病友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祝福,我在这个使命中,是受惠最多的。
  
   日前,陈启明医师请我到他的诊间。一进门,有位病人正在哭,一直在讲述她的故事,经介绍後,陈医师请病人继续跟我说她的故事,原来这是陈主任特别的安排,因为他知道病人对曾经走过这条路的病友有一种特别的信任感,希望我先以过来人的身分和她分享经验。
  
   我的工作是去探访乳癌的新病人。我一到病房会先自我介绍,告诉病人:「我也是乳癌的病人」,已经走过多久了,我在病房服务多少时间了等等。多数病人一听到我也是乳癌的病人,都会很愿意把她心里的问题说出来,我们就是希望病人能开怀地告诉我们心中的郁卒,因此我们都会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希望病人先讲,我们再针对她的问题回答。我们不懂的问题,会去问医师,再把正确的答案告诉病人。
  
  
  
  有因乳癌离婚,有因乳癌家庭更亲密
  
  
  
  郑春鸿主任:太太得了乳癌,家庭和婚姻难免有影响。事实告诉我们,幸福家庭的经营,必须要太太、先生和子女们一起努力。您看到的实况如何?
  
  
  
  谢富丽小姐:我直接说,因为得乳癌而和先生离婚的病人不能说少,不过,在我们医院,因为我们非常关心病人的心理辅导,虽然仍见因乳癌而离婚的病人,但我们也看到因太太得乳癌而家庭更亲密。
  
   太太得乳癌之後,有些先生反而比太太更焦虑,太太没有得忧郁症,先生却因此得忧郁症,先生去看身心科。我们看到,太太生病之後,先生对太太的关心付出是加倍的,可是他不知道怎麽去找正确的谘询,只有知道私下担心。後来,他们慢慢的走出来之後,我们都会建议夫妻去参加公益活动,发现他们的婚姻生活反而因为乳癌而更加甜美,这样的例子也述说不完。
  
   而有不少乳癌病人在康复之路上,发现乳癌不是一个尽头,发现她离婚之後反而更快乐,原来她待在那个家庭本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温暖的家庭。走出来之後,反而觉得得到真正人生的快乐。
  
  
  
  太太乳癌手术後先生就不见了
  
  
  
  郑春鸿主任:您会不会觉得乳癌病人特别需要家人,尤其是先生或男朋友的陪伴?
  
  
  
  谢富丽小姐:的确,尤其是多数乳癌病人都经过手术切除乳房,这对於女性来说,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我就曾经碰过,先生一开始会带太太来我们医院,确定太太是乳癌并且要切除乳房,太太手术之後,先生就不见了,不见踪影了,试想,这对病人有多大的打击啊!我们除了陪着这样无助的太太沟通聊天之外,也参与他们家庭上的协调。虽然常常很难去介入这样的困境,但是我们都尽力为病人做一些心理辅导。
  
  
  
  乳房要不要重建,夫妇吵架
  
  
  
   我探访的病人家属中,就有些观念偏颇的先生会坦承告诉我,切除乳房的太太带出场会让他颜面扫地。还有些病人的先生会直接问我:「谢小姐你有没有重建,我可以问你乳房的问题吗?」我说不介意,我既然来探访,就希望可以多谈。我告诉他,我没有做乳房重建。他问:「你先生不在乎你的外观吗?」我说,没有做乳房重建,我一样可以打扮得美美的,打扮得很有朝气,人家从来不知道我是一个乳癌的病人。他说:「可是我太太就没那麽乐观,我於是叫她要乳房重建,她就是偏偏不要。」这个问题也可以变成他们夫妻俩个在病房里面的茶壶风波,住三天就吵三天。
  
   另外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先生在太太手术之後,到病房看她另一侧胸部没了,就不来了,都没有探访,连接回家都没有了,这是病人最无法接受。先生这样的反应,使太太更没信心,她回到家就是哭,没办法走出去,甚至连市场都不敢去,主要就是另一半没有给太太支持,总觉得走出去怎麽打扮都再也没有美丽的外观,自己心里上的这种压力增高,是无形的,会累积更高的。
  
  
  
  乳癌病人不敢面对性生活?
  
  
  
   除了外观之外,不少乳癌病人也会视性生活为畏途。刚刚我碰到一位乳癌三年多的病友,目前她是因为复发回来,要再做化疗。因为我跟她很熟了,我就直接问她这个比较隐私的问题,她说她这三年多来都没有性生活,因为她不敢,「长辈」也劝她不要。这种把乳癌污名化,没有医学常识的「长辈」,经常出现在我们病人的口中,乳癌病人被他们劝说得了乳癌就不应该跟先生有性生活,真是天大的无知与谎言。
  
   听信这种错误观念的,不只是一些欧巴桑病人,连二、三十岁的乳癌病人都不敢面对。我会跟她们讲,日子一样要正常地过,要回归到正常生活,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我们要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了解,这样才不会恍惚,不敢去面对性生活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等於你心里每天都存有一种恍惚、害怕,焦虑不安的心态,这不切实际呀,这样身心就不健康了。
  
  
  
  性生活美满的家庭会更快乐
  
  
  
   单就疾病而言,我不认为乳癌对婚姻有不好的影响。乳癌的病人不要想胸部已经切除了,就不好意思让对方看到你伤口,无论你有没有做乳房重建,都应该坦然地面对自己新的身体。我碰到有些病人甚至做了重建,她的胸部还是不敢让先生摸到,睡觉时以前的性感内衣都不管穿,改穿很大件的睡衣。我会告诉她们,你一定要穿得更性感的内衣,让你的性生活美满,你的家庭才会更美满,我也是这样做,成果很好。这负面想法的个性一定要改,不能去避开问题,性生活绝对是婚姻的重点之一,是家庭的重心之一,长期没有性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之後,当你还想要挽回的时候,也许已经失去了,追不回来了,为时已晚了,所以我们要及时把握。
  
  
  
  得了乳癌,我以为生命到了尽点
  
  
  
  郑春鸿主任:您都是这麽勇敢走过来吗?谈谈您的来时路。
  
  
  
  谢富丽小姐:我刚得了乳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好像到了尽点。有一次我要来和信医院做化疗,我从我们家搭计程车,一上车我说我要到和信,计程车司机跟我说:「你要到和信,那是一个感染医院。」那时候慈济大楼还在盖,他叫我在立德路口那边下车,他说和信是一个感染医院,他不载我进来,就在那边叫我下车,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可是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计程车司机的名字。我就从慈济大楼那里下车开始哭,哭哭走走,哭到和信。
  
   见了谭传德医师,我有把这个情况告诉他,进去诊间看他,我都还在哭。谭传德医师跟我讲了一句很安慰我的话,他说:「生病不是你选择的路,那是因为计程车司机不了解,其实癌症不是传染的疾病。」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癌症不会传染,原先我以为我的癌症会传染,碗筷不敢跟人家共用,我一直避开,我一直想我会传染疾病给人家。我要感谢谭传德医师跟我讲了那一句话,让我更加有勇气去面对我自己未来的路程。
  
   後来我发现得了乳癌反而是一个很好的转捩点,我现在把我的家、我周遭的生活做了一个全面的调适。现在,我的家更美满,我自己我本身甚至於我自己在煮饭的时候,都觉得我真幸福,我亲戚朋友包括我姐姐、妈妈来,都说很少看到人跟我一样天天那麽开心。我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人。
  
  
  
  时间和喜乐是乳癌的良药
  
  
  
  郑春鸿主任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女性的癌症病人,哪些特有的问题?您都是怎样和病友意见交流的?
  
  谢富丽小姐 (本院资深志工):我和的病友常在医院走廊上会碰面,有些人会抱抱我们,那种被抱的感觉让我们彼此都感到很温暖。病友对我们信任,我们就要做得更好。比如,我刚(上一期)提出的全乳切除後的性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做一个公开卫教,书面上的、正面的答案给病人,因为据我所知,太多的病人有这方面的迷思。
  
  女性的癌症病人有比较多家庭的问题,以我自己来讲,十年前一开始生病的时候,资讯没有像现在这麽多,我所要知道的,不知道怎样去找资讯,甚至不知怎麽问,我那时候只有恍忽,没有办法去面对,只觉得上天怎麽对我。我对公婆OK,我对家人也很尽责,家人的三餐我做得非常好。当时心里想,为什麽我都不外食,还是我会生病,有一种莫名的忿怒、埋怨会一直涌上心头。後来,我慢慢懂得去收集这方面的资讯之後,包括在和信又有余本隆医师的带领,我渐渐的发现时间和喜乐是治癒我们乳癌的最好的良药,心灵上的一个良药。我们要去了解,了解我们的病,才不会穷紧张、害怕;并且要学习怎麽去调适,在日常生活饮食上该怎麽去改变等等。
  
  
  
  先生的鼓励,我走出自暴自弃
  
  
  
  郑春鸿主任:您会不会刻意去淡忘过去的痛苦?您都怎样去安慰「学妹」?
  
  谢富丽小姐:癌症受的苦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打第二针化疗,医师看到我的抽血报告後,跟我讲不能打,叫我回去,因为那时候我不只是血球不够,包括我所有的蛋白质、铁质都不好,医师讲一大堆,那时候我也听不太懂,我就是从和信开始哭,哭到家。回家觉得很绝望,反正就是睡,在家里躺着就睡,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完全是不懂应该怎麽样,一直躺在床上。我先生下班回来问我怎麽,我就讲给他听,一直讲,好像越讲越严重,我就跟我先生说:「我放弃了,我不要做化疗,因为我觉得很苦。」我是一个苦命的小孩,我早就觉得自己苦,现在又觉得没有什麽特别的依靠,我两个小孩也国中了,应该OK了,可以放下了。
  
  我先生安慰我说:「为什麽你会有这种心态?」我说我人生真得很累,那时候突然间我整个人觉得很累很累,我先生说:「你不可以放弃,这辈子我要跟你同进出。」就因为他这句话,我才突然站起来,觉得我不能失志,不能失去的信心,让家人也对我失去信心,我必须站起来积极面对疾病,我需要更多的资讯。於是,我就不断的到台北市去上课,乳癌这方面的课。我会举我的故事来安慰学妹,人都会遇到「过不去」的时候,但只要有爱,勇敢地跨出,一定能超越。
  
  
  
  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笑脸迎人
  
  
  
  郑春鸿主任:很感人啊!其实全乳切除的病人也不要太妄自菲薄,我特别去找到了一本书:美国康乃尔大学苏珊•布朗米勒教授 (Susan Brownmiller)写的《女性特质》 (Femininity),特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吸引人的地方。乳房当然是女性特质之一,但是作者就提到,他所谓女人的皮肤、动作、情感、发型、服饰、声音,还有甚至她的雄心,都是可以吸引男性的,所以女性的特质不只是乳房。
  
  谢富丽小姐:所以我都会跟病友说,日常生活就是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有朝气,让先生回来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你不是人家俗称的黄脸婆,而是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个小姐,待在家里等他。乳癌的病人,尤其一定要让自己更有朝气,不只外表,内在也要很阳光、很健康。现在的我,比以前更温柔更优秀,我觉得我先生比以前更体贴,不能光要求我们的另一半对家庭的付出,我们也要付出,这是相对的互相的。
  
  
  
  更用心和小孩相处温馨互动
  
  
  
  谢富丽小姐:我以前跟小孩相处会在小细节过不去,比如说告诉孩子某些事情你应该怎麽样去等等;现在我就会换个角度去说:「需不需要妈妈帮忙?」他就会很自然说不用,他会自己去做。我老二毕业得校长奖,800块奖金,他马上到高岛屋买个礼物说:「妈妈我这800块的奖金,买礼物送给你,祝你母亲节快乐。」我家老大他第一次去打工,回来跟我说:「妈妈这是我第一次打工赚得钱,送给你。这个礼物你绝对买不到的。」我一拆开看,是我英文名字的项链,我好开心。家里小细节互动很重要,妈妈爸爸有改变,小孩都看得到的。
  
  
  
  「你愿意跟我聊天吗?」
  
  
  
  郑春鸿主任:您是很受欢迎的志工,谈谈您的感想。
  
  谢富丽小姐:我非常爱我们的和信医院,你看我一做就做这麽久。有一次我在捷运上面,有一位小姐问我:「小姐你要去哪里?」我说我到和信,她说:「你去和信是…」我说,我到和信当志工。
  
  她说:「我一路观察你,发现你沿路怎麽这麽快乐,我被你吸引了。」他知道她也是和信的病人後,就跟她说:「你愿意跟我聊天吗?」然後我们就开始交谈,我说我每次要到和信的心情都是非常的快乐的,因为我觉得我每次来服务都会做出很有意义的事,如果我自认提供给病友的资讯不够多,不够正确,我就会积极地再给她更正确的资讯。我们逼路谈到和信已经变成是好朋友了,我现在来和信改骑机车了,我为了来当志工,买了一部机车。(全文完)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