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579,健康人人有

[最後编写日期:2013/10/30]

文 / 詹文华(营养师)

「蔬果五七九、健康人人有」,是台湾癌症基金会自2004年起推动的防癌口号。大家对这个口号都很耳熟,但在谘询卫教过程中发现,若进一步讨论其内容:究竟是每天要吃五种以上蔬果?还是五份以上蔬果?常常发现大家就不一定能正确回答了。
  「蔬果五七九」是建议大家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每日吃到足量的蔬果(如下表),而且应选择当季、如彩虹般多颜色的各类蔬果,以摄取其中的植物营养成分,降低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发生机会。


 

  国人在蔬果摄取量的饮食状况是如何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在2012年调查一万多名国人蔬果摄取情形,发现8成并没有达到每日摄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其中以学生族群达成比率最低!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在2010年调查台湾儿童饮食习惯,发现三成六的孩子并没有每天吃蔬菜的习惯、将近一半的孩子则是没有每天吃水果!许多研究证据指出,蔬果摄取量不足够,会造成营养素缺乏、不均,是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成因;因此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营养策略到各国国家的国人健康饮食指引,都把「多吃蔬果」列为重要指标,鼓励民众多吃新鲜蔬果。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A、B群、C、E等)、矿物质(钙、铁、钾、镁、硒等)、膳食纤维以及叶黄素、茄红素等植化素,具有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及抗癌、抗氧化功效,这是近年来新鲜蔬果摄取量受到重视的原因。每种蔬果所含植化素不尽相同,成分差异也表现在蔬果颜色上,例如菠菜、甘蓝、绿花椰菜等绿色蔬果富含叶黄素,蕃茄、红黄椒、西瓜等红色蔬果富含茄红素,胡萝卜、芒果、木瓜等黄色蔬果富含胡萝卜素,茄子、紫甘蓝、葡萄等紫色蔬果富含花青素,因此除了要摄取足量蔬果外,也要广泛摄取各类颜色的蔬果、遵循「彩虹原则」,这样才能让预防疾病饮食的成效更加强化。蔬果的营养素容易受到高温或酸、硷处理而流失,所以最好少吃加工制品,尽量选择当季、当地新鲜蔬果食用。
  现代人外食机会增加,常把生活忙碌作为蔬果摄取不足的藉口。在商业广告的包装下,许多民众采信「标榜原汁」的市售果菜汁或「号称天然有机萃取」的蔬果营养锭(营养粉)来补充摄取不足量的蔬果,相关产品因此上市。其实果菜原汁经过食品加工的过程,会使大部分的维生素流失,在瓶身标示上所看到的维生素,可能是利用食品工业技术添加得到;就算是标榜不加糖、100%的原汁,仍有业者会添加香精、香料来增添口味;而「号称天然有机萃取」、经加工制程而做成的营养锭(营养粉),仍属加工食品,并不能取代新鲜蔬果。
  医学研究证实,如果每日吃5份蔬果的女性,比很少吃蔬果者,罹患糖尿病的机率少4成;另一研究结果发现,摄取较多蔬果的男性,血液中类胡萝卜素浓度比少吃蔬果者高,且其发生中风的危险性较蔬果摄取少者降低了40%;美国研究指出,每日吃5份蔬果,比起平均未吃到2份的人,癌症的发生率少一半,特别是在口腔、食道、咽喉、胃、大肠直肠等处的癌症,出现明显差异。但是另有些研究指出,若改用蔬果萃取的营养锭(营养粉)取代新鲜蔬果,并没有相同降低癌症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功效,高剂量的补充甚至还造成反效果呢!所以健康饮食的要诀在於均衡饮食搭配摄取多样、多颜色的新鲜蔬果,而非迷信大量吃某一种食物,或跟随流行而补充效果夸大的保健食品。
  大家知道了「蔬果五七九」的好处,建议应该从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开始来着手,以均衡饮食为基础,无论是早餐店、速食店或小吃摊,点餐时应刻意增加蔬果份量,如汉堡中多生菜、搭配水果沙拉,小吃摊加点烫青菜,常选择自助餐「挑菜」吃,便当少油炸、配菜以蔬菜为主,以水果取代点心…,有许多小方法都可以增加我们的蔬果摄取量,如此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及远离疾病发生。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