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疾病找到意义 2

[最後编写日期:2014/05/19]

口述 / 徐圣辉医师 (身心科)
整理 / 郑春鸿主任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

减少物慾才有精神力量

  我们要从哪里看到意义呢?
  首先,我们必须做到很少的物慾需求,很多的精神力量。刚刚我提到,如果我们生活都无忧无虑、享受荣华富贵,吃、穿都很讲究,我们就比较不会想到「人生有什麽意义」这个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手机、上网都很流行,我也觉得它很好用。但是我有点担心的是,它占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还有,电视节目从早期四台,到现在有五、六十台,政论节目里每个人都是伶牙利齿,才思敏捷,有催眠的能力。做了以上这些事情,我们有没有什麽长进?值得我们思考。

用不一样的心情去过生活

  人的心力跟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花点时间,用在对我们成长、人际关系或追求人生目标有意义的事情。有一次,一个退休的国小教务主任生病了,我去探望他,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他告诉我,以前在学校服务,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很穷困的学生,连中餐都没得吃。他的宿舍就在学校里,中午他会把这些学生叫到他家里,请他们吃午餐。这个老师真的让我很感动,他真的很有爱心。
  後来他的情况也变得不太好,我请问他怎麽看待现在不太理想的景况,他说要回去好好看看弘一法师的书。我就好奇上网查一查,看到这一个故事,弘一法师有天跟朋友去庙里面吃素斋,一道菜上来,他的朋友说:「这个菜那麽咸,怎麽吃呢?」弘一法师很淡定说:「咸一点也好、淡一点也好」。这个素斋是庙免费提供,有东西吃他就很感谢,并不会在乎咸、淡问题。我们是否想过?原来可以用这样的心态过生活。

幸福早在你身边

  我最近看一本书是「神圣的愚者」,这是日本牧师樋口和彦写的书,由心灵工坊出版。作者自己是牧师。他说曾经有一个让他很尊敬的老牧师,听完他讲道以後,就跟他说:「你如果要做一个杰出的牧师,就要把你的家当都可以放在一个皮箱里面,当有一天,你需要到远方去传道的时候,你当天就可以带着这个行李,往那个地方去」。可见,这些人都没有很强的物慾需求。坚定的传道使命,让他们可以放下一切,去做想做的事情。
  《外出打战的国王》这也是我在书上看到的故事,国王都有谋士,就是一些有智慧的人在旁边给他出主意。有一次国王就跟他的谋士说,我现在计划要去打某一个国家,打完以後那个国家物产丰富,我就可以得到很多战利品。谋士问他说:「接下来,你想要做什麽?」,国王说要再攻打另外一个国家。然後把四周围的国家都打下来。谋士再问他:「这时候你想要做什麽?」。他国王回答说:这时候我就可以卸下繁忙的公务,坐下来好好享福,吃、穿、用什麽都有了」。智者就跟他说:「你现在不就可以做这些事了吗?」。有的人白忙了一场,可是最後他要的东西,其实就是他现在拥有的,幸福早在我们身边。

去发现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确不必大费周章,白忙一场,忽略原来就拥有的幸福。这故事也引发我另一种想法。经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也许我们已经在家庭、事业上都有一番成就,不用担心经济、小孩的问题了。那麽是不是说,我们就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如果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努力尝试,多得一些经验,也许最後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但是我们走过这一遭,多了人生的经验,我们体会到的意义还是会不一样。有些对的事情,勇敢的去筹划、去执行,譬如做生意,促进经济流通,即使後来没有赚到钱,就算回到原点,跟一个人有一笔资金,连试都不敢试,就把钱放银行里面都不动,我还是比较欣赏前者,愿意尝试的人,会多增加生活的历练与经验,进而发现生命的意义。

善心可以传递给下一代

  许多意义发生在化困难为美事,讲道理人人懂,但不容易真体会,我分享一个经验。有一次,我去看一个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人很谦和,很容易亲近。我问他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什麽?他说:「我现在的困扰是15分钟就会想要小便一次。」因为他得了泌尿系统的疾病。他说他小时候,有一次隔天要注册,妈妈帮他准备注册费,晚上邻居跑过来敲门,跟他妈妈讲说:「我小孩已经有二、三天没有吃饭了,你能不能借我一点钱,让我的小孩能吃顿饭?」他的妈妈二话不说,就叫孩子先把注册费拿过来,让邻居小孩去吃饭。孩子问妈妈,那明天注册怎麽办呢?妈妈说,人家小孩子都已经没饭吃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你的注册费我们可以延一延,再张罗就有了。
  我从病历得知这位病人有一个重度智障女儿。我想了解他有没有什麽牵挂的事情。他提到女儿就眉开眼笑,好像忘了他生病的事情。他说:「女儿带给我很大的快乐,她就像我家里的天使一样,我好想快点出院回去见到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重度智障的小孩,可是父母亲可以把她看成宝贝,当成天使来看待。
  为什麽他可以这样正面地看待别人认为不幸的事呢?因为他妈妈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从小就教他如何体谅别人。他从妈妈得到好的影响,体谅也善待他的女儿。妈妈都能够关心邻居,他怎麽会不去关心自己的女儿呢?一般人看起来是很困难的事情,原来也可以处理的这麽好。当他告诉我,他必须上厕所时,我才惊觉会谈时间已经过了快半小时了,我竟然忘了他15分钟就要上厕所的事,原来在体谅别人这件事,我还有很大学习空间。从这个病人身上听到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感动,顿时,他和我相处的时刻,也充满了意义。

这次就听你的,下次就听我的

  接下来就再讲另外一个故事。这个病人是比较年轻的乳癌病人,他的先生是个警官,他们有二个读国小的孩子。我去看这个病人的时候,病人也很热络跟我讲起他生活的事情。因为我是身心科医师,自然的关心她现在最困扰的事情是什麽?她说:「我跟先生实在是很难相处。」她说她跟先生常常意见不同,比如说需要买瓶酱油,先生认为就在附近的便利商店买,比较方便,贵一点没关系。可是这个病人比较节俭,她会希望开车到远一点的大卖场买,比较便宜。两人就常常为了这种小事情争执不休。
  我听了就说,这还不简单,你们可以约定好,这次听你的,下次就听我的,不过如果有谁可说:「那我让你好了」这样就更完美了。他们夫妻当场听了就哈哈大笑。

诚实的先生,幸福的太太

  後来这位病人在我们医院接受二、三年的照顾,每次住院我都会去看她,也跟他们夫妻都很熟。不幸的是,後来病人的病情慢慢恶化了。有一次我再去看她的时候,病人已经不太清醒了。可是当我进去病房门口的时候,他的先生看到我很高兴,对她太太说:「太太,你看谁来看你了」。这麽温暖的应对,对我也是很大的鼓励,表示之前我跟他们互动的经验,他们很欢迎我的访视。
  可惜病人已经到了临终阶段,无法和我说话。我就请先生到房间外面,问他有没有什麽问题,我可以帮忙的。他很诚恳的告诉我,他的工作是警察,常常不能在家,他跟太太讨论,若太太不在了,两个小孩要给谁照顾。太太主张要给丈母娘照顾,不过这个先生了解,丈母娘教养小孩子方式不是很恰当,他不太放心。但他姐姐有两个同年龄的小孩子,而且也乐意帮他照顾,他觉得姐姐照顾的模式比较理想。
  「我现在很为难。」他说:「现在太太所剩的时间不多,她最後的要求,我如果不答应她,太太一定会很难过。」他问我应该怎麽办?
  听他这麽说,我心里满感动。第一、这个先生很诚实,有的人随便敷衍,太太这样要求,就说好呀,小孩子以後给丈母娘照顾,但心里其实不是这麽想的,以後也不一定照着做。但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不想说谎;第二、他很尊重太太的意见。并且有一个想法,答应了太太就永远都不能改变。
  我告诉他:「你很爱太太也了解她,你一定知道这时候,怎麽回答最好。比如你答应她,小孩子给丈母娘照顾。但若太太不在了,你是小孩唯一的监护人,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处置不恰当,你有责任与权利,随时更改孩子的安置方式。」他听了就比较释怀了。

太太过世以後的感受都在意

  第二个问题是太太已经跟他谈到,将来後事要怎麽安排。他们有考虑二个地方,但还没有决定。一个是比较靠近市区的灵骨塔,那个地方很热闹,里面的灵位已经快要住满了,可是环境很吵杂,先生不太喜欢那个地方;另外有一个地方比较远,开车要一个小时,环境很优雅。可是因为才刚设立,所以安置的灵位不是那麽多。先生知道太太很胆小,怕太太会很孤单。我听完他的话,心里很钦佩他,这个先生不只在太太生前的时候尽心尽力照顾她,连太太过世以後,太太的感受怎麽样他都非常在意。
  我就对先生说:「你太太一定最希望-你跟孩子把她葬在你们最常去看她的地方。」我想表达的是,太太需要的不是旁边骨灰的陪伴,而是希望先生跟小孩能记得她、怀念她。先生和孩子爱病人,一定也会想常去看她。先生听了这个话以後,微微一笑,满意地离开了。
  当人跟人有好的关系的时候,其实是互相得帮助。坦白说,癌症病人与家属会有很多难过、伤心的时候,我们如果真诚关心病人,有办法不为所动吗?我觉得不容易。不过此时此刻,我了解这个先生,他也了解我的意思;或说先生了解病人,病人了解先生,他们的心彼此相连,真是很美的事,我也因此得激励。

「你能不能一次把你要做的事讲完」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照顾太太的先生,我问他最近情况好吗?他觉得自己对太太很愧疚。原来,生病的太太因身体不方便,常有许多要求。一下子说「帮我倒一杯水」,一会儿又说「我现在要看书,你帮我把书拿过来」。就是一段时间里面,可能下了好几个指令。晚上先生还要扶她起身小便,照顾的人常常晚上没法好好休息。
  先生照顾太太,工作也还是要做,还要回去照顾年幼的小孩。当时病人连续在短短时间内跟他要求三、四项的东西。先生不经意讲了一句说:「你能不能一次就把你要做的事情就讲完,我就不用起来这麽多次。」太太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也不是故意,我现在才想到,你照顾我就这麽不耐烦。」两个人就有点口角,这个先生在跟我讲的时候,不是怪他太太,而是很愧疚,太太生病已经很辛苦了,为什麽他不能再稍微忍耐一下,不要跟太太吵架。
  他跟我分享这个故事,我觉得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病人在身心受苦,很不舒服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想那麽周全,没有办法替对方设想那麽多。要她把接下来一个小时的需要一次讲完,对病人太难了;对先生来讲,他要忙那麽多的事情,有些招架不住,也是合理的反应。我觉得很可贵的是先生对於这样的争执是很愧疚的,我可以感受到先生的尽力与用心,这些真是精雕细琢的照顾典范,使我们,不只是病人及家属,包括医护人员都看到生命的意义与光辉。(续待)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