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记录/整理:郑春鸿
乳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郑春鸿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务部):近年来,乳癌的治疗有哪些新的观念。
余本隆医师(一般外科):乳癌的治疗观念上第一个最大的改变是以往乳癌被认为是一个外科性的疾病,也就是说拿乾净就好,但事实上大家知道错了,乳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在乳癌被诊断的同时,病人身上可能其他地方就有转移的癌细胞存在,但是很遗憾的,这些存在的细胞,可能以单个细胞存在或几个细胞存在,而不一定成为一个肿块,所以我们去做超音波,做肺部的检查,做肝脏超音波做全身健康检查,可能不一定看的到,这就好像我们不一定看的到空气中的细菌一样,只要他还不群结成肿块,大概再精密的仪器,都不容易看到。发现转移肿瘤大概要0.5公分以上,但是0.5公分已经有上百万个细胞了,如果只有单几颗癌细胞散落到其他的部位,很遗憾地,目前没有什麽仪器可以检查得出来。
肿瘤拿乾净了为什麽要做化疗?
病人和家属会问:「我开刀你有拿乾净吗?」
我只能说:「拿乾净,看的到的都拿乾净了」。
「拿乾净了?我为什麽要做化疗?如果你连检查其他地方,也都说没有看到转移,你又说拿乾净了,那麽我们为什麽还要做化疗吗?」
我常跟病人讲,我们做化疗是为了在拿掉乳癌病灶之後,去扑灭那些身体里面可能存在,我说的是可能,是指看不到的癌细胞,如果我们可以确定它不存在,当然是可以不用作治疗了,但是谁该做?谁不该做?其可能性的大小,可能移转的机率大小,和肿瘤本身的大小,以及有没有林巴结移转来决定。
乳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这个观念的改变,所以乳癌的化学治疗跟贺尔蒙治疗这种辅助治疗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药物也不断的进步,最近所谓的标靶治疗,有非常好的成果,事实上,在研究中的标靶治疗药物非常多,因为大家越来越了解乳癌致病的机转,它产生变异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点切入。
基因研究的进步影响乳癌治疗
乳癌的治疗观念上第二个很重要观念突破就是基因研究的进步。这也是全世界对乳癌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地方。
以往,我们治疗乳癌,会评估病人是第一期、他是第二期、还是第三期。我们用在乳癌治疗化学药物,手头上有10几种,我们可能选择,譬如说打其中两三种,我们有不同组合,ABC或BCD或不同组合来打,其中有比较强的有比较弱的。我们就会像古代作战,用上士对中士,中士对下士去打。乳癌治疗也是一样,第一期你就打第一期打的药,到第二期,我们会用强一点的药;第三期药再用不同的药物去打仗,这是过去的观念,现在不是这样子。
现在因为基因研究的进步,大家会认为,即使病人是第一期,乳癌里面有不同的型态的乳癌,他可能有分成不同的种类,在这种不同的种类里面,他可能在第一期被发现,他可能在第二期被发现。如果是属於某种种类的癌症,某种的化学治疗药物可能对她特别有效,不过,如果发现地晚一点,她还是可能变第二期、第三期。所以,现在决定治疗药物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由期别来决定应该用强或弱的药,而是要根据肿瘤本身属於哪一种特质,我们就给用适当的那一种药物,才能得到最有效的。
为不同类型的乳癌量身订制独特的治疗
这就好像说你去种花,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养分,我们要去杀死不同的害虫,扑灭不同的害虫,要用不同的除草剂或除虫剂一样,而不是看它有「多大群」,即使他再大群,或者他再小群,你用错药,同样也没有效果。所以接着大家开始发现乳癌并不是都是一样,虽然病人会听到病友也得乳癌,心想你有乳癌我也有乳癌,只会分她第一期我第三期,事实上治疗不都根据期别决定而已,肿瘤的特质,贺尔蒙受体阳性吗?阴性吗?癌症的蛋白质是阳性是阴性呢?都可能决定他後续治疗,以及病情後续发展的不同。
所以,当我们把这个乳癌细分成不同的「敌人」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治疗的模式,针对不同的病人,用最好的模式去对付,病人就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基因研究就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企图用不同癌症的不同基因表现,把病人分成不同的类型,再根据不同的类型去量身订制的一种治疗,以得到最有效的效果,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因材施教」,因肿瘤而去做治疗,我想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也是将来乳癌治疗的变化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