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癌症的必读之书
文 / 黄达夫院长
记得笔者於1965年开始在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学习血液学和肿瘤学时,小儿白血病的治疗已展现突破性的进展,约有50%的病人能活过五年。当时的我们一方面为这件医学上的进展雀跃不已,但另一方面却为了这些小孩因病本身和治疗所受的痛苦而感到非常不忍。那时候,我们必须日以继夜地为他们输血、输血小板和白血球(当时是取自患慢性髓质性白血病的成人病人,现已不做),使用肾毒性很高的抗生素和刚进入临床研究用的抗尿酸药物。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小儿白血病的治癒率已跃升到90%以上,而治疗的安全性更与196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治疗的痛苦和煎熬仍然让人望之却步。
癌症的威胁与人类的历史以及医疗史一直如影随形,而且,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癌症仍然令人恐惧、困惑,而其医疗的极限,更常使得医师及病人都感到无助与无奈。好消息是,在癌症医疗方面的进展,近年来已逐渐见到曙光。这片曙光来自基因和基因体的了解,其中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治疗慢性髓质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的基利克(Gleevec)口服药(学名Imatinib) (参阅p.310-320)。从1980年末期至2000年初,经过在奥勒冈州立大学的布莱恩.杜勒克 (Brian Druker)和诺华药厂的尼克.赖顿(Nick Lydon)的合作下,基利克的发明取代了之前病人必须经历骨髓移植治疗来追求一线生机所必须承受的不可言喻的痛苦。虽然慢性髓质性白血病的病人人数并不多,但此药的发明是近年来癌症医疗的一大奇蹟;虽然这个奇蹟不能被复制在其他癌症上,但它将因而带动其他更复杂的恶性肿瘤的进一步了解,进而发现治疗的对策。
在发现基利克能治疗慢性髓质性白血病的同时,很多基础研究已逐渐发现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很少来自单一基因的突变或因构造上出了差错。其中基因的变化包括压抑肿瘤基因的突变(例如Rb, p53等)、多个肿瘤基因(oncogenes)的突变(例如src, ras, myc等)。肿瘤的发生可以来自多个分子途径(molecular pathways)的变化。所以要克服癌症,除了在慢性髓质性白血病对於单一基因突变的压抑以外,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治疗上的试验。因此,尽管在今天似乎已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是,要完全解决癌症的问题,我不得不说,未来的路途仍然崎岖不平。
以疾病而言,「癌症」带给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同时也因而引发无尽医学研究的动力,所以,近60年来在癌症研究上所累积的成果可谓无可限量。虽然,未来控制癌症的希望不可能一蹴可及,但却令人乐观以待。
个人投入癌症医疗与研究工作已届47年,这中间让我见证到不论是病人、医疗照护者或研究者,在对抗癌症的路上充分表现出人类克服困难的韧性、坚持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人看到人性不可避免的傲慢(hubris)。当作者辛达塔.穆克吉将这部人类的抗癌史客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赞叹他七年努力的丰硕成果,更感谢他将癌症医疗研究史整理成册,使得广大读者有机会认识癌症医疗及研究的辛酸、坎坷和无私奉献的历史。
从事此工作让我们见证了许多有名及无名英雄所遭遇的挫折与对专业的执着。我更不禁为无数身受「万病之王」折磨的老、幼、青壮病人的经历心痛、感叹,我们切切不能遗忘他们在癌症医疗发展史上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