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是明日医学巨星?

[最後编写日期:2017/06/30]

  (华健渊摄)

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是一个逻辑思考运作流程(algorithm)。医学工具书充满了各种医疗情境的流程表。医生跟病人之间毕竟不能只靠流程图连结…….

文 / 胡涵婷医师(寄自波士顿)

    大约一年前,念了一本令人惊叹,同时也让我时时省思的一本书-【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 (专业人士的未来)。这本书主要在探讨因着电脑网路、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普及,许多传统的专业从事者的角色逐渐在被这些垂手可得的资讯与工具取代,包括老师、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医师等等。

    通常我们讨论机器人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时,立即的联想是工厂生产线上,机器人能够可靠地执行机械式重复动作,取代蓝领阶级使用「肌肉」为主的工作。曾几何时,电脑、机器人也在取代「脑力」型的工作,攻占了高薪资的职场。

   在我进入这本书讨论各种专业如何逐渐(甚至是快速)地被电脑网路及人工智慧工具取代的章节之前,我心里想,以消费者的立场而言,网路教室可以取代老师,网路报税取代会计师,网路仲裁取代律师,甚至网路上也可以选购盖房子的建筑蓝图,而不需要聘用建筑师。但是以机器人取代医师看病,对於身为医师的我而言,则是匪夷所思的。首先,机器人(至少目前)是不会表达同理心,跟病人分享快乐,或同担悲伤的;更别提与病人建立长久的友谊与默契。这本书的作者(Richard Susskind and Daniel Susskind,一对律师父子)却犀利地指出许多医师看病时只盯着电脑,跟病人完全没有情感上的连结;这样的情境与机器人看诊有什麽两样呢?况且也许有人会发明能表达感情的机器人,懂得适时递手帕给伤心的病人,甚至懂得拥抱需要安慰的病人。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观察是属实的。的确,如果真有会递手帕、会拥抱病人的机器人,那麽,医师就完全没有任何超越机器人的优势了。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发现常常在这类主题的演讲结束後,找他们表达感想的听众往往是几乎完全认同他们的观察与结论,但是不同意他们自己的专业已经逐渐被电脑网路或人工智慧取代(比方说律师认同老师、会计师、建筑师、医师的确需要这类的变革,也无疑地他们将被电脑科技取代;但是律师则是无法被取代的)。作者语重心长地呼吁各行专业人士对於强势的电脑科技有多一些容忍,以宽阔的心胸互相学习,适应快速变迁的新世界。

    这本书的开头,先对「专业人士」(profession)做定义。专业人士具有特殊知识、专长技术及经验,可以解惑、帮助没有这类专业能力的一般大众。这样的专业技能在过去只能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实习及执业慢慢养成的。需要专业协助的人必须约见、约诊,面对面与专业人士协谈,接受专业指导、协助或治疗。仔细想想,专业人士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是一个逻辑思考运作流程(algorithm)。医学工具书充满了各种医疗情境的流程表。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心肺苏醒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运作流程:有脉搏的情况,使用流程A,没有脉搏则使用流程B;心电图侦测仪表显示的各式各样的心电图像,都有应对的流程,指导用药,或施行去颤电击及心脏按摩等等。这些高度专业化的运作流程,协助在紧急状况下,即使面对一个病史完全阙如的病人,也能有效地 挽救生命。

    在电脑科技发达的年代,我们设计人工智慧正是以同样的逻辑思考运作流程(algorithm)来应对遭遇的问题与状况;只要流程设计是完善正确的,人工智慧取代专业人士似乎是非常合理的,甚至因为人工智慧严格遵守流程,可能比较不会出错,因此比人更加可靠。再加上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面对每天成千上百的新医学文献,人脑绝对是敌不过电脑「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举例来说,如果科学家想要阅览所有有关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所有文献,他需要什麽事都不做,一天到晚只念书,花上三十八年的时间,才能念完所有的文献。所幸,所有的医学文献大约只有百分之一是具有影响或改变医疗常规的重要报导;对我而言,想了解p53,不需要花数十年的时间,只要读两三篇p53的整理报导(review),也就足够我的专业需求了。因此,医生们不需要因为阅读文献的速度远不如人工智慧而丧气。

    最近看了一个病人,让我肯定医师的临床看病能力毕竟是无法完全被医学工具书里的制式的流程、或被使用流程解决问题的人工智慧(机器人)所取代的。

    这位五十出头岁的病人除了有高血压,定期服药之外,是一个健壮的蓝领阶级人士。他有个全职的在大学从事建物修缮的工作,晚上及周末则是自聘的建筑工人(self-employed contractor)。上个月,他到他的家庭医师诊所做年度健检时,他的医生警觉到他在过去一年,体重掉了近十五公斤。这个病人原本是超重的,即使瘦了十五公斤,仍然是过重的。但是他在毫无任何饮食习惯改变或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减轻超过5%,让他的医师启动了「原因不明之体重减轻」的检查流程。在各种抽血报告-血球检验、肝肾功能、 血糖、甲状腺功能-都正常,大肠镜检及胸腹电脑断层扫描也无异状的情况下,他的家庭医师担心病人会不会有什麽他没看出来的潜藏癌症造成体重减轻,转介他到肿瘤科门诊。

    吉姆红光满面,精神饱满,看来一点也不像是有癌症的病人。他说他这一年来的饮食习惯完全与以前没有两样,工作量也没有差异,他也不明白为什麽会减了十五公斤的体重。他的同事及朋友都羡慕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减重,他自己也觉得体力变好,以前提着他的工具箱上下楼都要搭电梯,现在则可以爬楼梯。我仔细地问他三餐都吃些什麽?听起来营养充足,没有什麽异样。问他正餐之间吃不吃零嘴?「从来也不」。就在快要没辄了的最後一分钟,我问:「你喝不喝啤酒?」他说他很少喝啤酒,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不过,他以前常喝汽水与可乐,因为他所工作的大学免费供应饮品。一年前,学校为了健康的理由,不再供应汽水可乐,只供应瓶装水。

    啊哈!总算真相大白了。他以前一天至少喝三罐饮料,也就是大约每天有500卡或更高的热量是来自这些饮品。少了这些空洞热量(empty calories),难怪他的体重健康地下降,他的精神体力也随之改善。

    我回想起多年前看的一个87岁的病人,也是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被转介到肿瘤科门诊。这位单身又因为严重退化性关节炎而不良於行的老人家,与他90岁、也是未婚的姊姊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但各自开伙。姊姊住一楼,他则是住在地下室。他的髋关节已经开过刀,但是人工关节在多年的使用之後也已经磨损不堪。他拄着撑在腋下的拐杖走路,相当辛苦,因此很少出门。「那,您三餐都吃些什麽呢?」原来,他总是请朋友帮他买很多罐头,方便存放,才不会常常麻烦别人;大致上靠着罐头食品维生。听了令人心酸,但是也解释了他两年瘦了25公斤的由来。我请社工人员帮他申请了“Meals on Wheels”一个一天两餐送到家的老人福利。三个月後他回来复诊,体重已经上升了十公斤。

    我到医师常用的UpToDate工具书网站查看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的检查流程,没有包括问病人三餐吃些什麽?喝什麽样的饮品。

    医生跟病人之间毕竟不能只靠流程图连结。简单的好奇心与人性关怀可能才是区别医师与机器人看病的最重要差别。

附记:多数癌症病人在发病时,体重是稳定的。当癌症造成体重减轻时,往往已经相当末期,癌症的症状通常很明显。很少癌症是只表现体重减轻,而没有其他蛛丝马迹的。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