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告知我(爸)妈病情,我担心……
和信医院医疗团队与您共度难关
文 / 徐圣辉 医师 (身心科)
告知病情是医师的责任,有时家属担心医师告知太”直接”,病人无法承受,而希望医师不要告知病人病情。这常使医师为难,因为不告知病情,虽然暂时可减少病人情绪冲击,但病人往往无法选择自己喜好的治疗,担忧的心情也无从纾解。若身体恶化,可能误解医师没有”认真”处理他的问题。此时,缺乏信任的医病关系,常使病人受苦的身心,雪上加霜。本文希望家属与医师在告知病情上,能有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一起提供病人最好的照顾。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A女士,70岁,婚後与婆婆同住,夫妻俩刻苦耐劳,经营一家小吃店,育有二女。婆婆在大女儿小二时中风,当时无健保,家中经济拮据,未适当就医,病人至今深感愧疚。20年前,小女儿还在读大学时,先生诊断肺癌,病人虽住中部,为了让先生有更好的治疗,不辞辛劳,陪先生北上至本院就医,虽然医师尽力照顾,先生不到一年就过世了。病人忍住悲伤,继续努力工作,让大女儿可出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且结婚,有很好的工作,3年前回国,未婚小女儿也有稳定工作,一直与病人同住。
病人2015年初发现脚底有个小黑痣,不以为意,未料黑痣不断扩大且溃烂。大女儿赶紧带病人至中部某医院就医,做完切片後,确诊黑色素癌。大女儿担心病人无法承受打击,私下要求医师不得告知病情。
病人於2015年4月来到本院,在病人尚未就诊前,大女儿即进入诊间,要求诊治的外科医师,不要告知母亲病情。医师先称赞女儿的孝心,怕妈妈难过,才如此费心。并告诉女儿,若病人不知病情,医疗人员与家人只能照顾身体部分,病人随着病情进展,心情的挂虑担忧,无人了解也无法得到安慰。但是女儿表示,母亲很容易焦虑,若知病情,可能会寻短。
医师表示了解女儿的担心,他会先了解病人对生病的看法,是否想知道疾病,再用合宜的方式来告知病情。并说明唯有病人了解病情,才能选择合乎自己需要的医疗。他也会注意病人知道病情後的反应,若有很大的情绪困扰时,也会照会身心科团队,给予协助,後来女儿同意医师告知病情。
A女士得知自己是黑色素癌後,感到震惊。医师接纳病人的情绪,说明治疗的方式,给病人合乎现实的希望。A女士同意开刀,但回到病房时,仍郁郁寡欢。护理人员给予关怀,病人表示周围很多亲友得了癌症,都不久人世,与其拖累家人,不如提早离世。主治医师了解此情况,於是照会身心科医师探视病人。
身心科医师与病人及两位女儿一起会谈,病人表示先生早逝,很希望能多陪女儿一点时间,担心自己情况恶化,身体痛苦又麻烦家人。女儿则说,希望妈妈可好好治疗,照顾妈妈是他们乐意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是负担。
身心科医师回应,每人都会把时间、心力用在最重要的人或事情上。有人生病了,病人受最多的苦,受苦的人应该得到最好的照顾。如果病人可提出心中想法与需要,孝顺的子女和医疗团队会尽全力,和病人同甘共苦,共度难关。身心科医师也依据病人需求开立适当药物,缓解病人情绪与失眠困扰。
两周後,病人面露笑容,与女儿回到身心科门诊,病人表示在家得到女儿好的照顾,也努力回到正常生活,因为她了解,唯有她过得好,才是对女儿最好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