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证据说话
文 / 黄达夫院长
长久以来,当病人或朋友问我有关饮食的建议时,我总是说除非有糖尿病、心脏病或过重等问题,我会说,什麽都吃,多吃蔬菜、水果,其他适量地吃到七、八分饱就好,我没有什麽禁忌,也不强调偏重某种抗癌饮食,更不建议保健食品。除了均衡饮食外,同时生活也要规律,且绝对不抽菸。因为肺癌的成因,七、八成是因为抽菸,空气污染只占3~5%。根据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除了原来已证实的2种,最近还发现5种疾病与抽烟有关,在美国每年有54万人死於烟害。
今年二月中旬美国媒体报导,美国饮食准则谘询委员会,已经向美国卫福部及农业部送出最新的建议案,作为美国政府2015年修订饮食准则的根据。此报导与数十年来的饮食准则有很大的不同,它很清楚地表明,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没有证据证明吃蛋黄、虾等高胆固醇的食物会提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就这麽解除了五十年的禁忌。
因为在五十年前营养学的研究,多半只是流行病学关联性或观察性的研究,或是少数动物的试验,而没有进一步做双盲、对照组的比较,所以,根据当初的认知,医学专家们提出高胆固醇食物导致心脏病的警告,同时对於饱和脂肪如红肉、牛油、全脂牛奶也严格限制。
这回谘询委员会的建议,仍然强调以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为主食。除了为胆固醇解禁,同时也建议可适量食用饱和脂肪,还可适量饮酒,但特别强调减少糖份的摄取。这对於天生杂食的人类而言,显然是较人性化的建议。少了对於胆固醇、红肉、牛油及酒等的严格限制,只要有所节制,好好享受三餐,而增添许多生活的乐趣。
如果以公共卫生学的观点去回顾过去五十年美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最早是在196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为了减少心脏病的发生,提出限制胆固醇及脂肪摄取的建议,而从此污名化了胆固醇及脂肪。其後,开始为了维护美国人的健康,自1980年开始订定饮食准则,每隔5年修订一次,这个准则影响了两个世代美国人民的饮食习惯。
不意,在五十年後的今天,美国人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的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有些专家认为因为饮食要有饱足感,当我们限制胆固醇及脂肪的摄取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就会增加,再加上这中间加工食品业的兴起,反而食用了大量非天然食品,其中添加很多糖以及反式脂肪取代饱和脂肪,结果,不但没有改善美国人民的健康,还使得问题变得更严重。
我必须在此说明,科学研究不断地在进步,对於食物与疾病的本质与交互作用,我们虽然比过去了解很多,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未知。以吃蛋为例,到目前为止,研究证据告诉我们,减少蛋的摄取并没有减少心脏病发生的机率。但我们并不知道吃太多蛋会有什麽後果。倒是有证据显示多吃五谷杂粮的人得心脏病的机率较少。
民众经常会在报章杂志上,看到一些研究报告,发现某营养素或什麽植物有抗癌作用等,这些报导多半只是研究室里面细胞或小动物的试验结果,并不代表同样的结果会发生在人体上。这回饮食准则对於胆固醇的解禁,就是最好的例子,五十年前专家们就是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认为胆固醇的摄取会引起心脏病。五十年後的今天,发现那个研究结果是错的。所以在没有临床研究的结果之前,所谓保健食品的效能,其实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