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
在病人最无助的时刻,做第一线的顾问
郑春鸿主任 (文教部):癌症病人的护理工作,相较於其他的护理工作有何不同?
许丽珠主任 (护理部):癌症病人比起其他疾病的病人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
有些病人怀疑自己可能罹患癌症;有些病人在外院已经被诊断可能罹患癌症,多数的病人都是在旁徨无助的时候来到我们医院。随着一连串的检查、漫漫等待结果,一直到证实这个坏消息的整个过程,是令人焦急、害怕、无助的。
身为护理人员,我们何其有幸,可以在病人最需要安慰的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我们在门诊设立了一个叫做PAS的服务,这是一个「为新癌症病人代言」的服务,为他们做第一线的顾问,帮病人安排所需要的检查,并且加快流程缩短等待时间,让检查结果能够尽速尘埃落定,早一点知道後面的路要怎麽走。
陪伴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
郑春鸿主任:病人对和信医院护理人员最重要的印象应该是什麽?
许丽珠主任:在和信医院,病人可以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就在旁边,陪伴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护理人员让病人觉得他并不孤单,没有那麽无助。等到真正证实了这是一个坏消息,接下来会有很多很多的问号在病人跟家属的心中出现,到底要不要接受手术治疗?要整个切除器官呢?还是做保留手术?手术拿得乾净吗?以後会不会复发?要不要做化学治疗?如果又要做放射治疗,那个想起来就是令人更害怕了,怎麽办呢?人生最不想做的决择莫过於此,病人很需要有人可以跟他们一起商量讨论,在这个时刻,护理人员确实是他们很好的谘询夥伴。
是病人的朋友,也是家属的朋友
在门诊,护理人员会帮病人安排照会的专科医师。经医师诊疗,确定病人将来的治疗计画後,病人专属的医疗顾问「个案管理师」,就会进来积极协助病人,从这个时候起,个案管理师就是这位病人在和信医院的「最佳代言人」,也是他一路的朋友,当中碰到任何需要帮忙,从手术、化疗、放射、直到追踪,个案管理师不只是病人的朋友,也是家属的朋友,一直到永远。
专科护理师赢得病人的信任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的专科护理师角色很吃重,主要做些什麽?
许丽珠主任:专科护理师几乎是病人的贴身顾问。专科护理师主要跟医师们一起工作,她们有着细心的特质,可以从旁边提醒、主动发现病人的症状问题与需要,提供给医师做参考,做出更好的诊断与处置,适时的帮助病人处理身体的不适。
在本院,我们的病人因为多次入院治疗,专科护理师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病人的问题,主动且积极与各专科医师沟通讨论,适时提供所需的照护,病人及其家属与专科护理师的关系相当密切,这可以从病人的正向回馈清楚地感受到,专科护理师确实是赢得多数病人的信任,这也是我特别感到欣慰的。
为化疗的病人减轻副作用的痛苦
病人一旦进入到化学治疗,从身体的不舒服、嘴巴破、头发掉,甚至於说皮肤、指甲、神经、感觉都受到影响。加上吃不下饭、体重会一直掉,病人有太多太多的状况要克服,这个过程病人跟家属都很辛苦。除了专科护理师的协助外,,我们病房护理人员也会从中帮忙,一起来降低病人在化疗期间的副作用。
我们虽然不能替代病人的受苦,或许也没有办法真正理解到病人的痛苦程度,但是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病人,找寻各种可能办法,很希望在这个过程,我们真的能帮上忙,这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自我期许。
每个治疗阶段结束颁给病人「毕业证书」
如果病人需要做放射治疗,从开始做定位及拟定治疗计画,我们放射治疗护理人员也都会全程的陪伴,关心病人的吃,关心病人体力的恢复状况,关心治疗的副作用情形,我们跟医师们一起合作,协助降低病人身体不适,病人也都可以很安心的接受我们的照顾。
当病人完成整个治疗疗程,这是非常非常值得恭喜的时刻,因为他们的坚持没有放弃,所以放射治疗结束的时候,我们为病人设计了小卡片当做「勇士证书」,在化学治疗结束时,我们则颁给「毕业证书」,依每位病人的情况给他一张这样的小卡片,除了恭喜祝福外,里面更有我们的小小叮咛。许多病人表示对这张卡片很珍惜,常常放在皮夹内,有事没事会拿起来看看,提振自己也备感温馨。
认同了理念内化心思变成行为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护理人员都是天生那麽优秀、细心和温柔的吗?
许丽珠主任:常有人问我说:「你们的护士是怎麽样的培养的,才能对病人有如此的热忱?」我觉得是大环境使然。
我们医院给工作同仁一个很好的环境、很令人信服的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有这样一个理念,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去思考,应该如何努力付出才帮得上病人的忙。所以我们的新护士刚到院服务,最重要的是培养她对本院理念的认同,一旦认同了理念,自然而然能够内化成自己的心思,然後变成行为。接着,我们才做专业上的训练。
我们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因此,当护理人员符合这个理念工作,我们会给予很高的鼓励和表扬。我必须指出,这种理念是经由不断地辅导、鼓励、修正、再鼓励、再修正,这样不断地凝聚到现在这样,变成院内是一个共同价值观。所以凡是病人有需要,我们的护理人员就在那里,这个已经是我们共同信念。
鼓励护理人员真情流露
郑春鸿主任:护理人员都很年轻,如何和病人同行,一起承受苦难?
许丽珠主任:现在的年轻人被叫做「草莓族」,意指这一代的年轻人耐受性不是那麽强,成熟度没这麽高。但是我们医院要照顾的都是一些重症的病人,对年纪那麽轻的这些护理人员来说,她们会承受得了这麽大的精神压力吗?这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照顾病人难免会遇到病人往生,或者是病人的病情起伏变化,我们的护理人员会因感同身受而在一旁哭泣,这种情景是让我们感动的,因为唯有真诚的付出,才会有真情的流露,我们很骄傲我们的护士可以这样,不像过去传统的教育认为不应该在病人的床边哭泣,认为这是有失专业的形象,但是在我们医院,我们鼓励护理人员能够真实的情感流露。
为抒发护理人员这些情绪负载,我们透过支持团体的方式来分享癌症护理的经验,让很资深的护理人员来帮助新进的同事,指导她们怎麽样面对这样人生苦难的问题,怎麽样自己去调整心境。我们也有很好的身心科医师团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来做这种压力的调适;有需要时我们也会安排做团体治疗,协助护理人员抒发压力。我们的想法是,护士要被先照顾好、被先关怀、被先提携成长,她他才有办法、有能力去关心这一群正在生死搏斗之间,甚至在与死神拔河的病人,倘使这个时候护理人员不够坚强,是无法来面对这样的人生议题的。
用细心的观察和护理专业为病人代言
郑春鸿主任:医师才是「发号司令」的人,护理人员如何发挥专业,为病人代言?
许丽珠主任:医疗专业上是合作的,我们医院非常强调是横向的合作,各部门在分工上,意见难免会有一些分歧,不过很庆幸地,大家是都能回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这样的最高指导原则,确实是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护理人员因为每天日夜的陪伴在病人身边,在病人的切身问题上,可以说是病人的「义务代言人」,我们常常会跟医师或相关的单位做讨论,其中难免意见不一致,但是我们会用一些证据,用一些实例来让医师了解也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来做合作。 例如,我们发现病人在服用类固醇的时候血糖会偏高,医师们可能没有注意到那麽细微的变化,当护理人员发现後,立即跟医师们做沟通,医师也接受我们的观察和建议,在病人使用类固醇治疗时会注意追踪血糖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和医师的充分合作是病人的福气。
「全责照顾」和「持续性照护」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最希望和全国护理人员分享的专业价值为何?
许丽珠主任:我们医院护理的坚持,它有两个大方向:第一是我们做「全责照顾」;第二是我们非常重视「持续性的照护」。
「全责照顾」指的是护理人员提供病人所有的照顾活动,而不假手家属,也不假手看护工,我们提供一切病人所需照护,这是我们创院近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
「持续性的照护」指的是我们很重视病人从门诊到住院、住院到出院之後又回到门诊,这个照顾线的紧密串连,每个阶段病人都有不同的照护需求,我们希望这个照顾需求是持续性不中断,因此我们设计了相关的护理照护交、接班流程以及记录,让各个区域的护理同仁在接触病人时,都能快速了解并掌握病人的问题与需要,提供适时的帮助,这项持续性照护也是本院的护理特色之一。
持续性的在职教育维持专业能力
郑春鸿主任:和信医院的护理在职教育如何进行?
许丽珠主任:要达到「全责照顾」和「持续性的照护」,除了要有团队合作的默契,护理人员必须维持一定的专业能力,也必须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我们对护理人员的持续教育非常重视,护理人员非常忙碌,要经常集合在一起上课并不容易,本院有很方便的「和信e学院」,利用e-learning派课给护理人员做在职学习。
护理人员从学校毕业之後来到职场,必须经过职场的训练,从入门的教育、基础教育、到进阶教育,才能具备应有的临床专业能力。我们推行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制度,从N1、N2、N3、N4,不同职级的护理人员具有不同的能力,也有不同的教育内涵,我们会根据不同职级能力需求,来安排相关持续性在职教育,以维持护理人员的临床专业能力,所以我们的在职教育办得非常多,这也是我们的强项,护理人员也都很积极参与我们的持续性在职教育,以及专业能力进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