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只不过是一种心态?

[最後编写日期:2015/02/02]

.

文 / 郑春鸿 主任(文教暨公共事务部)

  大家都知道身心科、精神科的心理治疗是在治疗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的。如果有人告诉你,心理治疗也能治糖尿病甚至癌症,并且能神奇地在五天的时间,使人「返老还童」,你相信吗?纽约时报最新报导,「如果年龄『只』不过是一种心态?」(What if Age Is Nothing but a Mind-Set?) 非常深入地介绍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教授从1981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精心策划的一项「激进实验」(radical experiment):「还老返童」。

在捷运上,有「冒失鬼」「让坐」给你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奎斯(Don Marquis Middle )说;「年龄是一种到中年老总在想着:『再过一、两个星期就会跟以往一样健康。』的东西。」(Age is the time when a man is always think­ing that in a week or two he will feel as good as ever);美国金融家、政治家巴鲁克(Marines Baruch)也说;「在我来说,老年是总比我大上十五岁的。」(To me, old age is always fifteen years older than I am.),也就是华人说的「不知老之将至矣」。或许人人本来就有这种「不认老」的「潜力」。

  比如,在捷运上,你偶尔会遇到几个「冒失鬼」突然很亲切地要对你「让坐」。你会很尴尬地说:「不!不!」是吗?你心想:「我有这麽老了吗?」後来,想想,真的啊!明年就60岁了!
  201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聘请兰格担任顾问,重复了这项实验,并将其做成一档节目,名为「年轻一代」(The Young Ones),把六位年迈的前名星当作实验对象。

  这些明星们被老式轿车送到了一幢精心改建成1975年风格的乡间别墅。一周後,他们重新露面,一个个都显得青春焕发,就像当年兰格实验中那些年逾七旬的老人一样。他们的检测指标也出现明显改善。有个人进去时还坐着轮椅,出来时却可以自己拄着拐杖行走了。还有一位,一开始就连穿袜子也要别人帮忙,到实验结束前夕却操办了告别晚宴,意志坚定精神抖擞地忙进忙出。其他人步行时腰杆也挺得更直,确实看起来年轻多了。他们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是再次觉得自己重要,有价值。後来兰格想到,唤醒自我意识也许在他们身体重现活力的神奇变化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兰格的实验在电视上分四集播出,节目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Award,相当於英国的艾美奖Emmy)提名。去年,兰格的一个朋友邀请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附属麦克莱恩医院(Harvard』s McLean Hospital)的精神病学家、医务和临床主任杰弗里•雷迪格(Jeffrey Rediger)与同事们一起观看了这档节目。「兰格是哈佛大学里真正懂行的几个人之一。」在那个还没有人谈论身心医学(mind-body medicine)的时代,他的研究先驱而有启发意义。他指出,健康和疾病在更大程度上植根於我们的思想和心情,以及我们在世上如何体验自己,而这是现有医学模式根本不理解的。


五天如何使人还老返童呢?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Sphinx (狮身人面兽)以谜语向过往行人诘问;「何物早晨四足,中午二足,晚间三足?」答不上者即被扑杀。直到Odessy 答对说;「此人也,婴儿时爬行,手足并用,故为四足;成人後直立,以二足行走;年老时策杖行,故为三足。」故战胜此怪。

Sphinx (狮身人面兽)以谜语向过往行人诘问

  「老」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比利•伯克(Billie Burke) 说;「年龄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除非你是乳酪。」(something that doesn’t matter, unless you are a cheese)。相反地,年轻有年轻的乐趣,老人也有老人的好处。不过,「老」,难免比较容易和「丑」、「死」联想在一起,这也够烦人的了!因此,大家才把大把的金钱投资在「避老」上。以挽近刚「富起来」的中国为例,化妆品年销售额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化妆品市场的8.8%;可见全球化妆品年销售额就有1.8兆元人民币。
   如果可以几乎不花钱,只要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变年轻,那不是很美妙吗?五天的时间,如何使人还老返童呢?兰格教授要求参与实验的老人不只要一直对旧时光进行缅怀,并且要让自己穿越回去,栖息於其中——「从心理层面尝试做回22年前的自己,」兰格向我描述道。她还对他们说:「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如果你们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你们会觉得自己还是1959年的那个人。」从他们进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当做年轻人对待。他们被告知,他们必须自己把行李搬上楼去,哪怕他们一次只拿得动一件衬衫。

   沃波尔(Jan Opalach)说;「每一个年龄都有玩具;老人的玩具是聊聊他们年轻时的玩具。」(There are playthings for all ages; the playthings of old people is to talk of the playthings of their youth.) 兰格教授要参与实验的老人每天讨论着他们年轻时候「运动」的话题,包括曾获国家橄榄球联盟最有价值球员约翰尼•尤尼塔斯(Johnny Unitas),或前美国NBA联盟职业篮球运动员威尔特•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和当年的「时事」美国发射第一枚卫星,或是评析刚刚看过的电影(詹姆斯•斯图尔特(Jimmy Stewart)主演的《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他们使用「现在时态」谈论这些50年代末的物品和事件,这都是兰格主要的「触发刺激」策略之一。老人的身边不会有任何包括镜子和现代服装,因为它们会扰乱这种「时光倒流22年」的幻觉,即使有照片,那也是他们自己年轻时的肖像。

  就这样让老人真的打心里认为自己就是年轻人,而不是「想像」自己「变」年轻。神奇地,五天之後,老人们就真的年轻很多,不只精神心情年轻了,他们的身体生理条件,包括握力、血压等都变年轻了。


心想多年轻就可以多年轻


  人人都怕老,五十年代一位美国知名的记者米尼翁•麦克劳林 (Mignon McLaughlin ,1913- 1983)说;「年龄是除恐惧以外,所有东西减慢速度的过程 。」(Age is a slowing down of everything except fear) 。兰格的研究无疑地告诉大家,你心想多年轻就可以多年轻,「心」和「身」是互相影响的。
  今年67岁的兰格是哈佛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心理学教授。她的多项针对老年病人所做的研究,如今都被公认为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研究。在她的研究中,更令现代医学具启发性的是她用心理治疗来治疗「生理疾病」。 实验显示,第二型糖尿病人的生化检查结果在一定的心理干预——其血糖水平会跟随受试者感知到的时间波动;换句话说,它会按照受试者的预期上升或者下降。被认为是「用心理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开端!」

  兰格教授的另一些实验,包括用正念减轻疼痛或缓解帕金森氏病症状;还有令人惊讶的是2010年她选择了4期转移性乳癌分成两组,使她们处於不同的心理情境下,结果,与自认为已经「治癒」的乳腺癌幸存者相比,那些认为自己「处於缓解期」的患者身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都较差,还往往感到更加疼痛。显示她设计的实验,可以减轻癌症病人的疼痛。

心理治疗可以缩小癌症病人的肿瘤吗?

  兰格做了很多利用思维的威力来缓解各种病痛的试验以後,这次她想要「玩大一点」的:「心理治疗可以缩小癌症病人的肿瘤吗?」或许实验应当从被认为治癒希望较大的早期癌症着手,但兰格的态度很坚决:她选择的对像必须是一种死亡率较高、常见、传统的西方医学束手无策的癌症。最後,她选择了4期转移性乳癌。此类病例的治疗通常被框定於所谓「安宁缓和护理」的范畴。

  她设计招募三组患有4期乳腺癌、病情稳定且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妇女,每组24人。其中两个组将在墨西哥的度假胜地圣米格尔集合,接受兰格和她手下研究人员的监管。实验组被要求「穿越」回2003年——也就是她们仍然身体健康,人生尚未被死亡阴影笼罩,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代——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周。
  她们将被告知尽量做回当年的自己。度假区内部不会出现任何与当下有关的东西(就此而言,度假区外也将是这样)。生活区里摆放的将是世纪之交之时的杂志,还有《泰坦尼克号》(Titanic)和《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等电影DVD。当地以其附近具有神秘治癒能力的矿物温泉而着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的许多建筑看起来与几百年前一样。兰格说:「该镇宛如一个时间胶囊。」圣米格尔的另一组受试者将得到癌症病友的支持,但不会穿越回过去;第三组则不会受到任何研究干预。


『慢性』往往被理解为『无法控制』


  最初的「逆时针」实验一样,受试者在实验前後会接受相关指标的检测,这一次主要检测的是肿瘤的大小和血液中已知由癌细胞产生的循环蛋白的水平,此外还有情绪、精力以及疼痛程度等变量。实验组还会像当年实验的参与者那样,携带一些帮助营造当年氛围的触发刺激,如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我们不会要求她们自己把行李搬上楼,」兰格说,但在其他方面会鼓励她们尽可能自立。
  研究人员将鼓励这些妇女换一种方式思考自己的处境,力求摒弃她们之前在医疗系统接受治疗期间吸收的负面信息。兰格表示,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正如心态可以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它也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实验中将不会提到癌症「受害者」,或者与「慢性」疾病「战斗」。「当你使用『战斗』这个词时,你已经承认了对手非常强大,」兰格表示。「而『慢性』往往被理解为『无法控制』——这不是可以让受试者知道的事情。」
   该研究发现,与自认为已经「治癒」的乳腺癌幸存者相比,那些认为自己「处於缓解期」的患者身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都较差,还往往感到更加疼痛。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