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须要教导、思辨与规范

[最後编写日期:2017/02/10]

 朱玉芬摄

快速看诊、泄露病历沦常态

根据医学伦理、保护病人隐私的原则,连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都不能去看不是他们照护的病人的病历。…….

文 / 黄达夫 院长

近来,研究伦理成为热门议题,有人说「造假」就像说谎,对错再清楚不过,何必浪费时间上伦理课。的确,不能「造假」就像不能说谎一样,是非分明。

但是,长久以来,在台湾学术界,论文「挂名」与使用假发票报销研究经费,是上行下效,积非成是的历史共业,所以,是非早已被混淆了!另如我认为医师一诊看上百位病人,误诊机率会增加,病房护病比太高,病人死亡率会增高,都是不负责任,违反医学伦理的行为。

关乎性命 怎可快速诊断

可是,在台湾,医界、病人都习以为常,反而认为我的想法很奇怪。不久前,还有个医学生说,某医院的医师告诉他,医院如战场,哪有时间慢慢看,所以,医师习惯快速做决定。

今天到医院求医的,多半是病情复杂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或疑似癌症等严重问题的病人,必须花时间厘清问题的根源,怎可能花两分钟就做出诊断!可是,这位学生在医界大环境耳濡目染下,认为一诊看百位病人是正常的事,病人也不在意护病比,就像大多数的人不会觉得论文「挂名」有什麽不对一样。

病历守密 保护患者隐私

最近,另一个在报章被谈论好几天的事情,是一位艺人过世的消息,那天,有不同报社的记者打电话到敝院打听消息。因为,医院同事严守保护病人隐私的伦理规范,告诉记者「不回应有关任何病人的事」,所以,记者并没有获得任何资讯。但有记者就写敝院不证实也不否认,这样的报导并没有把讯息传达得很准确。

违规者会在电脑留下查询的纪录

在国外,除非是公众人物授权给医院主动发布病情,一般记者是不会打电话问病人的事情。可是,在台湾,记者尚没有尊重病人隐私的习惯。

事实上,根据医学伦理、保护病人隐私的原则,连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都不能去看不是他们照护的病人的病历。这样的观念,原来连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没有很清楚的认知。因此,经过宣导後,我们明白地让同事们知道,凡走过必留痕迹。

期待自律 端正医疗风气

因为,积非成是的观念不容易一下子改过来,我没有十分的把握我的同事没有违规。这次的事件正好给我抽查的机会。我请资讯部去看一下,是否有同事忍不住去查询这位艺人的病历,如有人违规,我们将直接让违规者知道,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

更进一步,除了再次提醒医院同事不要做侵犯他人隐私的事外,我会告诉大家,从今以後,被查到违规者,就公布给全院同事知道。老实说,我一向主张给同事反省、改过的机会,我很不喜欢惩罚。所以,我希望同事们自律,下次抽查时,没有人违规。

话说回头,因为在台湾这个价值混淆、是非不明的环境下,很多错的事情,大家都在做,就不知道是不应该做的事。所以,如果要改变风气,还是须要盘点一下,一些在国内医界、学术界,大家都在做,却是违反学术伦理的事,提出来在课堂讨论,并且明白宣示,从今以後,错误的行为不再被接受,而且,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才可能扼止不当的行为。

本文原刊载於联合报。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