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与修电视

[最後编写日期:2013/11/22]

《发人省思的网路故事》

  这是一个流传在网路发人省思的故事。
  有一个医院院长,拿一个电视机到原厂维修公司去修。原厂维修公司的窗口人员:「请先交开机费50元。」
  医院院长有点不习惯,问道:「为什麽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窗口人员说明,这是公司的制度,时间就是金钱,修电视的工程师都很忙,「初步诊断」电视坏在哪里,很花时间的,50元只是「结缘费」。
  「到你们医院看病,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挂号费吗?」修理店接待人员知道对方是医院院长。
  医院院长觉得有道理,就交了50元。
  窗口人员接着问:「你的电视机有什麽问题吗?」
  医院院长:「声音图像都没了,看不到、听不见。」
  「嗯!看来你的电视是内部坏了,我给你挂『内科』。」窗口人员:「你要看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 修理费价钱不同。」
  医院院长:「能修好就可以了,什麽工程师都行。」
  窗口人员解释说,不一样的,高级工程师水准高,什麽疑难问题都能修理好,修好的『返修率』也明显低,但是收费当然就高一点,顾客可以自己选择。」
  医院院长心想,修个电视嘛!哪有什麽大学问。电视都发明快100年了,一般工程师就好了,省点钱。
  窗口人员:「那好,请你先交20元修理费。」
  医院院长:「为什麽还没修理就要先交费?」
  窗口人员:「公司的制度就是这样,我们的工程师可都是算时薪的,你们医院不是没看病之前就要交吗?」
  医院院长无话可说,只好又交了20元。将电视机捧进修理店,来到了工程师的工作室。工程师先开了三种付费单给医院院长选择:
一、万用表测量费20元;
二、示波器测量费50元;
三、扫频仪费80元。
  医院院长惊问:「我不是付了『诊断费』了吗?」
  工程师解释说,没错,但是那只是初步诊断,就像到医院看病,门诊只是初步诊断,不会立刻诊断出什麽病。我们工程师以前也像中医一样是靠『望、闻、问、切』,把个脉看舌胎就开药了,现在外面的个体户修车场还是这样,凭经验修理;可是现在科学发达了,出现很多昂贵精密的仪器,不但可以做出比较准确,也能测试出即将故障的问题。
  工程师进一步指出,买这些诊断仪器仪表要花费很大的钱,仪器的维护费也贵,收一些合理的费用是为了让未来的顾客也能永续受惠。
  听到这里,医院院长发现他知道另一个内情,很不服气地问道:「你们的检查仪器不是和人BOT的吗?」工程师说他只是工人不清楚
,这要问财务部才知道。
  「不过,我们会尽量替顾客着想的,尽量少一些测试,为顾客省钱。当然你也可以坚持不测试,我就凭经验给修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切结书,请您先签个名,因为您坚持不测试,我们修理时,可能会判断错误,将好的零件换掉,给顾客造成不必要的费用;也可能修不好你的电器,最後耽误你的时间。很抱歉,这些风险都要您自己负责。」
  医院院长听着,觉得好熟悉逻辑非常熟悉,满有道理的,只好先交了150元测试费。
  工程师经过半个小时测试,用印表机打出一张线路图,发现是一个三极管烧了,
  他花几分钟,换了个二元钱的三极管就修好了电视机。
  医院院长有点火大,想留点证据,未来可以「告」他们:「请给我一个修理报告,告诉我你们发现什麽?怎麽修的?」
  工程师印出一张电视线路图,又後开了一张缴费单,叫医院院长去交100元列印费。
  院长不解的问:「列印费也要我出啊?印一张纸要100元吗?」
  「是的,这可是公平交易法上规定的呢!」
  「可是,你总得给我一个看得懂的东东,这张图我看不懂啊!要干啥?」「你们医院给病人做检查CT、MRI,列印的绘图、输出的光碟,给病人 也看不懂啊,不照样是病人出钱吗?」
  医院院长无语,只好去付钱。
  最後,工程师对院长说,现在做生意都是一清二楚,童叟无欺的,公司实行电脑管理,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打了一张缴费清单给医院院长,上面写着:
35W白光牌烙铁使用费(拆焊各1次):10元;
一次性烙铁头清洁棉:2元;
吸枪使用费1次:5元;
φ0.8环保锡线10g:5元;
2N1234三极管1个:2元;
剪三极管管脚斜口钳使用费:5元;
焊接後清洗焊盘洗板水费:5元;
拆焊三极管、清洗焊盘等人工费: 20元;
合计:54元。
  医院院长看了差点晕倒。医院院长的修电视共花了282元,只换了一个价值2元的配件。(取材改写自网路信件)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