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的前世今生
文 / 周敏慧药师‧方丽华药师(药剂科)
肥胖已成为已开发或开发中国家的公卫问题,因为它可能增加许多严重的慢性病甚至癌症。在西方国家普遍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肥胖的标准,超过 30 定义为肥胖。BMI的计算方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台湾卫福部定义国人 BMI 超过 27 就属於肥胖,24-27定义为过重。
肥胖主要是身体热量进出不平衡所致,要减肥除了控制饮食多运动外,吞药减肥的懒人治疗方法,让所有过重者趋之若鹜,也是药厂开发新药的商机。
回顾过去几十年减肥药的发展史,一路坎坎坷坷,成功的例子并不多,有幸能上市的少数药品,也常因副作用及安全性的问题,面临退出市场的命运。但药厂依然前仆後继的进行开发,主要是世上体重过重者太多,市场辽阔,商机无限。
减肥药的过去
早期的减肥药品主要利用拟交感神经兴奋剂的作用,抑制食慾甚至燃烧脂肪,达到减重的目的。这类药包括安非他命或麻黄素的衍生物,如 desoxyephedrine, phentermine,於50-60年代开始使用,是最早的减肥药,後来因为心脏毒性与成瘾的问题而停用。70-80年代的药品则是利用增加血清素释出来调控我们的食慾,药物有 fenfluramine 与 dexfenfluramine。不幸地,它有造成肺高压的报告。90年代,为求得更有效的减肥效果,将fenfluramine与phentermine并用,被称为 「芬芬」 (Fen-Phen)。但在几年间,发生了多起的心脏瓣膜疾病,药厂只好将此药从市场下架。
另一个曾使用多年的成分- Phenylpropanolamine (PPA),也是拟交感神经兴奋剂。在罗氏鲜、诺美婷 (见下文)上市前,PPA曾是台湾唯一合法的减肥药。PPA具有血管收缩的作用,可缓解鼻塞流鼻水,常被加在综合感冒药中。高剂量的PPA具抑制食慾的作用,但可能引发高血压,在国外出现中风及死亡的报告後,台湾也於2007年禁用。
90年代後至2000年初期有几种新的减肥药品上市,分别是 sibutramine (Reductil®, 诺美婷)、rimonabant (Acomplia®) 及 orlistat (Xenical®, 罗氏鲜)。诺美婷於1997年核准上市 (台湾於2002年上市),可抑制血清素及肾上腺素再回收,产生饱足感及增加热量耗用而使体重降低。与过去的减肥药相比,诺美婷似乎有效又副作用少,在台湾也曾风光一时,但几年後却因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及中风风险,在2010年下市。Rimonabant只在欧洲上市,是大麻受体的阻抗剂,利用降低食慾,达到减重效果,却因严重的精神问题,如焦虑、忧郁与自杀等副作用,惨遭淘汰。Rimonabant下市 (2009年) 後,几个大麻受体拮抗剂的研发计划也胎死腹中。
减肥药现况
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在1999 核准了Orlistat (Xenical®,罗氏鲜)上市。台湾於2000年上市。罗氏鲜是一种脂肪酵素抑制剂,当人体摄入脂肪类食物後,脂肪酵素会将脂肪分解成脂肪分子,由小肠吸收;Orlistat会与三酸甘油酯竞争,抑制脂肪酵素,可减少百分之三十脂肪的吸收。这百分之三十的脂肪会由粪便排除至体外。罗氏鲜功效主要在於拦截脂肪,所以最好的服用时机是在用餐时,如此才可以和脂肪一起作用。副作用有腹痛、粪便急迫及油便等情形,同时也会阻碍饮食中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β-胡萝卜素(beta-carotene)的吸收,需要额外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由於罗氏鲜主要作用在肠胃道,故无传统减肥药的心脏血管副作用,且可改善血脂降低胆固醇。自从诺美婷下市後,罗氏鲜就成了目前台湾唯一硕果仅存的合法减肥药了。
在停滞了十三年没有新的减肥药上市後,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在2012年核准了三种长期体重管控的药品,分别是Contrave® (复方Naltrexone及bupropion),Qsymia® (复方phentermine及topiramate) 及 Belviq® (lorcaserin),台湾目前尚未上市。这些药仍有许多安全警示,Qsymia® 可能造成婴儿出生缺陷,Belviq® 则有心脏瓣膜疾病及刺激肿瘤之疑虑。这两款减肥药也都有包括忧郁症与心脏疾病的副作用。Contrave® 结合了抗忧郁剂安非他酮(bupropion)与酒瘾治疗药物拿淬松(naltrexone)两种成份。在药品安全资讯上警告因成分中有抗忧郁药,有增加自杀意念的风险。这三种药都可降低饥饿感与食慾。这些药的将来命运,必须观察长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大家就视目以待吧!
另一类对减肥有实质好处的药品是作用於人体的肠泌素(incretin)— 类升糖素胜肽 (glucagon-like peptide 1,简称 GLP-1),可调控身体的血糖与抑制食慾。糖尿病注射剂药品liraglutide (胰妥善注射液, Victoza® ) 即属於此类药物。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在2014年底也核准liraglutide 注射剂使用於减重 (另以商品名Saxenda®上市,使用剂量高於血糖控制)。在临床试验中,比未使用药物的对照组,有显着的优势,这类降血糖药或许有机会窜起为明日之星。
未来的减肥药
尽管减肥药的发展一路坎坷,但药厂在减肥药市场的开发,仍然不遗余力,新的研究策略,正脱颖而出。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新的治疗,数据有限,还无法定论。人体热量的管控机制非常复杂,只将治疗重点放在末端(减少食物的摄入和/或体重)是不够的。如果对分子生物,生理和行为机制没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很可能会见证到更多的失败 「灵丹妙药」。在未来的几年,於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详细的行为分析,将可减少药物失效的後见之明。
药品无法 「治癒」 肥胖
药物治疗并不是减肥的第一选择,药品无法 「治癒」 肥胖,一定要配合饮食控制与适当运动,才能有效减轻与维持体重。许多人在药物停止後,体重立即回升。减肥药绝对需要在医师的指示下来使用,切勿自行购买来路不明的非法减肥药物。
目前市面上的减肥药大多只能下降 5-10% 体重 (配合饮食与运动的情况下),但这 5% 的下降,就可以改善许多身体代谢情况及心血管危险因子。我们的未来目标还是希望能找出更好、更新的减肥药来达到更安全,更有效的体重控制,战胜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