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用药决策 病人专家不该缺席

[最後编写日期:2016/01/15]

文 / 陈昭姿 主任(药学进阶教育中心)

 

  二代健保自2013年1月诞生,目标从一代健保的「就医可近性」,也就是帮助多数民众拥有方便就医的环境,前进到「医疗品质」与「公平照护」兼具。其中,有关新药於纳入健保的时机、支付价格,甚至是哪些病人可以优先获得给付,有相当大的变革。

病人参与 符合社会期待

  健保开办之初,健保局聘请医药专家讨论新药,专家会议的名单以及决议内容,都曾公告上网。但二代健保之後,药品不再是专属健保署的内部决策,为了遵守「扩大参与」精神,参与人员增加很多,包括保险人、专家学者、被保险人、雇主、医事服务提供者等,其中唯一欠缺的就是病人或民众代表。
  如今二代健保实施三年了,病人权利意识持续上升,民众要求参与重大决策的声音,无法忽视。有关「病人参与」的部分,健保署已数次派员考察其他先进国家作法,包括医疗保险制度与我国较相近的英国与加拿大,学习如何将病人或民众的意见适时纳入,主责单位是健保署医审及药材组,也已草拟系列方案,希望尽早推动以符合社会期待。

英加经验 提供台湾借镜

  英国设有「药品评价委员会」,加拿大设有「药品专家委员会」,不但独立运作,而且成员包含病友团体与「病人专家」,或称民众代表。
  所谓「病人专家」,经公开招募、面谈甄选及职前教育等训练过程。被挑选合格的人士,通常具有以下特质:对於该疾病或健康问题有经验,了解特定病人族群想法,有时间可以参加会议,对医药学或相关研究用字遣词不会太陌生,具有沟通与团队合作的素养,不会只提出单一观点等。
  在会议中,通常至少有两位病人专家,不但提供消费者观点,分享病友团体意见,也能够参与投票。这个作法,或许可以做为未来台湾健保引进民众参与的借镜。

线上平台 缩小认知落差

  健保署已经建置「病人意见分享」线上平台,现阶段以重大伤病用药为优先,例如癌症,适用对象包含病人、病友团体与照顾者。
  为了帮助病人表达,还有内容提示,例如「这个疾病对您生活品质的影响是什麽?目前的治疗无法控制的不舒服情况是什麽?目前的治疗是什麽?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或病情控制不理想的情形?如果您有使用本新药的经验,比起过去的治疗,是否在疗效或副作用都有进步?您在照顾病人时,有没有明显看到或感受到的病人的进步?」平台还提供新产品资讯,连结食药署网站,也有数百字浅显易懂,针对产品所写的摘要资讯。
社会民众对於新药健保给付的标准,有期待也有争议,透过病人专家的参与,或许可望缩小双方认知的落差。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