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治疗住院做?门诊做?

[最後编写日期:2014/05/19]

文 / 胡涵婷医师 (肿瘤内科)

  从台湾去美国,又从美国回到台湾。除了惊喜於台湾在这过去二十年来各方面长足的进步,令我深以为傲之外;我也觉得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以客观的眼光看两地医疗措施的差异,可以让我们反省缺失,改善医疗品质。基於这样的动机,我希望能够一系列地针对台湾和美国有较明显差异的做法,提出我的观感;也希望抛砖引玉,让大家共同思考讨论这些重要的议题。

为什麽欧美国家癌症病人的化学治疗是在门诊做的?

  其实,我的台湾医生同事朋友没有人问我为什麽美国的化学治疗是在门诊做的(加拿大,和欧洲国家也是如此);倒是我在问为什麽台湾的化学治疗不在门诊做?
  朋友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知道答案──说是美国的住院费用太昂贵的缘故。以这样思辩,就是假设或认定化学治疗是有必要住院做的,但是欧美国家为了省钱,才折衷做门诊治疗。当我问几个朋友,为什麽台湾的化学治疗要住院做?我得到的答覆是,台湾的住院花费很低廉,所以大家都习惯了把病人收住院做化疗。
  这个见解的恰当性应该从医疗的必要性及成效来看,而不是以住院费用的昂贵或便宜来拿捏。

化学治疗的标准程序是:
1.确定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验血显示器官功能足以负担化疗的副作用。
2.依化学药物不同,给予适当的前药(premedication),包括止吐药,抗组织胺,类固醇;以减轻恶心或过敏反应。
3.化学药物的滴注。

  至於化疗後的副作用,例如持续恶心,食慾不振,便秘或腹泻,疲倦,血球降低所致之并发症,毛发脱落;并不是在化疗後的当天或隔天立刻发生。以我从一个肿瘤科医师观点来看,这些副作用比上述的化疗标准程序,更有不确定和不可预估性(uncertain and unpredictable),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注和照顾。所以,说是因医疗处置的需要,把病人收住院做化疗,然後就让病人出院,是说不通的。
  再看欧美国家的癌症病人并没有因为门诊化疗而受苦,可能治疗的成绩还更好,因为避免了因住院所增加的院内感染风险。
  我想为什麽欧美国家癌症病人的化疗在门诊做的答案是,因为住院没有高过门诊的优势,而且病人也喜欢不被绑在医院的处置方式;节省住院费反而是附加的好处。


台湾的风俗民情不同,不能不收住院做化学治疗

  我的朋友又说,台湾病人和家属很容易焦虑,门诊化疗後就回家,没有护理人员照顾会引起很大的恐慌。事实上,这是因认知不正确所造成的恐慌。化疗的副作用其实很像怀孕的「并发症」-害喜,挑嘴,便秘,疲倦,浮肿等等;而孕妇很少因为这些因素而住院的,因为我们都能接受这些是怀孕过程注定要发生的情况。
  如果我们能对病人做好充分的卫教,让他们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化疗副作用都有心理准备,也清楚因应之道。医护人员应该在病人回家後的前几天做电话关注追踪,而病人也能主动地随时透过电话谘询在家里遭遇的问题。我相信,慢慢的,这个认定化疗要住院才能做的「习俗」,就会慢慢改变了。
  结论是,绝大多数的化学治疗是可以,也应该在门诊做的。既舒服,安全,又省钱,有效率!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