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之爱,台东发光

[最後编写日期:2017/06/20]

 (谢佩玲护理师提供)

和信-东基共创台东癌症医疗新契机

我来到台东3-4年中,接触到不少从外县市转介回台东的病人,许多人都对我们的团队照护多所肯定,甚至也帮我们介绍了更多的病人。

文 / 刘汉鼎医师

   癌症医疗在台东,一直是弱项。台东的癌症死亡率,多年来都高居台湾各县市的榜首,这点就一个没有工业污染,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县市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除了菸酒槟榔的习惯过於普遍之外,交通的阻隔,影响了医疗资源的投入,降低病人接受癌症筛检,诊断和治疗的意愿,是重要的关键。统计数字之外,还有一些统计数字看不到的部分,就是末期癌症病人的安宁照顾,在质与量上都明显不足,让台东许多病人在临终前,承受了过多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这点政府当然是努力在推动改善,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很多政策上的措施,都不容易在短期可以看得出成效。

民间投入弥补政府之不足

   民间的投入,正可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台东马偕医院代表的是长老教会医疗系统的投入。30年来,东马对台东的医疗贡献甚大,在前後任院长的努力之下,从台北调派多位医师,让东马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快速的成长和进步,期待不久的将来,将会让东马成为足以媲美其他医学中心的癌症医疗重镇。

   台东基督教医院则代表教会系统与非教会系统合作的另一种投入模式,也就是连结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将和信在癌症医疗上的优点带到台东来,让台东的癌症病人,特别是癌症末期病人,不必为了治疗或末期照护而四处奔波。我个人因为参与在後者这个合作计画中,想提出一些感想和看法,并藉此说明东基计画兴建癌症医疗大楼的意义何在。

和信与东基合作源起

   和信治癌中心医院设立28年,由黄达夫院长引进美国癌症治疗中心的理念,相当大的程度影响并改变了国内各医疗院所癌症医疗的做法。

   和信重视团队合作,不会刻意凸显单一科别或单一医师的角色,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使和信医院虽非医学中心,但在癌症医疗的成绩上名列前茅,比起国内各大医学中心也毫不逊色。

   和信对台东癌症医疗的关心,最早是担任关怀师的卢俊义牧师开始。卢牧师曾在台东关山牧会,很早就在关心台东的医疗状况。他也将长期投入台东偏乡医疗的神父,修女的故事在和信的查经班中分享,感动了许多医护人员。其中有两位基督徒护理师曾雅欣和谢佩玲因此亲自来到台东拜访关山的修女,并受到很大的激励。

   2009年八八风灾後,台东受创严重,和信医院由院策部的林至常主任带领几位护理人员来台东,协助多所机构和学校的重建。林主任也持续每年都会带队来台东,对於受助单位表达持续的支持和关心。就在这持续关心的过程中,两位护理师都有参与,逐渐强化想来台东服务的念头。

台东-台北无接缝癌症医疗

    2012年一封病人家属写给黄达夫院长的信,进一步促成了和信和东基的合作计画。这位癌症病人是台东大学的简淑真老师,因罹患末期胃癌,远赴台北和信医院就医。她和先生曾世杰老师为了定期接受化疗,除了得忍受北东之间的舟车劳顿外,还常常遇到没有病床而无法住院治疗的窘境。曾老师在无奈的情形下,写了一封信给黄院长,拜托他体谅偏远地区病人的辛苦,多给予一些方便。黄院长也很认真看待这封信,责成同样是台东人的方丽华药师提出改善计画,因而催生了「台东-台北无接缝癌症医疗」的计画。

    计画起初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派1-2位护理师到台东驻点,与台东当地的医疗院所合作,就近在台东提供癌症病人谘询和转介的服务。和信医院内部则对台东转诊上去的病人,比照VIP来优先安排诊治。

    当时这个计画被卢俊义牧师得知,不仅大力支持,而且协助募款。我个人本来在台北国泰医院服务,因为工作上的瓶颈,想转换跑道到教会医院,当时正与卢牧师洽谈中,卢牧师就大力鼓励我参与这个计画。我一开始并不看好这个计画,一方面台湾没有这种方式的跨院所合作先例,二方面我也不太相信可以找到护理师愿意跑到偏乡去进行这样的服务。没有想到先前提到的曾雅欣和谢佩玲两位护理师,在卢牧师的鼓励之下,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他们两位的投入,是整个计画能够进行下去的最重要关键。我个人被她们两位的举动激励,也开始认真思考加入的可能性,在祷告半年後,上帝清楚感动我要跟着她们两位一起加入在这个计画中,一起到後山偏乡来照顾癌症病人。

和信与东基的合作模式

    2012年9月,两位护理师率先在台东基督教医院建立据点,成立「癌症谘询室」,除了就近照顾曾在和信诊治过的癌症病人,也提供新病人的谘询和转介服务。

   我则是在隔年先到和信医院受训半年,2013年9月开始担任台东基督教医院血液暨肿瘤内科主治医师的工作,开设癌症门诊和住院医疗,提供病人化学治疗,标靶药物治疗,及末期安宁缓和医疗的服务。我们共同建立起癌症医疗和安宁照护团队,也一起推动癌症及安宁医疗的教育训练,协助东基从以照护急性病人为主的医院,慢慢也有能力照顾慢性的癌症病人及末期癌症病患。这4-5年中间,我们团队照护的癌症和末期病人逐渐增加,有从和信医院转介回来的,有从其他院所转介过来的,也有东基自己诊断出来的。照护品质也逐渐提昇,除了病人身体症状的舒缓外,我们也一直努力在病人心灵及社会支持方面的关顾。

   卢牧师在我们来台东前,就帮我们募了一笔弱势病人关怀基金,除了做为推动癌症照护的教育训练经费外,也补助了许多弱势病人的医疗和交通相关支出。我们也尝试与台东在地的医疗和教育机构合作,例如我们曾与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合作,多次进到台东各中小学演讲,宣导防癌从小做起。又如我们与兰屿居家关怀协会和晴安护理所合作,照顾了一位从台北转回兰屿接受癌症居家安宁的小朋友。

    在这些点点滴滴癌症医疗工作的背後,和信医院提供了我们最坚强的後盾支援。例如东基没有病理科,对於在诊断上比较困难的检体,我们可以送到和信,由和信的病理科医师来为我们做确诊。对於有疑问的癌症案例,我们可以透过癌症谘询室,来与和信的医师沟通最好的处理方式。另外,东基是较小的社区医院,为了提供癌症病人最好的照顾,所有癌症治疗相关用药,尽可能都是比照和信的用药。如此就担负了相当大的购药成本,特别是某些癌症治疗用药只有少数病人使用,有可能在医院进药後就放到过期无人使用,而许多厂商也不让我们退换药。和信医院的药剂科就为东基扛下这个风险,只要在到期日半年内,都可以以药换药,让东基在引进这类昂贵的癌症药物时,没有太多後顾之忧。

    除了上述在台面下默默进行的合作方案外,和信也启动了为台东癌症病人安排最快速代检的服务。例如台东虽然有核磁共振扫描的仪器,但排程太慢,有时要等好几周。我们可以由东基开检查单,让病人跑一趟台北和信,一天内完成相关检查,几天内可以有判读的报告,对於病情较为紧急的病人,实在是一大福音。其他如全身骨骼扫描和正子扫描,也可以用类似流程安排完成,某种程度弥补了台东在地癌症诊治资源的不足。

    这些工作,其实对和信医院来讲无利可图,和信也没有敲锣打鼓告诉大家他们对东基的帮忙,很多都是慢慢在推动,默默在进行,唯一的考量,就是让「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在当今险恶困难的医疗环境中,仍然能够发出一些光芒。

台东成为台湾的迈阿密

    2013年我在和信受训时,放射肿瘤科的郑鸿钧主任跟我说,他很看好我们在台东的工作,他觉得台东只要能够将医疗再提升,有潜力成为台湾的迈阿密,是退休者的居住天堂。我当时觉得这只是鼓励我的一番客套话,也没太在意。没想到两年後,他亲自到台东来看我们,而且主动提出了想与东基合作,在台东设立第二台直线加速器的计画。由东基筹资预备硬体的建置,和信由郑主任亲自带头,提供设备建置的技术指导,并带领一整个放射治疗的团队过来经营,直到东基有能力自行独立运作为止。东基在吕信雄执行长的魄力之下,决定合作来推动。

    可能有人会想,这是不是要跟台东马偕医院打对台?东马已经有直线加速器了,有需要在东基多设一台吗?万一没有足够的病人,一台好几亿的仪器,会不会放在那里养蚊子?对於这点我们稍微调查过,东马的直线加速器的服务量已经接近饱和,有时若发生故障,病人的治疗都必须跟着延後。如果东基多一台机器,治疗标准比照和信的水准,不仅可以让这种延後治疗的状况不再发生,也可以让许多原本选择在外县市就医的癌症病人,改选择就近到东基来接受治疗。而且就算病人不足使营运上亏损,我们仍然相信这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因为若单单只有考量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今天台东不但不会有东基立足的机会,连东马也不会存在。东基当初是50多年前美国的谭维义医师等宣教士,为了实践上帝的爱,来到偏乡设立的。设立至今,从来无法真正靠着医疗本业来达成盈余的目标。然而就是因为坚持在偏乡做该做的事,在众人努力协助下,让东基始终屹立不摇。东马也是30年前,在许多人担心亏损过钜的情形下,由黄清泰董事等人力排众议争取设立。这两所教会医院在台东,一前一後,一小一大,一直以来像兄弟一样彼此帮忙,相互照顾,也一直以来相互激励,刺激彼此进步。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彼此恶性竞争,而是彼此合作,要让上帝的爱在台湾角落发光,让台东的病人能够更信赖在地的院所,更愿意选择在地的治疗。

趋势反转,信赖提升

    当然癌症医疗不是只靠一台直线加速器就可以完成,放射治疗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先从提高台东病人对台东本地医疗院所的信赖开始做起。在我搬来台东之前,曾注意到台东的癌症病人,有七成会选择到外县市就医。一部分因为台东地形狭长,使得靠北边的病人会优先选择前往花莲就诊,靠南边的病人会选择往屏东或高雄就诊。有一些则是因为家庭因素,家人多在西部或北部,为了照顾人力的考量而去到家人所在的县市。还有最大的问题是,台东的癌症病人普遍不信任台东的医疗院所,宁可远到台北就医,也不愿留在台东。当然也有一些是台东本地医疗院所无法处理,不得不转介到外县市的案例。

    我想这一部分有在改善中,在我来到台东3-4年中,接触到不少从外县市转介回台东的病人,许多人都对我们的团队照护多所肯定,甚至也帮我们介绍了更多的病人。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有更多癌症病人选择在地医疗,也会刺激台东在地的医疗院所来提升硬体和软体的改进。包括这几年东马建置核子医学检查仪器,整修癌症病房;东基准备建置直线加速器和安宁病房;包括台东荣院投入在癌症医疗的加强;台东圣母医院努力在安宁照护工作上等等,已经很明显看到一个反转的趋势。

梦想,上帝的爱在偏乡发光

    最後我还有一个梦想。我觉得一栋大楼的建立,一台昂贵仪器的购置,这都只是花钱可以买到的东西,都不是最困难的部分,我觉得最难的是我们愿不愿意真正用无私的爱来看待这件事代表的意义,甚至能够有所感动,愿意一同来投入这个工作。圣经中有一段主耶稣的话:「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意思是不论多麽卑微的人,只要你出於爱心照顾他的需要,其实你就是为上帝而做。

    我在台东这四年中,我从关山的修女身上看到这样的爱,她们从瑞士来到台湾後山,一生就投入在弱势病人和植物人的照顾,而且照顾的无微不至,无怨无悔。我在兰屿居家护理所的张淑兰护理师身上看到了,她和她的团队为了照顾兰屿的病患,除了得忍受资源不足之苦,还得克服许多传统禁忌,然而她们也是完全的付出摆上。我也从我们安宁志工队长李庆宏和郭淑苓夫妇身上看到,他们两位知道我们在台东的工作後,自动放弃在美国加州舒适的退休生活和含饴弄孙的机会,来到台东跟我们一起去探访病人,倾听陪伴,为他们唱诗祷告。这来自上帝的爱,一直感动着我,雅欣,佩玲和我们团队的成员,也是让我们愿意持续做下去的最大动力。

    同样这份爱,也感动了和信医院许多同仁,无论是幕前或幕後,虽然他们并非教会系统成员,仍然愿意来帮东基这个忙,一同协助照顾台东的癌症病患。实际上真正要把这件工作做好,光只有硬体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人的投入,不论是专业医疗人员,还是志工。我相信藉由这样的投入,可以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逐渐改变一些会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也相信对於癌症及末期病人身心灵全人的关怀,让安宁疗护的理想在偏乡实践,可以让民众对台东现有医疗院所的信赖感提升,并进一步刺激医院的进步。一栋大楼,一台机器,都不过是砖头,我们希望藉由这个机会,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愿意投入的「人」来。我们所做的,上帝会看到,祂也会祝福所有愿意摆上付出的人。我也相信在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台东癌症死亡率,会从全国排名榜首,变成吊车尾,那将是我们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愿上帝祝福保守这件祂所带领的工作。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