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

[最後编写日期:2014/05/05]

胡涵婷医师(左)与她的病人合影

文 / 胡涵婷 医师(肿瘤内科)

序言


  2013年春天是我的人生的转捩点。一个偶然的造访和信医院的机遇,让我多年总是空想居多的回台湾做点事的念头,在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黄达夫院长的鼓励下,开始慢慢成形。从台湾来到美国,如今要归乡,心里的感受是回到人生起跑点的的满圆(Life has come to a full circle),既安慰又安心。

1981-1995
  1981年,阳明医学系第六年,是我正式开始在医院实习、工作的第一年。第一次在台北荣总医院的走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冠了「大夫」的头衔广播出来;「胡涵婷大夫,中央大楼第十病房找」,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荣和使命感。突然间,以前在学校马拉松式的艰苦、填鸭的密集课程,变得切身有趣。
  多少睡眼惺忪的夜晚,在开刀房拉钩,或是被叫去病房给病人打针;隔日仍然天未亮就赶到病房去抽血、换药(changing dressing)。我很怀念自己当年能在倒床一两秒内立刻睡着的工力,并且电话或闹钟一响立即从床上跃起的年轻活力。
  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仍然记忆如新。如果年轻医学生向我寻求进入医学生涯的指南,我会与他们分享:好奇心(curiosity),同情心(compassion),和通识心(common sense)。我有一次照顾一个膝关节手术後伤口感染的病人。当时我们实习的病房科别轮调是一个月一次。
  这个病人已经在医院住院超过一个月了,伤口始终灌脓不癒。我的通识心是除非我努力地把伤口的化脓清乾净,健康的组织是无法长起来的。我每天给这个病人换药四次。从一开始伤口深到可以见到底下的金属版,耐心地清理所有的脓液;渐渐地,粉红色的健康的软组织填补起这个不幸的,棘手的深洞。当我在月底交班给下一个实习医生时,我很高兴这个病人终於出院可期。
  一日,我听到骨科病房广播找我,心里很纳闷。原来,骨科的主治医师照会整型科医师要给这位病患的伤口做一个肌肉修补移植(flap)。这个病人告诉他们(骨科和整型科的主治医师),除非胡涵婷大夫赞成,他才会同意做手术!我当时虽然很感动,也很不好意思,想挖个地洞钻进去。我一个小实习医生,那有资格支持或反对主治医师的建议?!我因为好奇这个病人的伤口到底有多深?为什麽住院超过一个月了,伤口只有日益恶化?我的同情心和通识心趋使我锲而不舍地做我认为是对的事。行医的成就感不一定要来自轰轰烈烈的大事,Small things count.
  我在台湾行医十四年,历经超大型医院,如台北荣总、台中荣总,也因为阳明医学院的公费制度,下乡到嘉义荣民医院工作了两年。之後,曾经在台中顺天医院工作了半年,又决定自己开业,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然後在我的老师杨吉雄主任的力争下,回到台中荣总工作。
  我可以说自己看了不少人生百态。当年,台湾的医生流行这样一个想法:若是留在教学医院,就是为了享有名气(fame);若想赚钱(fortune),就要去私人医院或自己开业。在这被认定是互不相容的两个医师生涯途径,病人到底被放在那里呢?当然,我相信许多台湾的医生在享有盛名及财富之外,也时时以照顾病人为念,尊重医者的神圣使命。我只希望每一个医生的心念是病人第一,金钱和名气是其次。

1999-2014
  1999年底,我随着夫家移民美国,一晃眼,已经在新英格兰地区居住了近十八年半。除了第一年半准备考试及申请住院医师训练医院之外,我在美国行医的时间(17年)已经超过在台湾的行医经历。如果我能以一个字概括我的美国医学训练及行医经验,那就是人道精神(humanity)。这种人道精神是美国这个国家结构的纤维(the very fiber of the fabric)。
  人道精神不仅充满在热烈的政治辩论里,也生动地刻划在医者的生活点滴里。最接近完美的医疗照顾,不只是提供病人医疗专业知识,更是亦师亦友地教练(coaching),及倾听、分担喜怒哀乐的医病情谊。
  我有时候在解释了一长串医学大道理之後,给病人几个简单的带回家的讯息(take home message),并且像给学生考试一样,让病人覆述我希望他记得的要点,以确定我把该交待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了。
  当我知道病人和他的太太因为付不起处方笺的自费负担,而放疗、止痛药及气喘药时,我不由自主地写给他们一张支票去买他们需要的药。病人喝厌了ensure(安素),我给他们做我的健康中国菜,换换口味。当病人在最软弱无助的时候,我到家里探视他们。我有几次在自己工作时间许可下,给没有交通工具的病人当司机。我不是最顶尖聪明的医生,但是我热爱我做的事,也很欣慰我的病人很爱我。
  实践医学人道精神不一定是苦行僧般的无私无我,好像是了无生趣的生涯。因着对医学进展的好奇心,对病人及家属的同情心,及日常行医时的通识心,我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

结语
  
  我常说我以当一个美国人为傲(不怕被人家说我)!但是,如同我的一个病人所说的,在我走後,她不要「寻找我」,而要信任、发掘她将来的肿瘤科医师的好。我回到台湾,我不会「寻找美国」。我要发掘、光大台湾的好。以此与我所有未来的同仁共勉!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