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制学习之旅
口述 / 黄辛如 (感染管制师)
去年十月,幸运的我有机会到位於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德罕(Durham,NC)的Duke(杜克)大学医院参访。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相当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回忆,现在就让我向各位报告去年十月份的参访心得。
从台湾要飞抵Durham(即Duke(杜克)大学所在地,位於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城市)是一段非常遥远的旅程。除了要经过两次转机过程,还要经历20个小时的漫长飞行时数,最後才抵达Durham这城市。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趟千里迢迢之旅。
虽然当时的我已经非常疲惫,可是心情却是异常的兴奋,因为我终於来到了心目中的学术殿堂,亦即将在传说中的森林之城展开我的参访之旅。
Pam为我安排丰富的采访之旅
初抵这陌生的城市时,幸运的我已经有专人接机,而这位贵人正是促成我这次到Duke三周参访之旅能够顺利成功,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位灵魂人物Pamela Isaacs (我们都昵称她Pam),她是Duke感染管制及流行病学(Infection Control & Epidemiology) 的主任 (Director)。其实在台湾我们已经有数次的书信往返,从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Pam是一位非常热心,且细心的美国人。果然在机场初次见面後,更加深了我对她的印象。
Pam在我往後三周的参访行程中,不管是公事或私人方面都给了我最大的协助与帮忙。
Pam为我安排了一连串充实紧凑的参访行程,在整过程当中,Pam除了必须事先跟各单位的主管联络,协调出最适当的时间外,一旦时间确定後,她更是亲自带着我去参访,过程中给我适时的协助。当然在这三周参访过程中,Pam也把握机会随时跟我讨论,例如上、下班途中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最佳时机,有时白天的议题讨论不完,也会一直持续到晚餐後的时间。而在整个过程Pam总是非常耐心的为我解释说明,不厌其烦的讲解,一定要让我完全听懂为止。因此从Pam身上我也学习到如何为参访者安排充实丰富的参访行程,而我也相信以後若有院外人士想要到和信医院参访有关感控方面的业务时,我应该也可以效法Pam的模式,为参访者安排一段非常充实丰富的参访行程。
以Director角色看各单位如何落实感控
这次最主要的参访目的,是期待学习观摩Duke这麽大的一家医院到底是如何监控和落实各项感染管制措施,以及针对目前我们和信医院在感控业务上的一些疑虑,希望藉由参访过程中观察了解Duke是怎麽做到的?如何解决的?并且实际参与他们的感染管制组织的运作等等。
基於上述参访的目的,Pam除了为我安排全院病房区、开刀房、供应室等的参访行程外,也带我参与感染管制室小组的活动与感染管制委员的会议。
在病房区,Pam带我参观整个病房的设施、废弃物运送处理等过程。在开刀房部分,我们从手术病人的动线规划到术式参观以及废弃物处理的动线观摩。至於在供应室方面,我们从器械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到运送流程的参观。在内视镜室部分,我们从病人的检查动线开始一直到所有器械的清洗、消毒、贮存及运送流程的参观。而在这整个过程中,Pam一直试着带着我以一位Director的角色立场,来看各个单位是如何落实各项感染管制政策,以及彻底执行感染管制措施呢?因为这些议题比较偏感染管制部分,所以今天就不在此跟各位详述。
参加每周的感染管制室小组会议
在感染管制室方面,Pam带着我参加他们每周的感染管制室小组会议,期间她也安排每位ICN带着我去参访她们各自负责的部门与单位,一起讨论她们负责的业务跟相关的资料。至於感染管制委员会方面,Pam亦安排我参加他们每个月举行一次的感染管制委员会会议,在会议上我也看到他们如何针对各议题提出适当的讨论与处理,尤其是针对单一重大议题需讨论时,委员们是如何讨论处理进而得到共识结论。
这是Duke的病室。Duke所有病室都是单人房,每间病室的门口皆摆放各式尺码的手套,口罩提供员工使用,当然也提供乾洗手设备,以及提醒员工进入病室前请洗手的标示。
比较特殊的是,在Duke若病人需要隔离时,供应室会配置一台隔离病人专属的黄色Isolation Car,里面被有各式尺码的手套、口罩和隔离衣供员工使用,也提供含酒精成分或Bleach成分的湿纸巾,供员工擦拭工作台面、键盘跟滑鼠等设备。
在过程中,Pam总是非常的热心,在我结束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参访後,适时提供相关的资料供我参考,例如我们参观完开刀房後,Pam就会提供跟开刀房有关的参考资料让我阅读。在参观完供应室、内视镜室部分,Pam也提供与消毒相关的资料给我参考。Pam绝大部分都会陪着我一起阅读这些参考资料,并适时的在过程中为我解答困惑。我们最常利用晚餐後的时间讨论问题,分享心得。而这些从Duke带回来的资料,部分已在感染管制小组讨论,亦将准备开始实施。
感染管制室在保护病人也保护员工
Pam告诉我份检查表是属於公开的,也就是每个员工都可以拿到。感染管制室成员每半年会就着这份检查表到各单位进行巡检的工作,她跟我提到在Duke绝大部分单位的员工都很欢迎感染管制室成员,因为他们对自己确实执行感染管制各项政策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做得很好,所以他们希望感染管制室的成员能以最高的标准帮他们做稽核。
这份检查表是满满的六张A4纸,共有9大主题,包含了洗手、隔离、消毒灭菌、废弃物运送等等,75个项目,129条稽核条文,几乎含括所有感染管制业务范围。所以感染管制室成员每半年到各单位去做稽核的工作。在稽核过程中,若是发现单位做得不尽理想,他们会提供书面报告给单位主管,单位主管须在两周内回覆感染管制室,报告改善进度,提出改善计画。三个月後感染管制室成员将再次到该单位做进行复检工作,这就是Duke感染管制室的稽核过程。
Pam也告诉我说,其实在Duke绝大部分的员工是相信感染管制室的,因为他们相信感染管制室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与规定都是在保护他们、保护病人。所以他们很乐意配合及落实感染管制室的各项政策跟措施。Pam也告诉我她相信他们的员工都是成人,所以会为他们所说的话与行为负责。听完Pam这些话真的让我感受深刻,我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若有互信当基础的话,很多事情执行起来就不再是问题,也不会有困难了。所以在Duke这个大家庭,我从Pam跟员工身上看到了人与人间的互信跟信任。
Duke在感控上的一些问题
Pam提到目前Duke的开刀房,也面临感控上的一些问题。
第一就是服装问题。在Duke可以看到有些开刀房的员工穿着刷手衣,或带着发帽、穿着鞋套在院区走来走去。
第二是发帽的问题。Pam告诉我有少数的员工会戴着自制或自行采购的发帽在开刀房工作,因为这些员工觉得这样很「酷」,他们不喜欢戴医院提供的发帽。因为少数同事对「酷」的喜爱与坚持,让Pam很伤脑筋。因为感染管制室无法确定员工是否每天都有更换新的发帽,落实清洗的流程。
第三个问题是球鞋。我真的在开刀房看到员工穿着球鞋在工作,甚至有医师穿着球鞋在上刀,Pam也跟我说这真的很难管控。因为她不知道员工的球鞋是否只在开刀房穿,或是也会穿到其他地方,所以这也是目前他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接下来是鞋套的问题,开刀房部分区域规定要穿鞋套,有些员工并没有遵守穿鞋套的规定,而有些员工穿了鞋套,但出开刀房并没有脱下来,反而穿到院区走来走去,这也是目前他们面临的问题。
其实发生在开刀房的这些问题,不但Duke感染管制室发现,连开刀房的高阶主管也发现了,所以在今年(2011)十月份的感染管制委员会即要求开刀房的高阶主管列席感染管制委员会报告,并提出改善方案,而感染管制室成员也将适时的协助给予建议跟意见。
(黄院长补充说明:以前是没有这种情形,後来有名外科主任退休後,慢慢地就松散了,这是後来的问题。以前的外科主任是绝对不准有这种现象的,也不准外科医师留胡子,帽子一定要戴到头发都盖住,鞋套是不准穿出去又穿回去开刀房,那时候是很严格的,每个人都会遵守,而外科主任也会去看有没有人违反规定,後来他退休後,已经换了两任的主任,就开始松散了。)
试想躺在手术台上是你的亲友,你会怎麽做?
当Pam私下告诉我他们对开刀房的服装是有规定的,只是并没有明订惩处的原则时,我实在很好奇,在没有惩处的原则下,到底是如何落实政策的执行呢?Pam接着告诉我,她说其实感染管制委员或感染管制室小组成员都会藉着在各个场合,或在参与会议时告诉所有的员工,试着想想若是躺在手术台上或病床上是你最亲密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配偶时,你会怎麽做?
听了Pam这些话,我深深的感受到,其实她所讲的不就是我们常常提到「视病犹亲」的观念,原来在Duke早已经把这观念跟他们的感染管制业务结合,他们以道德劝说的方式在没有任何惩处的情况下,推动感染管制政策。
勇於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值得敬佩
参访中的某天早上,Pam带着我不到八点就进开刀房,原来今天Pam为我安排一台”MIE” 的术式参观,主要是从病人腹腔取出子宫肌瘤。我们从仪器与器械的准备开始,一直到病人完成整个手术过程,送到恢复室观察,以及术後的整个环境清洁工作过程的参观。
记得刚进去手术室没多久, Pam带着我走到一个工作台上,指着上面的血迹跟我说,这绝对是前一天清洁工作没有做彻底留下来的,绝不会是今天的,因为今天的手术根本还没开始,这就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发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工作人员的无菌手套掉在地上,捡起来後直接再戴没有换新的。
我们看到的第三个问题是,病人将送到恢复室观察时,工作人员把她的集尿袋掉到地上,这时他愣了一下,又看了我与Pam一眼,只好跟旁边的护士说,麻烦拿新的给我,看到这里Pam马上告诉我说,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在场,他们一定会把地上的集尿袋捡起来重新使用,绝不会更换新的。
整个过程参观完後,在回程中Pam非常难过的跟我说,她觉得对我很抱歉,本来她希望让我看到非常完美的术式流程,没想到却让我看到这麽不堪的一面,她觉得很丢脸,感到很失望。在当天的晚餐中,她也跟她的先生提到白天的参观内容,并再次对我说抱歉,没有让我看到最好的一面。
走在Duke院区,我们也会看到少数员工把口罩挂在胸前,这时候Pam就会走上前去把手伸出来,员工就会马上把口罩拿下来,很不意思的跟Pam说抱歉,这是我的错,下次会改进。看了以上的种种情形,我真的对他们勇於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非常钦佩。
准时出席会议,准时结束会议
Pam在这三周带我参加几次会议,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与会者都非常准时出席会议,在台上的主席对於议程的掌控以及时间的掌控方面也是非常的流畅,所以他们能够准时的结束会议。我观察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每个会议都会事先准备议题资料,每个议题的後面除了注明报告者外,亦将标示报告所需时间,所以主席很容易根据这份议程资料适时的提醒报告者时间超过了,可能要加快脚步,因为与会者对於时间的掌控皆有一定的共识,所以他们都能准时的出席会议,准时的结束会议,这种守时的观念也是让我非常佩服的。
每年十月份的第三个礼拜是Duke的Infection Control Week,在这个感控周,感染管制室会举办一些活动,同时在院区的中央走道布告栏也有一些与感控议题相关的布置。大家可以看到画面上每一根绳索都是紧紧相扣的,这就代表着感染管制跟大家的关系都是形影不离、息息相关的。
提供病人和员工安全的医疗环境
在这三周的参访中,感受最深的就是Duke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热情的大家庭。走在院区随处可见员工互相打招呼,或拥抱的场面。
而他们对我这位外来者也是相当的亲切跟热情。当我走在院区时总会有人过来问我是从哪个国家来的?你们国家离这里很远吗?要飞多久才能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享受到了吗?这段时间学到了什麽?喜欢这里吗?因为他们的亲切,让我一点都不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大家庭。
在这三周的参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提供给病人跟员工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是感染管制非常重要的责任,而这个共识是不分国内或国外的。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麽复杂,只要去做就对了,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对的事,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