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片,你「吃」对了吗?
文 / 陈宣容药师(药剂科)
一般人从出生开始骨头就不断地破坏及形成,骨质在18~25岁达到颠峰。然而过了这个年龄後,骨质的平衡会随着老化现象开始偏向流失,此时骨头破坏的速率大於形成的速率,因此骨质疏松进而提高骨折的风险。因此如何「维持骨本」变成了一门很重要的课题。
卫福部建议每人每日摄取的元素钙约1000毫克(元素钙的定义为钙化合物中单纯钙的含量,例如碳酸钙的单纯钙占比为40%,500毫克碳酸钙,内含元素钙为200毫克),然而国人经由食物获得钙的量却普遍不足,尤其是停经後妇女,他们由於卵巢功能下降,女性荷尔蒙的分泌相对减少,然而荷尔蒙原本是可以抑制骨头中钙质的流失,因此荷尔蒙变少导致骨密度急遽降低,所以停经後妇女特别需要注意每一天钙质的摄取。
有许多商品标榜含有丰富钙质,部分食物钙质含量也较高,然而除了可以由饮食方面摄取钙质之外,还可以藉由「吃钙片」来补充,然而如何正确吃钙片,请看本文的分析。
人体摄取的钙质,会在十二指肠及空肠被吸收,钙质的吸收率约为20~30%,其吸收率会因为产品本身钙盐种类不同,而造成溶解度的不同,而影响钙质在小肠的吸收。钙片种类非常多,目前常见的钙片中主成分有:碳酸钙、磷酸钙、柠檬酸钙及乳酸钙…等。
(一)碳酸钙:碳酸钙是市面上最普遍的钙质补充剂,有些宣称天然来源者,多由珍珠、贝壳或动物骨头等萃取而来,其元素钙含量为40%(当吃进一颗500mg的钙片,其所含的元素钙为200mg)。由於碳酸钙的特性难溶於水,且须要透过胃酸溶解後才能小肠吸收,吸收率只有27%。服用时须随餐服用。因碳酸钙含有碳酸成分,在胃部接触胃酸後形成二氧化碳,所以容易造成胀气的副作用。
(二)磷酸钙:有些宣称天然来源者,多由贝壳、蛋壳萃取而来,元素钙含量为39%,与碳酸钙相似。虽然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度较碳酸钙高,仍然建议与食物并用吸收较好。不过需要注意肾功能不良者应避免使用,由於这些病人的肾脏对於磷的清除下降,可能造成高血磷、低血钙的现象,反而造成骨骼疾病。
(三)柠檬酸钙:柠檬酸钙基本上是经由化学合成而来,元素钙含量为21%,不需额外由胃酸溶解就能吸收,吸收率约有35%,因此不论空腹或随餐皆可服用,也较无胃肠道副作用。对於肠胃原本吸收功能有障碍的人,或同时正在服用抑制胃酸药品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乳酸钙:乳酸钙是由牛奶及优酪乳制成,元素钙含量为13%,其吸收率为29%,且在不同的酸硷值底下都能被吸收,因此空腹或随餐都能服用。但由於钙含量较低,较不常拿来当作主要的钙补充剂。若为乳糖不耐者须小心使用。
不论是以上那一种钙产品,在服用同时,需注意切勿与含有高草酸食物(深绿色蔬菜、豆类及花生…等)并用,因为易造成草酸钙结石;并且注意单次补充量不可过高,因为钙质的吸收的过程易饱和,当单服用高於约500mg的元素钙,吸收率会大幅下降。 另外,服用钙片同时可以适度的补充维生素D。除了额外的补充,一般人可透过日晒由人体自行生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质在小肠吸收,也会促使肾脏将钙质回收,进而帮助钙质在血液与骨头中的平衡。
因为男女都有可能罹患骨质疏松,所以钙片是一个男女皆可能接触的一类药品,本文由产品的选择、正确服用方法、谈到药品或食物的交互作用。您若有骨质疏松的怀疑,请立即寻求医疗诊断,再来使用钙片,将可安心地达到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