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信到东基-上帝带领之路
卢俊义牧师曾经用许多宣教医师的故事,如马偕博士、兰大卫医师、谢纬医师和台东修女的故事等来教小朋友,我自己也很感慨同样都是医师,我的小孩要听卢牧师讲故事才能有机会学到这些信仰典范,但是他们在我的身上却看不到任何值得学习的地方……
文 / 刘汉鼎医师(血液肿瘤科)
自从我结束了国泰医院的工作,今年3月1日开始到和信医院报到学习,受到包括黄院长和多位老师,学长和同事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备感温馨。虽然我学习的期间只有半年,预计在今年8月中会搬到台东,并继续在台东基督教医院来协助照顾台东的癌症病人,我深切盼望能够在这半年内将和信医院优秀的照护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将来能够在台东建立起与台北「无缝接轨」的医疗环境,来真正造福当地的癌症病人。我也乐意将我决定参与这个「台东地区医疗教育计画案」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初看《圣经》嗤之以鼻
我生於1966年,父亲是闽东人,原本在家乡是殷实的茶商,1950年因共产党掌权,辗转经由香港逃难到台湾,在公家机构服务,住在台北。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从小我的学业成绩就相当优异,高中,大学都是顺利以第一志愿录取,顺利进入台大医学系就读。然而求学过程的顺遂,却也让我变得眼高於顶,不可一世。虽然我大哥先我信主,但当他向我传福音时,我总是嗤之以鼻,觉得那是弱者才会相信的玩意。圣经也偶而翻翻,看到创世纪里的神话故事,觉得根本是无稽之谈,就丢在一边,再也看不下去。这样的景况,直到一件特别的遭遇,才让我完全改变过来。
为什麽我帮不上那路倒病人的忙?
我在念医学系时,成绩虽不是顶尖,但也还算不差,当学生时,总想赶快把学业完成,早一点发挥济世救人的本领。在1991年5月的某一天,我在上课途中经过台北车站前的天桥,意外注意到一群人围着一位路倒病人,我想我学过心肺复苏术,应该是我大展身手的机会,然而当我近前一看,这位老伯早已没有气息,身体也已冰冷,不知道已经倒下多久。我突然慌张起来,所有以前学过的急救技术全部忘得一乾二净,只记得慌乱中帮病人压了压胸,等到救护车来,帮病人抬上车,就慌忙逃离现场。这件事严重地打击了我的自信,我原本以为我已经准备好面对病人,没想到碰到这件事,让我觉得自己差劲透顶,当医生的自信也都完全崩溃,连续好几天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件事,为什麽我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为什麽我帮不上那路倒病人的忙,难道真的有一位上帝,祂刻意安排这件事的发生吗?
我好像溺水的人看到一块浮木
思前想後,不得其解,弄得我寝食难安。隔周我受同学之邀到东吴大学参加一场她表妹的毕业钢琴演奏会,同场有另一位陈佩蓁小姐演出,她的演出让我感动莫名,而且她在演出後致谢词,第一句就是感谢上帝,我好像溺水的人看到一块浮木一般,觉得从她所说的上帝那里可以找到答案,於是透过书信往返,开始向佩蓁请教信仰的问题,佩蓁也不厌其烦地用圣经里的话语来鼓励我,帮助我度过实习医师艰苦的一年。我印象最深的一段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0: 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於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
心中的骄傲阻挡了我对上帝的认识
1992年我入伍服预官役,在这两年中我将新旧约圣经读了一遍,越读越明白上帝的话是信实的,以前因为我心中的骄傲,阻挡了我对上帝的认识。当我学会用谦卑的心来读圣经时,上帝的话就自然显明出来。祂的恩典,慈爱,公义,信实都从主耶稣的身上可以看到,是活的,也是真实的。於是我认罪悔改,在1993年的复活节在大安基督长老教会受洗。1994年从军中退伍後,申请到台大医院接受3年内科住院医师训练,并在1997年和佩蓁结婚,随後又继续在台大接受血液科和肿瘤内科的次专科训练,以癌症的化学治疗和血液病的诊治为主,一直到2000年。
受派支援雾社的医疗站
2000年我完成次专科训练後,经由老师推荐来到国泰医院担任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在担任主治医师的期间,除了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参与了国泰福音团契的学习和服事。国泰团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团契,以李伟烈药师和陈盈妙护理长夫妻为发起人,成员以药师居多。平常除了院内患者的福音关怀,复活节和圣诞节的报佳音活动外,2000年起团契还发起了对外的医疗宣教事工,对象是南投仁爱乡山上的赛德克原住民部落。原来在1999年921大地震时,国泰医院曾受派支援雾社的医疗站。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
当时李药师就注意到雾社的深山里还有一个赛德克的原住民部落,仍是一个「无医村」,村民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平常要下山看病拿药非常不便。於是李药师发起了每个月一次的上山义诊,我也有幸参与轮派,一年会上山几次来协助这项事工。
藉由这个参与的机会,我渐渐体会到山上原住民的许多难处,包括经济上被剥削,酗酒问题严重,小孩隔代教养及学习动机低落,行为偏差等等问题。後来这个医疗宣教的事工也得到不少回响,许多人奉献金钱和物资,设立了「赛德克之爱」基金会,继续为服事弱势的原住民来努力。另一方面,院内报佳音的活动,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只是唱唱诗歌,分发礼物和文宣,然而有几次在为病人祷告的过程中,真的感受到圣灵在做工,有慕道友因而愿意接受这个信仰而进入教会,也有主内兄姐因感动而更积极传福音见证主。我自己也逐渐体会到主耶稣所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的道理。
发现自己无法在医疗上荣耀神
在国泰医院服务的十二年多期间,感谢上帝保守,除了少数申诉案件外,未曾发生医疗纠纷。病人对我的用心多所肯定,同事也相当信赖我的能力,在医疗工作上,大致可以说是合作愉快。原本照这样的情形,我很有机会升任总院的科主任,也应该可以顺利做到60岁退休,但是有几件事情让我最後决定要离开。
其一,由於整体医疗环境改变,健保面临亏损状态,医院的经营者也越来越绩效导向,流风所及,让医师的医疗行为也跟着改变,变得好赚的大家抢,难处理的大家推,许多疑似末期癌症的患者,还没明确诊断就被推到我们手中。我工作的血液肿瘤科也曾被点名是赔钱科,科主任也被院方要求提出检讨改善措施,这些状况让我相当不是滋味。
其二,医院每隔几年都要接受医学中心评监和相关的癌症评监等,医院为了要顺利通过评监,要求医护人员除了平常照顾病人的工作外,要额外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评监的要求,而其中有许多都只是表面工夫,没有真正的意义。而我自己除了对这些事情不满外,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和信仰变成了不相干的平行线,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在医疗工作上荣耀神。因此我决定等2012医学中心评监完,应该是我选择离去的时候了。
小孩在我身上看不到值得学习的地方
2012年初,我向台北东门长老教会卢俊义牧师提出离开原本任职医院的打算,并请教他的意见。卢牧师曾经用许多宣教医师的故事,如马偕博士、兰大卫医师、谢纬医师和台东修女的故事等来教小朋友,我自己也很感慨同样都是医师,我的小孩要听卢牧师讲故事才能有机会学到这些信仰典范,但是他们在我的身上却看不到任何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向卢牧师请教时,他给我一个提醒,他说:「不要想说到教会医院工作就是在为主做工,如果不是上帝的旨意,不如不去,或者自己开业还比较可以荣神益人。」这个回答让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从来不曾有自己开业的打算。
第二次卢牧师就向我提出和信和台东基督教医院的合作计画,并建议我辞去现有工作,先到和信熟悉他们的照护模式,再到台东基督教医院服务当地的癌症病人。原来卢牧师长期在和信医院参与癌症病人的灵性关怀和带领查经的事工,和信医院在2012年初正准备要伸出援手,来帮忙台东地区的癌症病人,而卢牧师以前曾经在台东关山牧会,对这个计划有特别的感动。
台东照顾癌症病人有实质困难
我当时直觉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很低,不过卢牧师仍然鼓励我回去祷告看看。先前我也曾注意到台东的医疗资源的确不足,县民的平均寿命比台北市少了8岁多,其中除了意外死亡率偏高外,死於癌症的患者还是居於首位。
台东癌症治疗以台东马偕医院为主,有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设备,血液肿瘤科医师是由台北马偕支援轮派,2012年初才找到一位专任医师。台东基督教医院虽然有谭维义医师等宣教士的美好足迹,然而在这些宣教士医师退休後,医院一度陷入经营困境,後来在现任吕信雄院长扛下担子後,才能够站稳脚步,但基础仍较薄弱,要负担起照顾癌症病人的重任,有实质上的困难。
方丽华曾雅欣和谢佩玲开先锋
和信医院在国内的癌症治疗方面可说是首屈一指,但以前并没有很多和其他医院合作的前例,和台东基督教医院这样的合作关系,很难让人有太高的期待。之後卢牧师又给我看一份和信的方丽华药师所写的提升台东癌症病人就医便利性的计画书,这份计画书让我相当惊讶,也有所感动,因为有两位资深的护理长(曾雅欣和谢佩玲护理长)愿意率先投入,领着少少的薪水到台东去帮忙癌症患者谘询和後续照护的工作。她们的委身付出让我感受到这个计画似乎有成功的机会。然而我觉得自己也应该亲自跑一趟台东,实地去体会当地的整体医疗状况才对。
方丽华药师提醒我不要只是一头热
2012年7月底我透过以前在台北就认识,後来搬到台东的罗海鹏传道联系,到台东去先後碰到方丽华药师(她因父丧回台东)、台东基督教医院的吕信雄院长夫妇和一位在台东开业的林绍昌医师,我们交换了一些心得和感想,我也大略可以明白台东的确相当缺乏医护人员,真的需要更多人的投入帮忙。方药师还特别提醒我不要只是一头热,要思考如何有效整合有限的资源来发挥最大的效益,让癌症病人有更好的照护品质,而且除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外,同时要能够做好人员的教育训练,才可能长久。除此之外,不能只靠台东马偕来独撑大局,应该包括东基和圣母医院一起分工合作,各自争取相关支援并发挥特色,而不是只想竞争或垄断,这样才真正是病人之福。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回到台北後,虽然心中已经有一些感动,但一些现实问题的考量,包括未来的收入,医院工作的交接,环境的适应,太太的兼任教师工作和BSF英文查经班的服事,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千头万绪,很难完全下定决心。当时心中常常都有两种思绪在交战,我到底要留在原地,以自己现有的为满足?还是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呢?左思右想,仍然难以抉择。
九月下旬有一天,我读到我大哥贴在部落格里他自己写的讲道稿,有一段话让我产生极大的感动,原文是:「有人以为爱既然要真,就应该顺着心中感觉而爱。保罗在这里的教导我们的,不是跟着感觉走的爱。其实我们本性中没有这种无私的爱,约翰一书中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神改变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有从他来的能力,发出无伪的爱。爱不是心中的感受,也不仅是情绪的反应,它更是一种态度,也就是意志的行动。神爱我们不因为我们可爱,而是因为神的属性中充满了对我们的爱。同样的我们决定去爱人,不是因为别人有什麽讨我喜爱的地方,而是因为神命令我们彼此相爱,又将这种爱人的力量赐给我们。我们因为顺服神的心意,而愿意去爱人如己。即使违背我们自私的本性,我们也愿意用意志去克服自我的弱点,努力去行出来。」
和信、东基、兰屿、绿岛,我都愿意去
我忽然感受到上帝透过我大哥的这段话在回答我的问题,而且一次把我所有的疑虑一次扫空,只剩下我愿不愿意跟随祂而已。我也明白当我顾念自己超过顾念上帝时,就不可能会愿意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去跟随祂。
过了两天,卢牧师请我和和信团契一起吃饭,当天牧师提到这个计画在和信激起回响,募款也出乎预期,在座的夥伴都很受鼓舞。牧师用五饼二鱼的方式分菜给我们,我也向大家表达我愿意摆上的心志。隔天是北区长老教会联合礼拜,由卢牧师带领圣餐,当卢牧师一边擘饼,一边念着:「此个是我的身躯,为着恁拍破的,恁着行按呢来纪念我。」
我脑海中突然浮现一幅铅笔素描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画像,头戴荆棘,肋边伤口流着血水,整幅画模糊不清,却又有无比的真实感,彷佛我回到一千九百多年前各各他的现场,而我是围观的群众之一。当下我热泪盈眶,感动得不能自己。至此我完全明白这是圣灵的感动,上帝清楚的显明祂的爱,是十字架的爱,祂也非常清楚的让我知道祂带领的方向。於是我写信给卢牧师,不管是和信也好,东基也好,甚至是兰屿、绿岛也好,我都愿意去。10月底我也正式向国泰医院提出辞呈,在完成交接後,於2013年1月底辞去现职。
上帝在台东已为我预备许多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我本来以为我在台东是人生地不熟,除了罗海鹏传道和王美媛师母外没有多少认识的人,结果出乎我意外的,上帝其实已经预备了许多朋友在台东准备帮忙我们。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台东大学的简淑真教授,她和她先生曾世杰教授是佩蓁在美国留学时的学长姐,以前佩蓁曾受他们照顾。简老师在2012年初不幸罹患了末期胃癌,曾在和信医院接受手术和化学治疗。由於她们两地来回的就医过程非常辛苦,医院又不见得每次都能够顺利安排治疗,後来曾教授写了一封长信给和信的黄达夫院长,後来也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和信东基的合作计画。
简老师虽然在病痛中承受了极大的痛苦,然而她不改乐观,以圣经中雅各书1:2「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来见证主,并在脸书上分享了她和曾老师的许多见证。11月28日简老师安息主怀,我用接力赛来形容这个过程,她跑完了她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我们接下棒子继续跑,雅欣也告诉我这就如同腓立比书3:14「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黄院长对台东癌症医疗非常关心
1995年当我还是台大内科第一年住院医师时,曾经被外派到和信医院一个月,当时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认为自己是来支援帮忙的,结果上班第一天就被黄院长(当时是执行长)修理,并警告我:「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支援的!」那时和信医院规模还不大,位在仁爱医院楼上的两个楼层,但优秀的照护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印象相当深刻。
18年後我重回位在关渡的和信医院,规模变大,人数变多,然而对照护品质的坚持和同仁间合作的默契仍然延续了下来,没有变调。从黄院长到基层员工,处处可以感受到大家在工作上的用心,显明了这是一间很不一样的医院,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典范。特别是我在和黄院长对谈时,深深感受到黄院长对医学教育的重视和对台东癌症医疗的关心。我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到这麽好的医院来学习,虽然目前这个「台东地区医疗教育计画案」在经费上仍然有欠缺,但我相信上帝会预备,但愿在更多人的关心支持之下,将来台东基督教医院有可能转型为一间小规模的「和信医院」,而在台东照顾不来的癌症病人,也能够有一个最直接的管道到台北的和信就诊。让和信对照护品质的坚持和对医学教育的重视不只在台北受人敬仰,也能够在台东偏乡发扬光大。(本文分题为编者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