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旁人.医人

[最後编写日期:2014/09/16]


从李中梓<不失人情论>看古今的病医关系

文 / 郑春鸿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主任)

 

  不失人情论>的作者李中梓(1588年-1655年)是明朝御医,编撰有《内经知要》、《雷公炮制药性解》、《颐生微论》等。并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豪》三书,署名《士材三书》。
  李中梓本来出自官宦之家,但身体赢弱,从来多病,转而习医,其医学理论侧重於脾肾,以为「先天之本在肾」「後天之本在脾」,「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今人倡行西方实证医学,对於李中梓的中医理论,我们尚且不说。而他的<不失人情论>谈到所见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人家属,以及不同的医师。观其所析所论,今古对照,令人既感佩而又浩叹。
  李中梓之所以写<不失人情论>是受到《黄帝内经·素问》第八十篇的感召。他说;
  尝读《内经》至《方盛衰论》而殿之曰:「不失人情」未曾不瞿然起,喟然叹轩岐之入人深也!夫不失人情,医家所甚亟,然戞戞乎难之矣。

不失人情:同理心、专业心、沟通耐心

  李中梓赞叹轩辕黄帝和岐伯对人研究竟如此深刻,并提醒後进医者,不要因大家口中说的「人之常情」而造成在诊病、治病的失误。他说:「对於医生来说,这是很迫切的事情,然而又是很难的事情。」近300年前这位中国老医生的呼吁,这「迫切又难」的事,可谓於今尤烈。<不失人情论>可以说是中国医学论及「病医关系」的好文章,所论我们也看见「医疗纠纷」通常就是上「不失人情」上没有同理心、尊重专业之心,以及医者拙劣的沟通技巧所造成的。
  李中梓特别对《素问》提到的「不失人情」根据自己的临床所见,将「人情之类」分为三的面向讨论:「一曰病人之情;二曰旁人之情;三曰医人之情」。

病人不会「照书生病」,性情各有好恶

   所谓病人之情,李中梓说:「五藏(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胜。阳藏者宜凉,阴藏者宜热;耐毒者缓剂无功,不耐毒者峻剂有害。此藏气之不同也。」简单说,医生看病,不只是照病名查标准治疗方案治病。病人不会「照书生病」,同样是肺癌、肝癌,因为病人的生理条件,乃至心理障碍,医者都应该个别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治疗计画。
  他举例:「动静各有欣厌,饮食各有爱憎;性好吉者危言见非,意多忧者慰安云伪;未信者忠告难行,善疑者深言则忌。此好恶之不同也。」略谓:有的病人好动爱社交;有的喜欢静处不喧闹,性情各有好恶。在饮食上也都各有爱与不爱;性喜听到吉利话的病人,对他们直言病情,常会遭到他们的责怪;医者心中常有忧虑的病人,当对他们进行安慰,有时反而会被他们说成虚伪;不相信医学的病人,医生的忠告难被奉行;多疑的病人,医生若对其关切坦率地谈论病情,就会受到他们的猜忌:此与每个病人个性好恶的不同有关。

社经地位的不同,病人看病态度不一

  病人因社经地位的不同,也有不同的习性。李中梓说:「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此交际之不同也。贫者衣食不周,况乎药饵?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此调治之不同也。」略谓:富裕的病人大多任性,因而常常不遵守医生的告诫;显贵的病人大多自高自大,因而常常骄横放纵、违背医理:这是由於他们的地位、处境不同。贫穷的病人,衣食尚且不足,哪有钱财购买药物?!低贱的病人,整天为了生活焦虑劳苦、不能休闲,心境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由於生活的条件不同。

病情时好时坏,严重影响病人心情

  在治疗过程中,由於病情时好时坏,也严重影响病人的心情,或造成病医之间的不信任。李中梓举例:「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有最畏出奇,惟求稳当,车薪杯水,难免败亡。此过慎之为害也。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此得失之为害也。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有性缓者遭急病,濡滞而成难挽。此缓急之为害也。有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卽飘扬。此成心之为害也。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於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此皆病人之情,不可不察者也。」


不断更换医生,使得医生随便用药


  略谓:有的病人刚刚相信了好话,一听到荒谬而能蛊惑人心的说法就又改为新的主意,这就好比多歧亡羊的道理,在众说纷纭之下,将会无所适从,治疗也就最终会成为像画饼充饥一样的事情,没有实效:这是没有主见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最怕发生意外,只求稳当,这样,治疗便如杯水车薪,无济於事,难免坏事以至死亡:这是过於谨慎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境遇不顺,谋求改变又没有成功,内心忧虑不已,以致良药也难以医治:这是患得患失之心造成的危害。
  有些性急的病人遇到了慢性病,由於不断更换医生,就会使得医生们随便用药;有些迂缓的病人遇到了急性病,由於拖延时机,就会造成难以挽救的後果:这是性情过缓过急造成的危害。有的病人惧怕温补,人参、白术一沾到嘴上,心里就先予以抗拒;有的病人惧怕泻下,芒硝、大黄一进入口中,精神就涣散了:这是成见造成的危害。

只能给病人三分钟,如何信得过医师

  综其所言,病人治疗期间,没有主见而听信秘方,不遵循实证医学治疗而治不成病的;治病往往在两害相权下取其轻,药石不伤身体者几希。有的病人过於谨慎,比如听人说化学治疗是要人命的而裹足不前,殊不知那劝人不要化疗的癌症病人(也是一位医师),他当年得癌症曾经做过关键性的化疗。听其言而不接受正统治疗者,何其无辜。病医之间贵在信任,医师不善尽病情解说之责,病人寻求第二意见固理所当然;但台湾就医方便,有的病人患得患失,病情稍不如意就换医师如换衣服,如此受伤害的往往是病人自己。
  好病人应该信赖医师,对医师详述病情症状。有的病人讳疾讳医,不愿讲出真实病情,甚至故意隐瞒病情,医师都要耐心开导,使其能无所不谈。不过,这又谈何容易。每次门诊,医师如果只能给病人三分钟,病人要如何信得过眼前的白衣人?

取得病人家属的信赖也是关键

  病人家属在病人诊断、治疗其间,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当病人得的是重症,比如癌症。癌症专科医师每天努力服务的,除了和病人建立互信的关系,也要花相对或更多的时间,取得病人家属的信赖。
  李中梓所指的「旁人」即泛指病人家属及亲友。他说:「所谓旁人之情者,或执有据之论,而病情未必相符;或与无本之言,而医理何曾梦见?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或执肤浅之见,头痛者救头,脚痛者救脚,而孰本孰标谁知?或尊贵执言难抗,或密戚偏见难回。又若荐医,动关生死。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有庸浅之偶效而荐者,有信其利口而荐者,有食其酬报而荐者,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凤可作鴞,致瓌奇之士,拂衣而去;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此皆旁人之情,不可不察者也。」(未完,待续)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