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读药品广告?

[最後编写日期:2014/09/16]

谈坊间维生药品及诊间医师推荐的自费用药

文 / 胡涵婷医师 (血液与肿瘤内科)

  最近在同一天内,被两位医生朋友问到电视上广告频率很高的一个坊间中药成药──化疗漾。问题是它可能如广告里的诉求一般,对在接受化学治疗的病人那麽有帮助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化疗漾的临床试验文章仔细地读了一次,也从电脑网页看了这个电视广告;我的结论是化疗漾对化疗副作用的缓解仍然没有确切的实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下结论。以一个肿瘤科医师的角度来看,我会乐於参与将来针对化疗漾是否有实质助益(包括减低化疗副作用、不影响化疗疗效,甚至促进疗效)慎思缜密的临床试验,但是在现阶段不赞成病人花钱服用化疗漾。
  化疗漾的电视广告有别於台湾大多数喧闹、庙会广场卖膏药式的电视广告。它的软性诉求,流畅的内容,的确有动人的说服力。这令我想起在美国争议不休的 DTCPA(Direct-To-Consumer Pharmaceutical Advertising)直销消费者之药品广告。美国广告业颠峰造极,电视广告精美到比电视节目更好看。一些市场潜力广大的药品,不乏精致动人,充满说服力的电视广告。例如胃制酸剂、降胆固醇药、消炎止痛药、戒菸药、治阳萎药等等。由於消费者仍然需要医师处方才能使用这些药,这些广告的结尾总是说:“Ask your doctor, if…is good for you.”然後基於法律规定,以没有几个人能听明白的机关枪速度,或画面底下几排小字,交代过药物的可能副作用。
  DTCPA在美国的学术界,包括医界及法律政治界引发的争论点在於民众“知”的权益不容剥夺,以及消费者应有免於受骗的权利。因为在加拿大及欧洲国家,基於担心民众被误导,直销消费者药品广告(DTCPA)是法律上不允许的。美国也有一派人士认同欧洲及加拿大的做法,希望完全禁止药品直销广告。然而,毕竟美国人普遍推崇言论自由,加上财经雄厚的药界政说(lobby)管道,折衷的做法就是继续允许 DTPCA,以保障大众知的权利及药厂的言论自由,但是加诸法律规范,禁止在广告里隐瞒药品可能的副作用。直销消费者之药品电视广告是大行其道,甚至广告制作愈来动人,愈令人难以抗拒。
  例如最近就有一个制作得平凡写实,又深情款款,让人看了会心一笑,不能不认可的抗凝血剂电视广告。一个患有心律不整,但健康开朗、发鬓夹霜的中年男子聚精会神地倾听他的医师解说新的抗凝血剂的疗效及优点;尤其是不需要忌讳饮食,或经常验血监测抗凝血程度。这名男子手持新处方,带着微笑,轻快地从医师办公室步向他的小卡车(pickup truck),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束花,又去旅行社订了一个出国的长假旅游,给他在厨房做晚餐的爱妻一个惊喜。接下来的画面就是他们轻松惬意的浪漫旅程。广告页面小字写的这个新药可能的副作用,就这样在这些令人欣羡的动人画面之下,完全被忽略了。
  化疗漾的电视广告并不尽等同於美国的电视药品广告。如同美国的电视广告药都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的产品,化疗漾是台湾药品管理机构许可贩售的药;但是,因为它并不需要医师处方;因此,并没有中间人-医师的把关。一般人可能被广告内容说动,就乐於花钱买来试一试。化疗漾的广告内容对於药品是否会影响化疗的疗效,以及是否有任何副作用皆只字不提。不同於美国的药品广告一定要告知可能的副作用。
  到底民众对医药“知”及“不受骗”的权益该如何维护?谁才有资格给病人或社会大众资讯?谁才是可信任的公正的仲裁者?
  癌症病人所接收的癌症治疗资讯可能是五花八门;其中有来自古道热肠的亲友推荐,居心不明的电视及其他媒体的广告,或是自己及家人“谷歌(google)”得来的资讯。当然,也一定有来自医师的建议。而癌症医学又充满不确定性;也正因为如此,加上一般人对癌症诊断的极度焦虑,癌症患者也就特别容易被“说动”或甚至被“恶意欺骗”(exploited),而盲目地投下钜资,寻求没有证据的医疗或药物。而最令我瞠目结舌,痛心不已的是,应该为病人权益把关的医生,也有不少人向病人及家属推销不必要的昂贵医疗品项或自费用药!我心里只能暗暗期望,这些医生只是太忙,没能充分掌握日新月异的癌症医学知识,而不是刻意欺骗病人以中饱私囊。
  回到化疗漾在癌症治疗的可能角色及价值;我认为仍有待进一步的双盲临床试验(double-blinded clinical trial)去证实;也就是说两组病况相当的病人,在病人及治疗医师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予化疗漾或味素药(placebo),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才能公正客观地结论化疗漾是否有它所号称的效果,并观察及记录其可能的副作用。
  我更要藉此机会呼吁一般民众在关注自己及家人就医的急迫心情之外,应了解绝大多数癌症并非如心肌梗塞、中风、急性阑尾炎或肠穿孔般的急症(emergency),需要在瞬间做成治疗的决定。而一开始的不当的处置,往往造成日後很困难补救或收拾的难局。尤其是当医生极力推销昂贵自费医疗品项及药品时,更需有一个健康的质疑态度,问该问的问题,寻求足够的资讯,才做最後理性的治疗决定。

【後记】
  同侪友人建议我给病人一些指导,如何看病?该问什麽样的问题?
  我从电视广告推销药品,到诊间里医生做治疗建议;两个似乎完全不同的状况,看到同样的病人是“弱势(vulnerable)消费者”而被蒙骗的可能情境。虽然多数医师是本着医学知识,及道德良心在看病。无可讳言的,也有一些医生会因“恶小而为之”,建议病人花钱做不太必要的检查,或花钱使用昂贵仪器及药品;反正只是“谋点财”又不会“害到命”;似乎他们的良心也很平安。另一个极端是医生因“利小而不为”,虽然对病人会很有帮助,但是医生或医院赚不了什麽钱,也就不做。
  广告再怎麽动人,广告里的人不会走出电视机向你推销药品。与你共处於小小诊间、穿着白袍的医生,拥有「这是我的专业,我懂你不懂」的权威向你“推销”昂贵医疗时,病人该如何问问题?甚至拒绝医师的建议?病人怎麽样去发现医生没有隐瞒着“俗搁大碗”的治疗好选项?

 

我对癌症病人及家属有以下的建议:


1. 事先做功课。特别是寻找有公正性的资料来源,例如癌症希望基金会或教学医院的癌症资讯网页,甚至国际网页,如 American Cancer Society,了解这个癌症如何诊断、分期,及不同期别的治疗方式。


2. 当医师建议的治疗与你所收集或了解的资讯有出入时,请医师解释缘由。如果医师不愿意解释,或说不出有道理的解释时,应寻求第二意见。


3. 癌症手术有高度专业性,需不需要开刀?能不能开刀?手术怎麽做?并发症的机率多大?有无替代方案?开刀後的治疗计画有哪些?都要有满意的答案。绝少癌症需要紧急手术,千万要有充分的资讯才接受手术。因为不必要或不正确的手术所造成的伤害,可能难以挽回或补救。寻求第二意见,很有助於对疾病治疗的了解,并且通常也不至於因此而延误病情。


4. 医学没有那麽讳没如深,不要怕自己听不懂。要事先做功课,但是也要相信没有任何问题是笨问题。一个好医生一定能以你可以了解的语言,解答你的问题。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