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变奏曲

[最後编写日期:2017/04/14]

  (华健渊摄)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海明威在《战地钟声》中说:「在战争中不可能有自己。在战争中只能把自己遗忘。」如果你似乎发现自己是一个「不受安慰」的人,那麽,第一步你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遗忘」......

文 / 郑春鸿 (文教部)

    法国大文豪雨果《悲惨世界》中说:「生活、苦难,孤独,遗弃,贫困,这都是战场,都有它们的英雄;无名英雄,有时比显赫的英雄更伟大。」人人都曾有孤独、被遗弃的感觉,所以人人都需要被安慰,时时刻刻都需要被鼓励。那些一口便说:「我不需要被安慰、被鼓励」的人,不是没有「病识感」,就是活在自己良好感觉中,走不出来的人。无论如何,他显然失去因人生苦难所带来的奖赏,他成就再高,最多就是一个显赫的「有名英雄」,怎麽也比不上「无名英雄」的伟大,得享世人永远的感佩。

安慰,伟人天天都要服用的一帖药

    安慰,是伟人天天都要服用的一帖药,少吃一天,伟人不但不成伟人,可能还会在寻常的某一天,突然死去,因为环绕着他的困难、忧虑及哀伤,可以想见,比起常人要高过千万倍。

    在医学临床试验中有所谓「安慰剂」的应用。临床试验会将活性药物与安慰剂作比较。为鉴别真正的治疗的效应,试验中须将安慰剂表现的效应从活性药物表现出的效应中减去,临床以及统计学都有显着差异才有意义。在有些研究中,要证明有效,活性药物必须显示出比安慰剂更显着更好的效应。但是,在有些研究中,安慰剂减轻病人的病痛的百分比更高,从而更难体现出活性药物的功效。

「味素药」安慰剂有时比「真药」有效

    不只在临床试验上使用安慰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用安慰剂。一般,当病人患有轻微的「自癒性疾病」,又没有活性药物或者没有适应证(如非特异性的不适或疲劳)时,医师也会开处方安慰剂,比如开维他命给病人吃。

    别小看这种俗称「味素药」的安慰剂,它的作用有时比「真药」(活性药物)还要有效。研究指出,脑震荡後高压氧疗效不优於安慰剂;儿童偏头痛药物治疗还不如安慰剂;甚至病人明知服下的是安慰剂,居然也可以缓解疼痛。

    这好像在告诉我们,安慰者说的话,只要出自真诚,即使所言不一定可以如数成就,被安慰者也心底有数,明知这些安慰的话语,不全然得以实现,但是仍然常会受用感激。甚至,言语也不是安慰的唯一工具,宋朝诗人陆游在《渭南文集•鹧鸪天》说:「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往往一段与被安慰者新竞相仿的歌词或歌曲,很巧妙地就可以使他的郁闷获得纾解。

昂贵的安慰剂比廉价有效

    安慰剂有时不只是药物,发表於《JAMA Intern Med.》上的一项研究对安慰治疗用於偏头痛预防的差异性疗效进行系统评估。假针灸和假手术预防偏头痛比口服药物类安慰剂应答率高。不同治疗类型之间的效果的大小可能不同。

    更可笑的是,病人明知是安慰剂,贵的真的比较有效,便宜的相较效果较差。根据《Neurology》的一篇文章考察了昂贵的安慰剂和廉价的安慰剂,对於帕金森病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昂贵的安慰剂能显着提高运动机能并降低方向方面的脑部活动,且程度具有可比性。

    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在安慰的操作上,「权柄」(昂贵的安慰剂)比起一般人士的力量更强。举例而言,对病人来说,医师(权柄)的安慰,比一般的访客要有效果。

安慰剂的使用也有伦理问题

    安慰剂的使用,也有伦理上的考虑。在临床研究中,伦理要考虑是否应该用安慰剂。比如,当存在有效治疗(如鸦片镇痛药治疗严重疼痛)时,给研究受试者安慰剂,剥夺其治疗,一般都被认为违背伦理。

    然而,在医疗中给安慰剂,又不告知病人他们接受的是无活性的治疗,这种欺骗是有争议的。一些医生认为初看违背伦理,如被发现,可能损害病医关系。但也有其他医生认为不给病人一些可使其感觉好转的东西,更不伦理。只是为了安慰剂效应而给予活性药物治疗,可能再进一步被认为是违背伦理,尤其当病人产生不良反应的时候。

    可见,尽管如此,安慰不应该有欺骗,更不应该带有目的。所谓不诚无物,欺骗或有目的的安慰,在受安慰者身上,可能就要产生坏的影响(不良反应)。

安慰是一种体验

    北京市在重霾之下很多人去买罐装空气,吸一口新鲜空气「聊表安慰」!在加拿大,罐装空气主要的价值在於其新奇性,但在中国的顾客似乎会相信其有实际的功能,一种号称「加拿大新鲜空气」的商品是7.7升2瓶售价分别是219元人民币(台币千元以上),还真有人买。罐装空气公司创始人林先生在接受CNN采访时解释,他希望罐装空气能给全世界更多的人提供「一种体验」。

    的确,管它是真是假,只要信其为真,就得到安慰,它不是「一种体验」,那就无以名之了。这有点像宗教,只要心里相信,嘴里承认,就能「因信称义」,受浸之後就成为基督徒,来到基督的怀抱,就得安慰。

言语永远是有限。意趣却是无限

    这样「安慰的体验」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因为现代媒体充满了「煽色腥」,不友善的社会氛围,常常使人精神紧绷,《癌症教育杂志》(Journal of Cancer Educ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电视和网路是癌症病人的资讯来源。然而,电视往往会使得癌症显得很可怕,而线上论坛为癌症患者提供与其他患者交流的机会,获得支援和安慰。岂止电视常报「坏消息」,所有的大众媒体几乎都特别爱报导负面新闻。癌症病人被吓到懒得再看,只好去网路上找同病相怜的病友寻求安慰,互相取暖。当代名作家王蒙在《风格散记》说:「言语永远是有限的。意趣却是无限的。只有懂得无限、感受得到无限的人才懂得并感受并去实行以有限的言语去追求无限的意趣,於是才有含蓄。」一般人只能说出一些破碎的言语,以为可以安慰人,但是病友之间所透露的往往是一种自我解嘲的「意趣」,从中可以得到的安慰变得宽广许多。

不受安慰,走不出可怕的「咒诅」

   还知道去买杯罐装空气安慰自己,知道上网路上找病友寻求安慰,这还都算有「病识感」,都还有救。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会发现有些亲朋好友似乎纠结在某件事上、某个人上,任谁怎麽「安慰」他,而他就是走不出那可怕的「咒诅」。这样的一个人不是别人,可能就是你与我。人的一生在几个座标点上,不知不觉地就成为一个「不受安慰的人」。因此,本文不是写给特定的人看的,而是写给大家看,反覆思索当走到这个处境,应该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求救。

   我想从【圣经】诗篇77:1-13这几节诗文,来和大家谈一谈那些心里不受安慰的人,形之於外,以及内心里是如何纠结,并且有哪些路可以使他得到解脱。

  「我要向神发声呼求;我向神发声,他必留心听我。我在患难之日寻求主;我在夜间不住的举手祷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神,就烦燥不安;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细拉)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我追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神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细拉)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你古时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神啊,你的作为是洁净的;有何神大如神呢?」

    <诗篇>这13段经文,非常具体地描述「不受安慰」的人的诸多层面的问题。我们一段一段来咀嚼。为了使非基督徒也可欣赏这首诗的内涵,我的解释会比较「属世」而不是「属灵」。诗人说了:「我在夜间不住的举手祷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之後,他写道;「我想念神,就烦燥不安。」

    对基督徒来说,神在至高处,也在人的心灵深处,他既高深又亲密。对一般人而言,这样同时存在的客体无以得见,但这里的「神」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人生的愿望与目标。很多人也不认识自己痛苦些什麽,虽有痛苦的感觉,但却不知道痛苦的真正原因。

真正最大的痛苦是无言

    接着诗人说:「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一想到现在的景况,离开神越来越远,也就是起初之心已遭蒙蔽,与人生的愿望与目标渐行渐远,不禁黯然神伤,六神无主,心神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一个人还可以聒聒抱怨,还不到苦处,真正最大的痛苦是无言的,因为言语已经不能表达出心中的苦,所以宁愿默然不语。人在最深的痛苦中也不会肯接受安慰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说:「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就永远不会上升天界。」这时候的安慰,必非寥寥数语可以达成,而要有属灵的智慧,方能开路。

怀疑起初之心一开始就是虚空

    失去主的倚靠,诗人不禁怀疑,「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我们面对痛苦的背後,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在埋怨神,对神已经失望,亦完全失去信心了。我们若不去认识或不肯承认这痛苦的根源的话,便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安慰。这是一篇非常认识生命的诗篇,诗人清晰地表达到,他痛苦的原因不在环境、不是因为亡国,而是他开始质疑神,也就是在怀疑它的起初之心,他的人生目标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的,就是虚空的。心境至此,几乎没有了出路,我们要特别注意,此时他可能会突然变得「很不在乎」,很看得开。一个人到了异乎寻常地摆阔,装漂亮,讲门面话的时候,我们就要特别地留心他骨子里的可怕的虚空。这时候,他需要的关心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看不见慈爱公义才是真正痛苦的根源

    诗人不禁抱怨:「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神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这正是一个有神的人在苦难时,内心经历痛苦最大的地方。也因此对神存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甚至开始咒诅,觉得神为何容许我们经历这些苦难,为何祂不帮助我们去解决它?难道祂己没有了慈爱和公义吗?这一切才是内心真正痛苦的根源。这是至深的痛苦,有些人在成长时,明明受到父母亲的伤害,却因为这是一份很亲的关系,以致我们不敢去承认内心其实是憎恨他们的,只用了别的原因去解释心中的愁苦。对着父母亲尚且也不敢承认心中的真实感受。

医师要给病人及家属多大的希望?

    病苦之人在看不见明天之际,经常会陷入绝望,此刻,极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受安慰的人」。医师是神派遣来的天使,天使是否捎来神的意念,可以给我开一条新路吗?医师面对病人,如何措辞才能防止病人「消极预期」?要给病人及家属多大的希望,才能多少安慰他们,并且不会使人掉入更痛苦的深渊呢?

    预期既能使我们感觉更好,也能使我们感觉更差,尤其对於病人来说更是如此。病人的消极预期可能引起「反安慰剂效应」,可能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甚至削弱疗效。而医生在给出医嘱或者介绍新药时的措辞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那麽医生在给出医嘱或者介绍新药时,如何措辞才能减少伤害?

「期望」是「安慰与反安慰」效应的关键

   「期望」往往是「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关键所在。对於安慰剂而言,早日康复的期望可以导致切实的生理变化。而「反安慰剂效应」不但能增加副作用,还可能削弱治疗效果。

    在一项偏头疼研究中,将真实的药物被标记为安慰剂会使得药效减弱。如果病人曾经经历过不成功的治疗,他们的期待可能会使之後同样的治疗失效。因此,医生必须意识到病人之前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治疗,而医师在给出医嘱或者介绍新药时,如何与病人沟通极其重要。一项关於孕妇分娩时硬膜外麻醉的研究发现,医生对於分娩过程的描述即便只发生轻微改变,也能影响孕妇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说:「人对於别人的影响,决非靠言语完成,而是靠精神完成的。」又说:「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要是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不论是医师还是亲友,施行安慰都只要出自真正的爱心,就应该没有「超乎期待」的顾虑了。

哀恸的人必得安慰

    一个「不受安慰的人」要怎麽做,才能慢慢得到安慰呢?「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五:4)这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理啊!原来哀恸的人「必得安慰」的应许,是为谁写的?不是为任何的人,只为着一种人,就是哀恸的人们。你是哀恸的,所以这应许是为着你的。

    华人很早就有「守丧」的各种规定,从现在看来,它就是一种「哀伤处理」。儒家不仅认为丧事中应以哀为主,而且认为哀戚之情应有统一的标准,这种标准大致可以体现在容体、声音、言语、饮食、衣服、居处等几个方面。

「守丧」是一种「哀伤处理」

    以居父母丧为例:守丧期间不能洗澡,形容憔悴,面色发黑,这就是哀发於容体;哭丧不能从从容容地拖长尾声,而要哭得气都回不过来,这是哀发於声音;言辞不加以文饰,与丧事无关之事一律不谈,尽可能沉默,这是哀发於言语;居丧头三天粒米不进,三天後喝粥,三月後可吃粗食,一年可进菜果,二十五月丧期之内不能饮酒食肉,这是哀发於饮食;丧期内要穿特制的粗麻布丧服,这是哀发於衣服;要单独居住在草棚之内,以草为床,以木为枕,这是哀发於居处。

   不仅如此,凡一切纵情喜庆之事均应杜绝,因此丧期内不许婚嫁,夫妻不能同房,有官职者必须解官居丧等等。对守丧期间的行为加以标准化、系统化与等级化,於是就演变成为一种礼教制度,即守丧之制。时至今日,守丧的繁文缛节虽然已经都简化了,比如,以台湾的民俗,在父母灵前必须在火化出殡之前按三餐「孝饭」等,并排有「孝男旬」、「孝女旬」、「孝媳旬」等,晚辈亲人要依旬在灵前敬拜谢恩,使哀伤逐渐远去,接受至亲死亡的真实。

在战争中只能把自己遗忘

   「哀伤处理」中,走出哀伤的另一道门,就是「忘记自己」。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在战争中不可能有自己。在战争中只能把自己遗忘。」如果你似乎发现自己是一个上述「不受安慰」的人,那麽,第一步你可以做的就是「把自己遗忘」,不要把所有的「算计」都归结到自己的安危、利害、权势、财富上面。从今天起,请你为别人祷告,尤其是位陌生人、不会回报你的人祷告,把环境变大、把视野变广、把贵人变多。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陌生的客旅;因为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