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1000问①

[最後编写日期:2013/11/22]

《癌症1000问》是本刊编辑部2012年的开春大愿。我们从过去对医护人员及病人的访谈中,归纳以及引申1000个问题,并且分列为十个主题。这些都是从病人的角度提问的实用问题,涵盖癌症病人面对的身、心、社、灵各层面的切身问题。本期双周刊正值第200期,我们特别将《癌症1000问》的提问公开,除了医学问题,我们会请教医护人员之外,其他问题希望全国的癌症病人一起来作答;我们留下许多「空位」,请读者也帮忙提问,由本刊编辑部汇整。来信请寄:joecheng@kfsyscc.org,或邮寄本院文教暨公共事务部及来电(02)28970011分机3430。医学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更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将会请教专业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博谘众议,陆续为这些问题提出实用的参考解释。

文 / 郑春鸿 (文教暨公共事务部主任)

1. 初得癌症与癌症的预防


1.1 怎样对癌症病人告知病情?初得癌症如何面对?

1.1.1 要不要让病人知道自己得癌症?
 隐瞒病情对病人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 怎麽告诉亲人得癌症的消息才好?怎样安慰刚得癌症的亲友?才能既不吓到他;也让他接受真相?
1.1.2 和癌症病人谈生死议题,有哪些好的话引子?倘若家人听到自己罹癌,精神上无法平抚,有什麽方法可以帮助他?宗教?身心科医师?旅游?运动?
1.1.3 病人家属有权利要求医师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 医师没有直接告诉癌症病人罹患的是癌症,法律上,他算隐瞒病情吗?会有什麽後果?
 医师对病人开的各种治疗,要经病人本人同意?还是亲人可以在病人不知情下帮他做决定?
1.1.4 我可以或应该问医师自己还可以活多久吗?
 他说的准吗?根据什麽判断的?
 所谓「五年存活率」应该怎样解释?
1.1.5 得癌症是「天谴」吗?我做了坏事吗?怎麽会得到癌症?
1.1.6 上班族及学生初得癌症,要不要马上请假、休学或辞职?
1.1.7 我们的社会周遭的人会「歧视」癌症病人吗?有哪些人我应该告诉他病情?哪些人我最好隐瞒病情?
1.1.8 癌症治疗虽然「全民健保」大多有给付,请列举另外还有哪些「自费项目」,例如买些营养、保养品,奔波车资,看护费等等。不同的癌症,一个病人平均大概要准备多少钱才够开销?
1.1.9 得了癌症少了收入,多了开销。治疗期间,如果我经济不好,可以向哪些地方寻求支援吗?
 如果我或我太太的名下还有房地产,可是房子不只有我们住,孩子也在住啊!我仍然可以得到社会补助吗?
1.1.10 癌症都有「重大伤病卡」,凭卡做哪些事可以得到补助或优惠吗?

1.2 癌症的致病因素及癌症的预防

1.2.1 目前所知确切的致癌因素有哪些?
 内在因素包括种族、遗传、年龄、性别等情况。
 外在因素,可能是长期受到外来的刺激,造成细胞变性。
1.2.2 癌症可以预防吗?怎样预防?
 生活习惯:
 饮食习惯:
 生活环境:
 健康检查:
1.2.3 「为什麽是我?」在相似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下,为什麽有人会得癌症;有人则不会?
1.2.4 有人很幸运,癌症发现得早;但有人一去看病,就是癌症末期。
 癌症常见的症状有哪些?症状持续多久,求医才有意义?
 哪些癌症最不容易早期发现?
1.2.5 癌症诊断及治疗,每一次、每一个步骤都一定要寻求第二意见吗?当第一意见和第二意见不同的时候,该怎麽办?寻求第三、第四意见吗?这算不算「不信任医师」?这样问来问去会不会担误病情?
1.2.6 有没有哪些东西是属於「防癌」食物?
 所谓「硷性食品」和「酸性食物」的说法有实证根据吗?它们吃进体内会有哪些化学反应?对致癌与否有影响吗?
 维生素A食品,如胡萝卜、青江菜、菠菜、地瓜、木瓜、芒果、番茄等,已被证实具有多种抗癌作用吗?
 食物不是药物,它对「防癌」或「抗癌」有用的部分未经提炼,成分一定不高,病人要吃「一拖拉库」才有效吗?
 海产例如虾、螃蟹、蛤蜊、牡蛎、鱿鱼、乌贼都是癌症的忌口物吗?
1.2.7 有些病人具医学教育背景,比如他可能自己就是医师,罹癌後做过一阵子正统治疗而放弃,就鼓吹大家不要做化疗,不要接受正统治疗,只要吃某些健康食品,改变生活饮食就可以。他们的说法影响很大,可信吗?
1.2.8 常听到的「抗癌」或「防癌」的健康食品不一定有效;有没有哪些这类的产品已被证实可能反而对身体有害,或其风险太大,而癌症病人应该特别注意的?
1.2.9 基因图谱都已经完全被公布了,这是不是代表人类了解癌症的致病原因,又往前进了一大步?
1.2.10 相对於人类对其他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等的克服,医学对癌症治疗的努力,若从存活率来说,据说基本上五十年没有太大的进步是吗?为什麽

1.3 癌症是全身性的疾病?抑或是单一器官的疾病?

1.3.1 癌症是「全身性」的疾病吗?
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只是多和少,以及有没有爆发的区别,是吗?
 癌细胞只是找到身体上最弱的地方爆发出,这样的说法对吗?
1.3.2 什麽是癌症的转移?
 它是指癌细胞由原发的位置,转移到(跑到)另一个器官吗?
 它是指癌细胞有别於原爆点的「第二爆发点」?
 癌症的转移发生在原爆点周围的器官比较多吗?
1.3.3 有一说癌症细胞爆发的地方,都是身体较「冷」的地方;比如心脏,因为一直在动,比较「热」,温度高,所以没听过「心脏癌」。这种说法对吗?进一步说我们要保持身体一定的温度,不要太冷,癌细胞就不会发作,这也对吗?
1.3.4 究竟有所谓「癌症体质」吗?也就是有些人就是容易得癌症;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得癌症。比如为什麽很多肺线癌的病人都不抽烟;但也有抽一辈子烟的人,没得上肺癌?
1.3.5 癌症的外科手术会不会只是「紧急避难型」或是「对抗疗法」(只以症状改善为目的的疗法)?
 开刀做的只是肿瘤「减积」的工作吗?
 会不会真正的治疗是从手术之後才刚开始的?
 当外科医师跟你说:「肿瘤都拿乾净了!」其实只要有一点点癌细胞还在,仍有复发的可能,是吗?
1.3.6 至今我们不能真正打败癌症,关键原因会不会是因我们不完全了解癌症的起因吗?哪些类型的癌症,我们已经完全搞清楚它是怎麽发生的?
1.3.7 如果癌症是「全身性」的疾病,那麽怎样做才能避免癌细胞在别的地方又爆发出来?
1.3.8 癌症在某器官爆发,它比较容易转移到邻近的器官吗?但它也会转移到较远的器官,这有特别的意义吗?
1.3.9 有些病人的癌症经治疗之後,终其一生不再发病,也没有产生其他癌症,这是否可以证明,癌症不是全身疾病?
1.3.10 癌细胞在体内靠哪些途径跑到不同的地方「着床」?
 它会停在某处再生成肿瘤,必须该处具备哪些条件?
 血癌随着血液到处流,每一个器官都可能会产生癌症吗?
 

1.4 癌症会传染吗?

1.4.1 和一直咳嗽的肺癌病人住一起,会得肺癌吗?
1.4.2 和癌症病人亲吻,碰触到他的飞沫、唾液、体液也会得癌吗?
1.4.3 把血癌病人的血打入健康的人体内,他会得血癌吗?血癌病人可以捐血吗?
1.4.4 接受癌症病人的捐赠的眼角膜,会因此得到和捐赠者一样的癌症吗?不同肿瘤的癌症病人可以捐血写吗?
1.4.5 癌症病人和家人一起进食,应该自备餐具吗?唾液会传染癌症吗?
1.4.6 癌症病人会透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吗?
1.4.7 子宫颈癌已经定是人类乳突病毒引起的,和子宫颈癌女子发生性行为,再和另一位健康的女子发生性行为,会不会造成後者得子宫颈癌?
1.4.8 乳癌男女都可能发生;但为什麽女人会因人类乳突病毒传染子宫颈癌,而男人性器上有此病毒则不会得病?特定的癌症会不会「着床」和性别也有关系吗?
1.4.9 因病毒引起的癌症,比如子宫颈癌、鼻咽癌,这样的病毒只会引起单一特定的癌症吗?抑或是也会引起别的癌症?
1.4.10 如果某甲癌细胞进入某乙不会或不容易在某乙身上「着床」、生根、扩散。这是否代表癌症是「体质」的问题?有些体质就是不会长出癌症?

1.5 癌症会遗传吗?

1.5.1 小英的妈妈、阿姨都得乳癌,小英会比较容易得乳癌吗?
1.5.2 为什麽初诊病人会被问到三代家族罹癌史?临床医学上是怎样看待这个资料的?是遗传基因在致癌因子中,占多大的比例?
1.5.3 癌症的遗传基因,在三代之内才有研究意义吗?比如曾祖父母得过癌症,对曾孙来说就已经无害了吗?
1.5.4 有所谓「癌症高危险群」吗?比如父母得大肠癌,他们的子女最好少吃腌渍物;父母亲得血癌,孩子最好少碰甲苯,不要处於刚油漆的房间?因为他们比较容易得和父母相同的癌症?
1.5.5 每一种癌症都会有遗传基因吗?有鼻咽癌的父母,孩子只会在鼻咽癌罹患机率上增加吗?「癌症高危险群」指的是他们比较容易得和父母相同的癌症?抑或是在所有不同的癌症的罹患机率都增加?
1.5.6 两个都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结婚,生下的子女得癌症的机率会加倍提高吗?
1.5.7 癌症遗传基因只会垂直遗传,直系血亲往下遗传吗?这样的基因会不会因代代相传慢慢变「淡」,到有一天完全消失?抑或是永远都在?
1.5.8 当我们知道,某人身上有癌症的某种基因,可不可能透过基因工程进行治疗,把这个基因拿掉或换成健康的基因?这麽做会不会反而引起更怪的病出现?
1.5.9 血癌根据病人不同的基因表现,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同一癌症,比如乳癌病人,医学已经发现具某种基因表徵的人比较容易复发;而不具某基因表徵的人比较不易复发吗?
1.5.10 人类基因图谱的发现,对基因影响癌症,以及以基因策略治疗癌症有帮助吗?

1.6 癌症的发病、复发和压力有关吗?

1.6.1 心情与压力和癌症有关吗?
1.6.2 心情压力与治疗的成效有关吗?会不会心情好,治疗效果就提高?
1.6.3 人的身体和心灵,如果两部分分别「生病」了,是可以分开治疗?抑或是必须一起治疗才能完全康复?「身」和「心」疾病机转是如何交叉进行的?
1.6.4 很多癌症病人都说,他们发病前曾经碰过前所未有的压力,所谓「关键性的压力」、「超乎寻常的压力」这跟癌症真的有密切的关系吗?压力要大到怎样的程度才会影响癌症的发生?
1.6.5 压力会使免疫力降低吗?癌症的发病,「免疫力低落」是关键因素吗?
1.6.6 完美主义的人压力比较大,「马大哈」型的人,生活就没啥压力。做同样的事,为什麽有人觉得压力大;有人觉得压力小?临床观察,癌症病人真的大都是「龟毛」份子吗?
1.6.7 压力会累积吗?曾经有的压力会积存在身体,到达一定的「量」就影响免疫系统吗?压力有客观自我测量的方法和标准吗?
1.6.8 压力过大会造成哪些精神疾病?应该怎样预防?当发现有哪些症状,并且持续多久时,必须向身心科医师求助?
1.6.9 保持心情平静,减少压力,对癌症复发有帮助吗?
1.6.10 压力可以自我调控吗?有哪些舒压的方法?舒压对「身体」的病情有帮助吗?

1.7 为什麽古人得癌症的好像很少;今人得癌症的越来越多?

1.7.1 Cancer这医学名词来自拉丁文螃蟹的意思,也是来自希腊文螃蟹的cancrum。这和癌的特徵有关吗?
1.7.2 中国的医书、文献最早提到「癌」的在何时何书?
1.7.3 木乃伊中没有发现恶性肿瘤,所以癌症在古代应属罕见?
1.7.4 西洋癌症史,好像都从英国在工业革命时的烟囱清洁工人多罹患睾丸癌说起,之前没有癌症吗?
1.7.5 古人得的癌症和今人得的癌症,病理学上指的是一样的肿瘤吗?
1.7.6 在化疗、放疗未出现之前,甚至外科手术仍未成熟的年代,医学是用什麽方法来对付癌症?
1.7.7 中医在治疗癌症的基本医理及策略上,和现在的西方实证医学的主张,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1.7.8 今古环境和时空上的差异,其与癌症的流行有直接的关系吗?
1.7.9 古人寿命短,未得癌就因他病死亡,所以才少得癌症,是吗?癌症的罹患患率与年龄成正比吗?
1.7.10 癌症的罹患患率有年龄层逐渐年轻化,代表什麽意义?

1.8 癌症和种族、肤色及血统有关吗?

1.8.1 哪些癌症和种族、血统有特别明显的关系?哪些则不明显?
1.8.2 哪些癌症和肤色有特别明显的关系?
1.8.3 如果癌症和种族、肤色及血统有特别明显的关系,那麽对不同种族、肤色及血统的人,即使是罹患相同的癌症,其治疗准则也会有不同吗?
1.8.4 我们遗传的是父母容易罹患的「特定的那一种癌症」?还是遗传了他们罹患各种癌症的机率?
1.8.5 不同种族、肤色和及血统的人结婚,他们的下一代是继承了父母较易罹患的癌症?抑或是下载了父母较不易罹患的癌症?哪一种是遗传的「显性」?
1.8.6 如果种族和癌症有关,那麽「种族」的范围有多大呢?是白种人和黑人的区别呢?还是中国人和日本、韩国人的区别?或山东人和台湾人的区别?抑或闽、泉、樟、客家人的区别,或赛德克巴莱族和他们邻族的区别?
1.8.7 肝癌是台湾的「国病」。而我们有个印象:「美国人很少得肝癌」,可是美国是民族的大熔炉,可见至今肝癌不是看肿瘤发病的,会是因为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的关系吗?
1.8.8 种族、血统及肤色相当程度是基因的表现。那麽「癌症和种族、血统及肤色有没有特别明显的关系」,这和「癌症和基因有没有特别明显的关系」有没有关联?
1.8.9 人基本上没有所谓的单一血统,都是经过多种族联婚的。倘若这样定义,那麽疾病和种族、血统还会有那麽大的关联吗?
1.8.10 不少人有不同种族的外国亲蜜伴侣。不同种族、血统及肤色对癌症的影响是止於垂直的「遗传因子」,或是也会因为异族的性行为或其他接触受到影响?

1.9 每年全身体检及癌症筛检,是防癌的必修功课吗?

1.9.1 全身健康检查为什麽是「一年」一次;而不是一年半或两年?
1.9.2 癌症在「一年」内是不会有大变化的吗?一年内不可能长成癌症吗?每年全身健康检查的人,有一年却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没有在前一次发现,这是谁的疏忽?
1.9.3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只是有人会发病;有人不会。这种说法对吗?
1.9.4 癌症筛检的目的是提早发现癌症的迹象,有哪些迹象可以断定某人可能要得癌症了?
1.9.5 有哪些癌症,即使你每年全身健康检查一次,也几乎不可能提前发现,因为它一被发现经常就已经是晚期了?
1.9.6 癌症在病发及濒临病发之间,有没有什麽是「启动」的「按钮」?
1.9.7 全身健康检查越贵越精确吗?现在有专为外国人来台湾做的健检,一套包括PET-CT、MRI、CT,会不会造成「过度检查」?
1.9.8 为使癌症筛检更具预测效力,有哪些检查,在受检者正逢何种状况,最好不必急於检查,以免造成悟误判?
1.9.9 癌症筛检用的仪器和方法,以及检查项目,实证医学都有一定的准则。至於对检查结果的解读,会因人因临床经验的多寡而有不同的或错误的解读吗?抑或是看着数字,谁来解释都是一样的?「眉角」(窍门儿)在哪里?
1.9.10 癌症筛检最後的总评,可以根据哪些单项检查,成为预测癌症有意义的组合?

1.10 癌症保险有哪些种类?要如何选择?

1.10.1 癌症治疗虽有全民健保给付,但是自费项目越来越多。每一种癌症的花费都不太一样,从保险业的统计,一般癌症病人,从发病到康复,大约要自费多少钱?从病人及家属实际的统计,包括求医期间的食宿交通,以及多少买些健康食品等的开销,又大约要花多少钱?
1.10.2 台湾市售的癌症保险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癌症保险最合理?
1.10.3 我有投保「癌症险」,但听说有一些给付,保险公司会「刁难」。请问我应该如何应对?要注意哪些事?保险公司对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不合理拒绝理赔有哪些?如何争取理赔?
1.10.4 台商或旅游居中国大陆的国人,一旦发现癌症应该如何处理?回台湾就医?还是留在大陆?华侨回台湾治疗癌症比较好?还是留在侨居地比较好?有那些事要考虑?
1.10.5 向国外的保险公司投保癌症险比较好?还是国内的保险公司?
1.10.6 得了癌症康复多年之後,还有保险公司同意加保吗?条件如何?
1.10.7 癌症病人有时要吃健保没有给付,非常昂贵的标靶药物,哪一种保险对此有给付?
1.10.8 癌症保险从几岁开始投保最划算?
1.10.9 防癌险应该要选择整笔理赔?还是治疗中分批理赔?
1.10.10 病人可以要求医师「配合演出」,比如住院治疗或天数,来符合保险公司的要求,以支领较多的保险给付?保险公司如何看待?
 

TOP
Copyright © 医疗财团法人辜公亮基金会和信治癌中心医院 台湾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25号 电话:(02) 2897-0011 / (02) 6603-0011